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5)
- 2023(7552)
- 2022(6568)
- 2021(6150)
- 2020(5199)
- 2019(11680)
- 2018(11680)
- 2017(23995)
- 2016(13001)
- 2015(14677)
- 2014(14907)
- 2013(14722)
- 2012(13886)
- 2011(12735)
- 2010(13131)
- 2009(12882)
- 2008(12850)
- 2007(11823)
- 2006(10993)
- 2005(10350)
- 学科
- 济(50282)
- 经济(50190)
- 管理(45623)
- 业(41225)
- 企(33707)
- 企业(33707)
- 方法(19143)
- 财(18909)
- 制(18542)
- 中国(17195)
- 数学(16888)
- 数学方法(16675)
- 农(16220)
- 银(12414)
- 银行(12407)
- 贸(12044)
- 贸易(12036)
- 业经(11995)
- 行(11926)
- 易(11843)
- 体(11686)
- 策(11370)
- 务(10428)
- 财务(10400)
- 财务管理(10370)
- 融(10271)
- 金融(10269)
- 税(10170)
- 体制(9888)
- 企业财务(9811)
- 机构
- 学院(192912)
- 大学(192192)
- 济(86443)
- 经济(84524)
- 管理(74057)
- 研究(64386)
- 理学(62168)
- 理学院(61576)
- 管理学(60820)
- 管理学院(60439)
- 中国(52606)
- 财(47796)
- 京(40225)
- 财经(35698)
- 科学(33303)
- 经(32107)
- 所(31670)
- 江(30813)
- 中心(29299)
- 研究所(27516)
- 经济学(26884)
- 财经大学(26161)
- 北京(26145)
- 农(25413)
- 经济学院(24142)
- 州(24090)
- 范(23522)
- 师范(23370)
- 院(23139)
- 业大(22316)
- 基金
- 项目(112788)
- 科学(89837)
- 研究(89298)
- 基金(81985)
- 家(68536)
- 国家(67934)
- 科学基金(58608)
- 社会(57738)
- 社会科(54791)
- 社会科学(54782)
- 省(42861)
- 基金项目(42022)
- 教育(41384)
- 编号(37454)
- 划(36012)
- 自然(34670)
- 资助(34297)
- 自然科(33794)
- 自然科学(33786)
- 自然科学基金(33187)
- 成果(33071)
- 制(28129)
- 部(26934)
- 课题(26555)
- 重点(25018)
- 性(24491)
- 发(24410)
- 教育部(23781)
- 国家社会(23472)
- 创(23411)
共检索到310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敏友
本文指出,我国应积极探讨建立我国实施 WTO协议的政策与法律体系,从战略高度来对待 WTO争端解决机制,正确认识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从宏观与微观等方面谋划我国对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以便在实施和执行 WTO协议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充分利用 WTO争端解决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加入 WTO的利益。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加入WTO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计先骏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的实践经验也不断增多。文章通过对WTO官网上披露的我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案件的相关分析,以期找出这些案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 WTO规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立军 陈立民
我国在加入 WTO以后 ,如何尽量避免或减少贸易争端发生以及在争端发生后如何充分利用好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是我们理论界和实务中应加以关注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加强法律研究 ,培养专门人才 ,按照 WTO规则要求完善我国有关立法 ,建立完善的行业组织和快速反应机制 ,参与 WTO争端解决程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机制 法律对策 规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作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文杰
为了适应我国入世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需要,政府和企业应当正确认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性质和作用,熟悉和掌握其内容。我国还应完善国内有关立法,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以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在解决争端过程中,应妥善制订良好的策略,充分利用发展中成员国的优惠待遇,发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职能等。
关键词:
WTO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贸易争端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薇,齐清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伟
WTO自建立以来,其争端解决机制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了重要保障,对国际贸易争端的顺利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在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有着诸多不可比拟的优点,但同时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包含GATT争端解决机制"先天性"的不足,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从具体的规则程序到实际运行的效果和作用都还存在不足之处。
关键词:
WTO GATT 争端解决机制 缺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宪章
秘密性是国际投资仲裁的最基本原则,而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民主与公平的仲裁,因此,增加投资仲裁透明度便成为一种趋向,对此理论界的研究与仲裁实践都向此倾向。所以只有通过对国际投资仲裁程序透明度的标准及措施的规定,才是实现平衡投资仲裁秘密性与透明度关系的最优途径。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 WTO争端解决机制 仲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生
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相比,《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变化比较大。它允许成员方通过"冻结条款"和换文等方式进一步限制可以提交投资仲裁的争端范围。这样的变化反映出全球范围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正处于大变革中。没有美国参与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也说明了国际投资立法已经由21世纪初的美国主导向多元化路径发展。尽管我国不是该协定的成员方,但协定体现出日本主导亚太区域乃至全球投资法制话语权的野心,也会对我国的亚太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产生影响。对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贸协定》谈判,在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方面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推动国际投资法制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锡祥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GATT争端解决机制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长处 ,在有效解决经贸投资领域争端方面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围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和发展、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特点等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WTO 争端解决 应对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妮娜
美诉印度药品和农业化学产品专利保护等案涉及的问题:未公布的行政做法与透明度原则的关系、DSB推理中司法经济原则之运用、不同成员基于同一事由再次申诉、专家组报告作为先例的约束力等,这些对我国有一定启示。结合我国目前药品专利实施情况,应运用公共利益原则,适当延长药品专利保护期;专利保护期将尽时对仿制药品予以保护。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云平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的特点将对各主权成员方的经济主权产生影响。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趋势对我国经济主权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有助于推进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
关键词:
争端解决机制 司法化 经济主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晖 朱振荣
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WTO法律体系的核心制度之一,自形成以来已获WTO成员的普遍认可,在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各国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由于入世时间不长,缺乏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深刻了解,在国际贸易争端处理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本文重在研究如何有效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以保证我国国际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从2008年7月18日"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案"的终裁引入,虽肯定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客观地指出我国运用该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不足探讨我国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淑娟
WTO争端解决机制(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简称DSM)把以往的"实力取向"争端解决转向"规则取向"的多边途径争端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实力不均导致不公的情况。但我国利用DSM的现状不甚理想,本文将探讨我国运用DSM的相关情况,进而探讨其原因,以期为今后我国提升DSM的运用能力的研究起抛砖引玉之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彩霞
目前,非政府组织以"法庭之友"的身份间接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比较可行的方式。经历过"美国禁止某些虾与虾制品"案、英国钢铁公司案和欧盟石棉和含石棉制品案,非政府组织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法律地位逐步提升。但非政府组织递交"法庭之友意见书"仍存在一些制度障碍。文章提出在主体资格、参与方式、"寻求信息权利"的解释、参与的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