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1)
2023(12683)
2022(10741)
2021(9676)
2020(7827)
2019(17609)
2018(17223)
2017(32636)
2016(17598)
2015(19625)
2014(19567)
2013(19065)
2012(17653)
2011(16193)
2010(16556)
2009(15780)
2008(15524)
2007(14182)
2006(12894)
2005(12159)
作者
(50773)
(42132)
(41957)
(39765)
(26885)
(20085)
(19025)
(16230)
(16074)
(15216)
(14351)
(14148)
(13688)
(13481)
(13355)
(13024)
(12358)
(12351)
(12262)
(12125)
(10717)
(10423)
(10115)
(9736)
(9546)
(9528)
(9502)
(9399)
(8675)
(8156)
学科
(76733)
经济(76625)
管理(54439)
(51159)
(42382)
企业(42382)
方法(24870)
中国(24708)
(21758)
地方(20833)
数学(20525)
(20453)
数学方法(20290)
(20213)
业经(20018)
(15680)
银行(15663)
(15617)
金融(15614)
(15219)
(15203)
贸易(15188)
(14668)
农业(14045)
(13593)
(13342)
环境(12482)
(12021)
技术(11791)
理论(11480)
机构
学院(254261)
大学(250391)
(107908)
经济(105601)
管理(94558)
研究(89775)
理学(79199)
理学院(78315)
管理学(77121)
管理学院(76641)
中国(70986)
(54127)
(53712)
科学(51138)
(45219)
财经(40959)
(40796)
中心(40682)
研究所(39959)
(39535)
(36895)
北京(34333)
(33557)
业大(33319)
师范(33224)
经济学(33147)
(32640)
(32510)
农业(30407)
财经大学(30087)
基金
项目(158911)
科学(125979)
研究(120458)
基金(114213)
(98213)
国家(97357)
科学基金(83982)
社会(77745)
社会科(73812)
社会科学(73799)
(63215)
基金项目(59192)
教育(55158)
(52322)
自然(51424)
自然科(50250)
自然科学(50239)
编号(49454)
自然科学基金(49326)
资助(46464)
成果(41179)
(39247)
重点(36085)
课题(35609)
(34766)
(34395)
(33690)
国家社会(32103)
发展(31913)
创新(31535)
期刊
(134300)
经济(134300)
研究(82887)
中国(59184)
(42408)
管理(39504)
(38829)
学报(34895)
科学(34323)
(31172)
金融(31172)
教育(30489)
大学(27494)
农业(25948)
学学(25850)
业经(23816)
技术(22244)
经济研究(21460)
财经(21272)
(18347)
问题(17091)
(14349)
(13230)
国际(12895)
商业(12850)
世界(12393)
理论(12057)
现代(11980)
技术经济(11951)
科技(11254)
共检索到411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丽娟  
为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在分配制度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要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冒佩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同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分配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实现非平衡突破;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定新的分配原则;从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杰  冯彩  
从需求竞争角度入手,是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升级困境来源的关键切入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结构型封锁"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势力与市场势力的融合,而市场势力是决定性因素。我国国内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是导致"结构封锁"的主要原因。中国本土企业对发达国家"结构封锁"的突破之道在于:本土市场高端需求的培育与需求结构的协调;"自主独立"与"交换酬码"的战略平衡;"市场创造技术"与"市场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的平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窦尔翔  何炼成  
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人的活劳动 ,交换不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在现代市场条件下 ,区域、国家、企业及个人等不同的利益主体 ,其价值增殖的途径既包含了本主体劳动者的活劳动又包括与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换活动。在市场条件下既强调“源泉”又要兼顾“途径”将更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不但在理论上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而且可以增强经典理论对我国现存分配制度的解释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亚飞  
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次分配理论的指导。深入理解第三次分配的内涵要坚持其“补充性”和“自愿性”原则,避免将其看作“劫富济贫”“平均主义”“养懒人”的福利制度。在理论突破方面,可以从第三次分配与资本主义国家公益活动异同点的理论概括、厘清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理论关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结合等视角,发展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理论。构建第三次分配制度,应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差异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发挥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公益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我国现在提出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转型期。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会随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就必须从加快自主创新、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三方面推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斌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外在与内在两个维度,涉及专业教育、专业制度、专业伦理三大要素。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建国后历次大学教师分配制度改革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关键岗位意识,理顺个人与组织关系,不断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圣兰  宁钟  
市场是技术创新活动价值实现的载体。因此,市场既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文章基于细分市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理论以及边际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突破性技术与主流技术的市场竞争演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突破性技术对市场上的主流技术产生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对突破性技术创新转变为市场上的主流技术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采用价值分析方法,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反映了突破性技术对主流技术产生威胁的影响要素、条件以及不同类型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力  邹升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与变化,即从单一的分配结构逐步发展为多元分配结构,从"先富"到"共享"的演变是贯穿其中的价值主线。目前我国的分配制度既体现了对共享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存在有悖于共享发展的消极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以共享发展为指导的分配制度改革,发挥按劳分配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共享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合理引导第三次分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允许非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时,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要求,并将劳动要素的分配与资本、管理、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分配置于相同层次进行表述,这一思想是对原有分配制度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党在理论上的更加务实和更趋成熟;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领域深层次改革的开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劳动价值论者认为 ,价值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价值 ,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效用价值论者认为 ,财富分配制度的被分配对象是财富 ,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的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聂琦波  
“产品差别化”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产品差别化”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适应了市场的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使厂商能够回避残酷的价格竞争,提升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有生  阎宗辉  
我厂是具有生产中、低压阀门近40年历史的专业厂,是机电部重点企业之一,阀门行业首批国家二级企业。我厂于1991年5月被市搞活大中型企业改革试验领导小组批准为首批改革试验企业后,抓住企业内部分配这一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作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突破口,带动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