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
- 2023(1967)
- 2022(1594)
- 2021(1526)
- 2020(1377)
- 2019(3233)
- 2018(3182)
- 2017(5887)
- 2016(3612)
- 2015(4067)
- 2014(4103)
- 2013(3992)
- 2012(3974)
- 2011(3799)
- 2010(4059)
- 2009(3783)
- 2008(3877)
- 2007(3377)
- 2006(3192)
- 2005(2894)
- 学科
- 济(11792)
- 经济(11770)
- 业(7844)
- 管理(6826)
- 农(5161)
- 方法(4960)
- 企(4685)
- 企业(4685)
- 学(4606)
- 中国(4504)
- 农业(4094)
- 数学(4062)
- 数学方法(3964)
- 劳(2795)
- 劳动(2791)
- 教育(2762)
- 理论(2719)
- 业经(2514)
- 动力(2487)
- 人口(2473)
- 劳动力(2308)
- 贸(2222)
- 贸易(2221)
- 农业劳动(2182)
- 融(2174)
- 金融(2173)
- 财(2155)
- 易(2135)
- 农业人口(2118)
- 地方(2028)
- 机构
- 大学(58802)
- 学院(54415)
- 研究(23854)
- 济(19800)
- 经济(19384)
- 管理(17276)
- 科学(15575)
- 中国(15301)
- 理学(14873)
- 理学院(14550)
- 管理学(14126)
- 管理学院(13994)
- 京(13773)
- 所(13390)
- 研究所(12452)
- 范(11638)
- 农(11595)
- 师范(11536)
- 师范大学(9885)
- 教育(9622)
- 中心(9376)
- 农业(9276)
- 财(9002)
- 北京(8974)
- 业大(8921)
- 江(8821)
- 院(8111)
- 财经(7293)
- 州(6725)
- 科学院(6711)
- 基金
- 项目(35914)
- 科学(28378)
- 基金(26153)
- 研究(25734)
- 家(23748)
- 国家(23535)
- 科学基金(18848)
- 社会(15674)
- 社会科(14741)
- 社会科学(14736)
- 基金项目(13560)
- 教育(13177)
- 省(13071)
- 划(12687)
- 自然(12402)
- 自然科(12113)
- 自然科学(12104)
- 自然科学基金(11888)
- 资助(10668)
- 成果(10182)
- 编号(10116)
- 重点(8841)
- 部(8608)
- 课题(8052)
- 发(7924)
- 教育部(7239)
- 计划(7040)
- 创(7007)
- 科研(6876)
- 创新(6609)
共检索到8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健生
一、重建学校教育的制度创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重建学校教育(Re-structuringschooling,有时也称为reinventingschool-ing)不仅成为美国教育界而且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流行广泛的语词,成为美国教育近年来的新景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兆璟
私立学校的出现,已成为人们日益热切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在对它逐渐认可的过程中,关注教育的民众也不断发出疑问: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否有悖《义务教育法》的精神?它是否隐喻着教育阶级性的再生?它以贫富差别为基础,它的结果是否又会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换言之,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会不会导致经济机会的不平等?再者,它的出现必然又会与公立学校展开竞争,而竞争的结果是良性的抑或是恶性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海弘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重建学校”(RestructuringSchooling),已“显然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而出现”①。美国的“重建学校”在这种世界性的趋势中更显得独树一帜而又旷日持久。从八十年代后期至今,被称为战后美国第二次教改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玉阳
美国的学校选择运动可追溯至建国前追求自由意志的理论构想,之后相继演变为白人逃避种族融合和课程创新的遁词、种族融合的推手。在学校选择运动来临之际,选择性学校又变成追求"优异"的补习机构,直到特许学校重塑了学校选择的名声。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选择"一词被不同的团体利用和再创造,学校选择运动未能坚守其初衷,而基本呈现为一场"脱轨"的运动。
关键词:
美国 公共教育 学校选择 特许学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掀起了小型学校(即减小学校规模)运动。不少的教育研究表明小型学校有大型学校无可替代的优势:如,亲密的氛围、暴力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教师之间的合作加强等。
关键词:
小型学校 小型学校运动 学校规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承《沟通与分享 :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的世纪汇谈》一书主编冯大鸣先生之邀 ,为中西学者回答“校本管理是否会成为新世纪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之问题进行点评 ,因此就有了我与部分美国学者就这一问题的“对话”。这些学者包括 :博伊德 (WilliamLoweBoyd)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福赛思 (PatrickBernardForsyth) ,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汉森 (E .MarkHanson)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约翰逊 (SusanMooreJohnson)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 ;萨乔万尼 (ThomasJ .Seriovanni...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承先 贺武华
特许学校是美国公立学校重建运动中的一种新形式,它运用市场化、民营化机制对公共教育系统进行体制性重建,1992年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许学校在办学经费、规模、分类和立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尤其在运营机制方面体现出它的独特性。
关键词:
美国 特许学校 运营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梅
美国公立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私营公司对教育的加盟。私营公司对教育的介入如今已成为推动公立学校变革的主要力量。在政府为公立学校变革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大背景下,私营公司的参与为公立学校的变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因为无论在办学理念上还是在办学效益上,后者都为公立学校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特许学校运动正是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典型。
关键词:
特许学校 公立学校变革 主要力量 美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谌启标
追求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旨。学校效能研究从揭示学校对学生的成就影响开始,其间经历有效学校运动到学校改进运动,其目的是改进学校,使学校成为有效能的学校。学校效能研究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不断革新,试图揭示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学校重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着政治化、专门化和技术化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杰
一、功能与效应 “教育干什么”是教育功能问题,但它又包含着三个层面的问题:“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由于没有区分三个层面的问题,人们常将功能、价值、作用、用途、效应或目的、目标并用,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开来。“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指对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诉诸规范或理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 平
8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改革表现出跟以往的改革不同的特点。首先是时间长,已历时20年,显示出逐渐深化发展的趋势。其次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波及政府、实业界、家长、教育和心理研究机构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再次,从过去地区性的、局部内容上的改革发展为全国性的系统的、综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翌 马云鹏
学校文化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曲解,给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的误导。学校文化不是独立的物质、精神或制度等特质或要素,抑或它们之间的简单相加;它是“物质或制度”所蕴含的精神或意义,是一张“意义之网”。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或部分成员共享的价值、信仰、规范等组成的意义结构。美国加纳多小学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学校文化的真正内涵,让我们真切地体验了学校文化的整体存在。该学校的文化建设启示我们: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只有以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为领导,统率学校各个方面的建设,学校才会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积极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
学校文化 加纳多小学 内涵 反思 重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高玲 李曙光
长期以来,美国工业教育运动一直未受国内教育学术界的关注,由此不仅造成对运动本身的曲解,也不利于对20世纪前期美国公共教育史的整体把握。本文在较为充分地占有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从全国工业教育促进会活动的视角,叙述工业教育运动的历史进程,梳理围绕工业教育所展开的争论,分析其对美国公共学校教育变革的影响。工业教育运动既是美国公共教育回应工业化挑战的重大举措,更是工商业界与教育界和劳工界利益博弈的巨大胜利。通过推进工业教育在公共学校的实施,工商业界成功地使自身的价值观深深地嵌入到公共教育,极大地改变了美国公共学校的目标和职能,从根本上扭转了美国公共教育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旭 杜智萍
一、生计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其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首先,美国中小学在教育改革之中,时而提高课程难度,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时而又过分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放松管理,导致了对教育质量的忽视。其次,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以及此后两次世界性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杰锋
学校教育场域中传统师生关系的裂变,主要表现为师生精神共识的断裂,教师传统权威的日渐旁落,以及师生情感交流趋于淡漠。其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内在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异化,及其所引发的师生交往心理阻隔;另一方面,则在于外在社会环境中多元文化碰撞所引发的师生文化价值观冲突。为顺应时代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变革,需着力打造师生交往冲突安全阀机制,疏通师生理解与心灵沟通渠道,开拓学校多元文化融合行进路线,以真正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当代重建。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师生关系 裂变 冲突 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