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8)
2023(2550)
2022(2135)
2021(1837)
2020(1616)
2019(3683)
2018(3548)
2017(7474)
2016(3841)
2015(4011)
2014(3997)
2013(4157)
2012(4015)
2011(3534)
2010(3546)
2009(3207)
2008(3106)
2007(2839)
2006(2417)
2005(2177)
作者
(11190)
(9335)
(9187)
(8906)
(5670)
(4356)
(4232)
(3633)
(3439)
(3324)
(3153)
(3018)
(3015)
(2945)
(2933)
(2899)
(2888)
(2663)
(2588)
(2506)
(2443)
(2352)
(2265)
(2111)
(2078)
(2051)
(1996)
(1868)
(1863)
(1808)
学科
(23472)
经济(23467)
(12299)
(10426)
企业(10426)
管理(9894)
方法(8502)
产业(8055)
数学(7227)
数学方法(7197)
地方(6596)
结构(6444)
业经(6420)
(5611)
中国(4773)
技术(4515)
地方经济(4330)
(4145)
(3941)
(3805)
产业结构(3786)
(3664)
农业(3634)
体制(3356)
(2971)
贸易(2970)
(2840)
(2606)
(2453)
金融(2453)
机构
学院(58461)
大学(56979)
(29591)
经济(29227)
管理(24153)
理学(21298)
理学院(21076)
管理学(20855)
管理学院(20755)
研究(20220)
中国(14070)
科学(11918)
(11714)
(11130)
(9715)
经济学(9564)
财经(9218)
研究所(8930)
经济学院(8707)
中心(8688)
(8495)
(8440)
(8269)
业大(8202)
(7416)
北京(7185)
经济管理(7096)
(6979)
师范(6891)
财经大学(6831)
基金
项目(41130)
科学(33675)
基金(30600)
研究(29999)
(26390)
国家(26229)
科学基金(23153)
社会(20891)
社会科(20131)
社会科学(20129)
(16707)
基金项目(16706)
自然(14152)
自然科(13808)
自然科学(13805)
自然科学基金(13615)
(13466)
教育(12475)
资助(12014)
编号(11033)
(10759)
重点(9503)
(9249)
发展(9058)
(8978)
国家社会(8955)
(8937)
创新(8666)
产业(8433)
成果(8055)
期刊
(32354)
经济(32354)
研究(16775)
管理(9432)
中国(8878)
科学(8340)
(7696)
(7675)
学报(7471)
业经(6243)
大学(5832)
学学(5727)
经济研究(5586)
农业(5291)
技术(5078)
财经(4744)
问题(4685)
(4328)
技术经济(3878)
商业(3812)
(3805)
金融(3805)
科技(3458)
经济问题(3149)
(3148)
现代(3130)
统计(3081)
(2826)
经济管理(2773)
(2696)
共检索到80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特尔  
1990 年蒙古政治局势发生剧变,经济开始向市场调节过渡,而调整产业结构成为蒙古国国民经济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80 年代末形成的蒙古国产业结构与过去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日趋健全和完善,并逐步向合理和优化方向发展。蒙古国产业结构的演化在从业人员比重、社会总产值、GDP总值比重及固定资产构成等方面具有发展中国家特殊的规律和特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晗斌  赵儒煜  
蒙古自摆脱休克式转型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以来,经济逐步复苏,进入快速、稳定增长轨道。在此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呈现升级趋势,畜牧国家特征正在消退,服务国家特征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受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的冲击,蒙古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异于世界多数国家,呈现特例性、逆工业化、"非自律性"等特征,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较强。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蒙古经济快速下滑。因此,在今后的中蒙经济合作中,应在进一步加强中蒙交通运输合作的基础上,增强中国对蒙消费产品的出口,促进中国对蒙产业转移。同时,中蒙环保合作也应予以关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进历程;并运用区位商法理论对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化,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应选择木制品制造业和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并对木材采运业、锯材木片加工业衰退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从培育与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科技投入和推进科技创新,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方面,提出了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岳峰  洪宇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对转型期的蒙古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开放效应主要源自进口开放度。蒙古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效应明显,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蒙古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态明显有别于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所强调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微  修长柏  娄伯君  李旭东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是当前内蒙古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特别是对于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增长指标的分解,阐明林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阿岩  
我于近期对蒙古国的贸易、产业、投资前景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结果介绍如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格吉勒图  
从蒙古国议会和政府纲领性文件的目标描述来看,蒙古国新政府将实施以资源加工出口为主、近中期轻度国内市场保护为辅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在此战略基础上选择确立以下主导产业:1. 因产业贡献和比较优势,视矿山采掘冶炼业为目前唯一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主导产业;2. 因经营方式转换的“推进效应”、技术投入乘数效应和市场准入原则,视生产绿色产品的畜产品二次加工业为恢复与培育的近中期主导产业;3. 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需要,视国际旅游业为优先方向上引导发展的远期主导产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秀杰  
蒙古国政府一直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其投资环境较好。随着中蒙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蒙古经济环境、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黑龙江省对蒙古矿业投资合作项目的稳步发展,黑龙江省对蒙投资出现良好势头。如何巩固成果,规避风险,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推进黑龙江省以矿兴省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发臣,李慧君  
冷战结束后迄今为止 ,全球地缘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生存、发展、安全的需要 ,各国都在对本国战略意义重新定位的基础上调整对外战略。蒙古国所构建的新的外交战略体系 ,以独立和中立为指针 ,以全方位、多元化、多支点为特征 ,形成将历史、现实与未来能动地结合起来的有机的对外战略格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姜爱林  道格尔  
供应链不仅事关企业发展,而且关乎全球化的治理格局。2018年,蒙古国政府启动《羊绒发展纲要》,将羊绒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文章基于供应链发展与创新理论,从原绒供应端、原绒加工端和羊绒制成品端、渠道端、工艺与研发端,以及供应链金融端和物流服务等节点,分析蒙古国羊绒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存在问题、比较优势及其政策措施,提出蒙古国民族羊绒产业供应链完善和提升的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本文采用循环修正思路对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首先选取了30个影响因素变量,通过单一评价方法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排序。之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地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结果不一致、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同时,据此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强度进行排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敖仁其  
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要有所作为 ,对全国经济发展要有所贡献 ,就要很好地利用地缘、文化、区位优势。内蒙古北邻蒙古国 ,有全国重要的铁路口岸及众多的公路口岸与蒙古相通。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与蒙古国开展互补型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即把蒙古国的丰富资源优势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及资金、技术优势有效地互补 ,是内蒙古在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中应担负的重要角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邹成成  岳上植  朱震锋  
通过对内蒙古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压力-动力-出路"体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内蒙古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但在第三产业中的产值比重有所下降,规模化程度不高;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压力来自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客观经济环境较差、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及专业人才不足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资源优势和产业吸引力、产业自身发展效益及政策扶持和改革保障。综合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压力和动力,最终提出其发展出路来自2个方向:一是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林区企业自身的增强及探索。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微  万志芳  
以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为例,应用SCP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剖析了林区林业产业组织演进的过程、特点,进而提出了构建寡占型市场结构、鼓励发展大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优化林区林业产业组织的具体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邹成成  岳上植  朱震锋  
通过对内蒙古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压力-动力-出路"体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内蒙古国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但在第三产业中的产值比重有所下降,规模化程度不高;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压力来自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客观经济环境较差、生态旅游产品单一及专业人才不足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资源优势和产业吸引力、产业自身发展效益及政策扶持和改革保障。综合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压力和动力,最终提出其发展出路来自2个方向:一是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二是林区企业自身的增强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