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9)
2023(5580)
2022(4482)
2021(4512)
2020(3885)
2019(9129)
2018(9238)
2017(17409)
2016(10075)
2015(11894)
2014(12119)
2013(11079)
2012(9917)
2011(9130)
2010(9674)
2009(8713)
2008(8557)
2007(7681)
2006(6847)
2005(6180)
作者
(27884)
(23038)
(23033)
(21992)
(14857)
(10926)
(10421)
(8865)
(8855)
(8431)
(8022)
(7973)
(7496)
(7362)
(7095)
(7084)
(6946)
(6870)
(6815)
(6687)
(5923)
(5751)
(5649)
(5521)
(5257)
(5225)
(5161)
(5154)
(4752)
(4632)
学科
(35858)
经济(35823)
管理(23755)
(21227)
方法(19968)
数学(17874)
(17581)
企业(17581)
数学方法(17289)
中国(12498)
理论(10032)
教育(9253)
(9058)
(8653)
教学(7775)
业经(7176)
(6406)
农业(6038)
(5718)
贸易(5714)
(5570)
(5517)
(5327)
地方(5122)
技术(5094)
(4700)
银行(4686)
(4645)
金融(4643)
(4601)
机构
大学(143507)
学院(137962)
管理(50441)
(48183)
经济(46964)
研究(45869)
理学(44036)
理学院(43407)
管理学(41886)
管理学院(41655)
中国(31695)
(31499)
科学(29799)
(23078)
(22912)
师范(22719)
(21965)
(21461)
(21391)
研究所(21316)
业大(20678)
中心(20199)
北京(20066)
师范大学(18371)
财经(17891)
教育(17641)
(16917)
技术(16857)
农业(16826)
(16603)
基金
项目(92819)
科学(73192)
研究(68994)
基金(65447)
(57064)
国家(56585)
科学基金(48323)
社会(41172)
社会科(38857)
社会科学(38844)
(37288)
教育(36498)
基金项目(33677)
(32426)
自然(32005)
自然科(31327)
自然科学(31316)
自然科学基金(30719)
编号(29441)
资助(28030)
成果(25678)
课题(22089)
重点(21611)
(20728)
大学(20089)
(19521)
(18844)
教育部(17977)
创新(17898)
(17898)
期刊
(50655)
经济(50655)
研究(42308)
教育(33587)
中国(32693)
学报(22783)
科学(20782)
(19203)
大学(18834)
管理(18826)
(16375)
学学(15952)
技术(14547)
农业(13528)
图书(9062)
(8958)
金融(8958)
财经(8739)
统计(8410)
职业(8361)
经济研究(8142)
业经(7949)
(7748)
(7552)
(7420)
(7247)
决策(6787)
技术经济(6525)
科技(6437)
书馆(6394)
共检索到20521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榕  薛峰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亟待提高和创新。以江苏省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大量数据为依据,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尖锐问题以及背后折射出的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循以人为本、德技并重、延伸服务的理念,设计了"全程化+跟踪式"就业指导模式。该模式已应用于江苏某高校的具体实践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这一研究工作对于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耿淑梅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令学生焦心、家长揪心、社会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全新的就业形势,如何树立和谐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冰  
一、片面追求效率扫描当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它已经有意无意地染上了片面追求效率的色彩:过分注重功利,追求表面就业率,妄图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速成化",依靠单一知识灌输模式,把职业发展的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用统一的标准、规格、内容、手段与方式去影响素质、禀赋、背景、志趣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主要表现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一平  
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在政府部门努力扩展就业渠道的同时 ,高校在提高大学生求职成功率方面是否可以有所作为 ?本文认为 ,与仅仅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相比 ,促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辅导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可就业性” ,有助于实现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秉琦  李寿国  彭璟  
我国现行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是上世纪90年代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逐步形成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进行择业技巧“包装”和一些简单的职业指导,目的是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从而及时、顺利就业。这种临时突击型的就业指导模式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速效性、技巧性,是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的科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震颖  雷五明  
基于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应当实施全程化与多元化的就业指导,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与职业发展特点,就业指导内容应各有侧重。要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程化与多元化,必须构建新型的高校就业指导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五维立体工作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孝锋  魏彤儒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效用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影响到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否。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效用充分发挥的内外因素,从树立市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指导方式、构建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伟国  
当前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业指导工作应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基本做法值得我国借鉴,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创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敏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技能的习得及态度的转变是这类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与课上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实效意义重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锋  
针对现今高等院校毕业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情况及突出问题,应当更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指导的责任意识与紧迫感,更新指导观念、重建指导队伍、优化指导服务等,不断促进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层次提升,以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走以科学理念引领务实实践之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平  张禧  马刚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既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构建和实施"理念先行、能力支撑、制度保障、措施到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模式,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德军  张红旗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国之策。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时间滞后、内容陈旧,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求,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全程化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目前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社会劳动就业大环境带来的挑战。例如:我国就业与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等体制性因素带来就业阻力;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转型造成用工人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新丽  刘建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胜   牛丽  
<正>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演变,使得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也必须适应新发展环境进行相应的改革与优化。现阶段众多学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都注重技能与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保证学生掌握技术与现代化发展高倍镜相吻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新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保证培养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与国家发展基本需求。
关键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