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6)
2023(12133)
2022(10289)
2021(9598)
2020(8198)
2019(18746)
2018(18292)
2017(36030)
2016(19672)
2015(22063)
2014(21876)
2013(21594)
2012(20675)
2011(18559)
2010(19294)
2009(18425)
2008(17975)
2007(16573)
2006(14628)
2005(13412)
作者
(56209)
(46989)
(46964)
(45087)
(30152)
(22336)
(21652)
(18061)
(17799)
(17250)
(15971)
(15777)
(15029)
(14997)
(14987)
(14816)
(14150)
(13814)
(13781)
(13749)
(11713)
(11623)
(11584)
(10867)
(10768)
(10756)
(10570)
(10432)
(9521)
(9512)
学科
(76741)
经济(76646)
(57785)
管理(57631)
(47732)
企业(47732)
方法(34980)
数学(30738)
数学方法(30389)
(29430)
金融(29427)
(28033)
银行(28002)
(27010)
中国(26453)
(25596)
(23379)
(21217)
业经(17522)
地方(17083)
(16773)
财务(16736)
财务管理(16692)
(16473)
贸易(16462)
(16050)
企业财务(15984)
(15621)
农业(15332)
(13345)
机构
学院(279688)
大学(279425)
(117138)
经济(114509)
管理(106449)
研究(94985)
理学(90610)
理学院(89623)
管理学(88121)
管理学院(87589)
中国(82121)
(59788)
(58117)
科学(55715)
(48532)
(48400)
中心(47308)
财经(46473)
(43941)
研究所(43647)
(42057)
业大(39390)
农业(38106)
北京(36731)
经济学(36631)
(35854)
师范(35512)
(35326)
财经大学(34501)
(33626)
基金
项目(178093)
科学(140224)
研究(131917)
基金(129577)
(111816)
国家(110847)
科学基金(94656)
社会(83375)
社会科(79065)
社会科学(79040)
(69121)
基金项目(67888)
教育(60815)
自然(60373)
自然科(58981)
自然科学(58959)
(58547)
自然科学基金(57952)
编号(54447)
资助(53899)
成果(46130)
重点(40478)
(40474)
(38487)
课题(37711)
(36939)
(34861)
教育部(34810)
创新(34604)
科研(34357)
期刊
(129548)
经济(129548)
研究(85961)
中国(54601)
(49471)
金融(49471)
(47361)
(44533)
学报(41908)
科学(38608)
管理(37355)
大学(31928)
学学(30237)
农业(28422)
教育(27458)
财经(23370)
技术(21890)
经济研究(20734)
业经(20679)
(19892)
问题(16800)
理论(15183)
(14738)
(14504)
实践(13772)
(13772)
(13605)
技术经济(13361)
国际(13063)
统计(12768)
共检索到430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百胜  霍学喜  
从金融监管角度看 ,民间信贷蔓延的根源在于滞后的农村金融体制 ,而民间信贷蔓延的外部条件则在于金融监管的法制不健全和手段、方法的落后。因此 ,治理民间信贷的根本出路是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 ,建立以合作金融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新体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丁玲华  王仁祥  
文章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将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扩展到金融资源的分配中来分析金融效率,并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对金融监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对比,由此判断金融监管效率的水平与状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姗  
金融市场在利益和风险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由此,金融监管法的发展遵循利益博弈和风险控制的制度逻辑,然而,传统的金融监管所强调的分权制衡却不足以保障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金融监管程序有着兼顾程序自身的正当性及其指向结果的有效性的价值理性,这种执法程序以提高金融监管的质量为价值取向,有别于司法程序的价值理性和制度安排。金融监管程序规则引入绩效指标来评价金融监管的质量,不仅可以防止监管者做坏事,而且能够避免监管者不作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通过对现行金融监管者问责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透视出我国金融监管者问责制度存在法律缺失、规则不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问责理念存在缺陷、金融监管制度设计不科学、法律机制选择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金融监管者问责的理念,着重完善以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其他利害关系方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同行为问责主体的问责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向雯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秋实  陈锐  
本文首先论证了投资者保护、金融结构及金融监管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投资者保护是决定一国金融结构及其未来调整的关键因素,并且与一国金融监管是高度统一的;其后,文章分析了转轨经济过程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即为维护公有产权在产权制度中的主导地位,政府力图通过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来获取廉价的金融资源,这体现在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上。出于这个原因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投资者保护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并由此导致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诱致性制度变迁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会使按原有路径进行的金融体制改革成本不断递增,因此本文最后主张,未来我国金融监管无论是从目标设计上,还是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秋生  
金融监管低效的原因及对策陆秋生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原来单一的、僵化的金融体制已被打破,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金融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金融业务的交叉与竞争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金融体系风险也正逐渐暴露,并显得特别突出。因此,加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筱清  李萍  吕婷婷  
金融改革目标与金融监管目标总体上是一致的。两者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是实现金融改革目标与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为保证金融改革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 ,必须利用好两者互动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并有效克服其消极因素。金融监管立法在授予监管者权力的同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责任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葛奇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已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次级房屋贷款发放环节。由于包括美国政府、美联储、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保险公司在内的各个市场参与者的共同作用,次级房屋贷款市场迅速膨胀。通过房贷-评级-卖出的证券化过程,次级贷款的风险被散播到了全球的各类投资者。金融监管机构对此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传统的最佳标准式的监管理念通过巴塞尔新协议等方式导致了市场行为趋同从而流动性缺失、系统性风险发生、亲周期问题显现。此外,监管机构对于高杠杆率和负债与资产错配的金融机构监管明显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堪  
危机之后在欧美国家的立法改革中,多次涉及金融监管域外管辖权扩张问题,这事实上侵犯了他国的监管主权,损害了他国金融机构的利益,会带来国家间、地区间的金融监管权冲突问题。这些立法的域外管辖可能会对中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衍生品交易产生负面的冲击。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和中资跨国金融机构必须重视欧美金融监管域外管辖权扩张对自身的影响,并积极应对,避免在监管冲突中使自身利益受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监管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朔州市基层央行金融监管的绩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当前的金融监管受信息、交易和工具三方面的约束;第二,上述约束条件使监管不再是决定金融安全的唯一因素;第三,突破三种约束,形成提高监管效率的创新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