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2)
- 2023(7131)
- 2022(5758)
- 2021(5435)
- 2020(4291)
- 2019(9574)
- 2018(9345)
- 2017(15767)
- 2016(9835)
- 2015(10694)
- 2014(10604)
- 2013(9475)
- 2012(8573)
- 2011(7666)
- 2010(7553)
- 2009(6466)
- 2008(6276)
- 2007(5485)
- 2006(4668)
- 2005(4044)
- 学科
- 济(25711)
- 经济(25679)
- 管理(20493)
- 教育(19555)
- 业(19166)
- 企(15470)
- 企业(15470)
- 中国(14209)
- 方法(13123)
- 数学(10930)
- 数学方法(10807)
- 理论(8556)
- 学(8480)
- 农(8244)
- 财(7416)
- 业经(6916)
- 贸(6609)
- 贸易(6609)
- 易(6452)
- 技术(6439)
- 教学(5932)
- 农业(5652)
- 产业(5419)
- 发(5366)
- 发展(4723)
- 研究(4611)
- 展(4601)
- 地方(4442)
- 环境(4425)
- 务(4333)
- 机构
- 大学(128578)
- 学院(123903)
- 研究(45429)
- 管理(40887)
- 济(40746)
- 经济(39797)
- 理学(36570)
- 理学院(36003)
- 管理学(35188)
- 管理学院(34932)
- 科学(29228)
- 教育(29123)
- 京(27890)
- 范(26850)
- 师范(26570)
- 中国(25540)
- 农(24997)
- 所(22808)
- 师范大学(22088)
- 业大(21758)
- 研究所(21368)
- 农业(20092)
- 中心(19189)
- 江(18757)
- 北京(17791)
- 财(17212)
- 技术(17201)
- 院(16214)
- 财经(14491)
- 州(14448)
- 基金
- 项目(88596)
- 科学(70823)
- 研究(66108)
- 基金(61751)
- 家(55664)
- 国家(55010)
- 科学基金(45673)
- 社会(41125)
- 社会科(38755)
- 社会科学(38747)
- 教育(38674)
- 省(36330)
- 划(33290)
- 基金项目(32792)
- 自然(29608)
- 自然科(28962)
- 自然科学(28950)
- 自然科学基金(28470)
- 编号(27795)
- 成果(23616)
- 资助(23297)
- 课题(22392)
- 重点(21757)
- 部(20771)
- 发(20060)
- 创(19383)
- 年(18515)
- 教育部(18177)
- 规划(18023)
- 创新(17650)
共检索到17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荆建华
教育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虽然文化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教育同样又对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活力。如果一种文化不借助于教育的力量,那将缩短它自身存在的历史长度。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传播来实现。文化传播包括纵向传递和横向扩散两种形式。文化的纵向传递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表现为同一文化系统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文化的横向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流动,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采借。文化的纵向传递和横向扩散都必须借助教育来实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资树荣
教育能够形成人力资本,培养认知能力,积累文化资本,从而促进文化消费。依据线上和线下的调查数据,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以普通教育水平和音乐教育培训为解释变量,引进其他控制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了音乐教育培训,都会导致增加音乐消费活动。可见,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与培训,对促进文化消费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教育 文化消费 音乐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有广
简论消费文化对商标的影响赵有广一个商标,即使是刚设计定型、投入使用,从她诞生那一刻起,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就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艺术形象。商标或者以自己的外在形象来传递关于商品本身的各种信息,或者以人们所熟知的某种象征物作为商标形象,以激起消费者有意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河清
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尹世杰教授率先大胆地提出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观点。对此究竟应如何认识,笔者拟就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正确划分消费力,是认识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費力的前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种角度来认识消费力:(1)、从消费力的时间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现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梅
信息技术(这里所说的信息技术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等)以其巨大的能量、飞快的速度深刻而又全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跨时空的网络空间,人们亦将国际互联网称之为"第二个地球"、"虚拟社会"和"地球村"等。所有这一切都揭示这样一个道理:信息技术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变化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描述的:"人类正面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聂春艳 汪涛 魏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混搭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消费者的反应却各异。本研究基于空间隐喻的视角,以恐惧管理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混搭的不同文化符号在垂直空间的相对上下位置是否以及将会对消费者态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论文化符号之间是否存在实体交叉,当采用“外国文化-母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外国文化在上而母国文化在下,消费者对文化混搭的评价将明显低于采用“母国文化-外国文化”的混搭方式时,也即母国文化在上而外国文化在下,其中,感知文化威胁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但当处于上方的文化符号明显小于处于下方的文化符号时,上述主效应将不会存在。本研究率先从空间隐喻的视角探讨了混搭的文化符号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影响,不仅是对现有的文化混搭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可为企业的文化混搭产品或营销设计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樊琦 杨连星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13年文化贸易产品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宗教信仰、中华文化圈以及相同殖民史等因素显著提升了文化贸易二元边际水平,但是文化距离因素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文化特征变量只在绘画作品、图书等核心文化产品样本中存在显著的影响效应;对于贸易持续期较长的样本,文化特征的影响效应较为明显。基于此,要正确看待和把握出口目的国文化特征对文化贸易的复杂影响,着重提升文化贸易出口企业的贸易持续期,积极发挥文化特征对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促进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肃 黄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宏伟 杨燕英 王明 徐柏军
2012年开始的"营改增"试点改革,对推动我国文化创意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改革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文化创意服务业"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的部分企业税负增加、征管难度大及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不充分等问题的基础上,从公平税负、强化税收征管和税收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对接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豪 毛中根
不同类别的收入可能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进而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按收入性质和收入来源对总收入进行分离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入性质方面,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持久性收入反应敏感,对暂时性收入反应不敏感,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均反应敏感;在收入来源方面,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只对工资性收入反应敏感,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均反应敏感。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需要充分考虑收入结构影响文化消费增长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收入结构 心理账户 收入倍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辰洋 吕洪渠 程文思
文化产业本身既蕴含新兴产业又包含传统业态,这种特征决定了其未来增长路径的复杂性。产业集聚程度是产业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表现尤为突出。理清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集聚以及空间、时间上的相关性,构建时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技术效率测算。研究发现:2011—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空间交互作用及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文化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惯性,影响了增长动能的传递;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灵恩 李珂 崔家胜 孙琳 张书颖
近年来,气候变化严重威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机理和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解析了气候要素间的相互变化共同作用于文化遗产的机理和过程,并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影响及其趋势,探索了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研究认为:(1)各气候要素及其变化作用于文化遗产的机理过程复杂多样;(2)需辩证看待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影响;(3)构建利益相关者网络有利于切实发挥不同角色的功能和作用。在气候变化加剧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丰富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和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箭 陈子华
基于1996~2012年的统计数据,考量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对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其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文化产业仍然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文化产业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在文化产业增长中的作用还不明显;中国文化产业经济增长以劳动和资本投入为主,人力资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质资本。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技术进步 文化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