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0)
2023(3887)
2022(3211)
2021(3422)
2020(2565)
2019(5776)
2018(5953)
2017(9205)
2016(6293)
2015(7904)
2014(8019)
2013(6805)
2012(6535)
2011(5944)
2010(6321)
2009(5504)
2008(5605)
2007(5409)
2006(4741)
2005(4333)
作者
(16079)
(13314)
(13161)
(12803)
(8536)
(6549)
(6395)
(5324)
(5202)
(5156)
(4681)
(4517)
(4386)
(4218)
(4170)
(4164)
(4063)
(4024)
(4020)
(3903)
(3603)
(3526)
(3317)
(3303)
(3136)
(3072)
(3034)
(3024)
(3001)
(2869)
学科
教学(12517)
管理(12103)
(11849)
经济(11821)
教育(9946)
理论(9036)
(8252)
学法(7389)
教学法(7389)
(7246)
企业(7246)
中国(6430)
学理(5297)
学理论(5297)
方法(4468)
(4259)
(3968)
政治(3960)
思想(3881)
思想政治(3721)
政治教育(3721)
治教(3721)
德育(3693)
研究(3397)
数学(3383)
(3318)
(3295)
学校(3174)
工作(3134)
数学方法(3093)
机构
大学(81092)
学院(77408)
研究(26320)
(19942)
教育(19901)
师范(19749)
管理(19542)
(18711)
(17616)
科学(17436)
中国(16955)
经济(16661)
理学(15958)
师范大学(15760)
理学院(15585)
技术(14688)
(14687)
管理学(14670)
管理学院(14524)
职业(13515)
(13354)
北京(12595)
中心(12476)
(12062)
研究所(11945)
(11306)
业大(10083)
(9961)
技术学院(9953)
职业技术(9591)
基金
项目(44365)
研究(39479)
科学(32743)
教育(26082)
基金(25143)
(20828)
国家(20511)
(20041)
编号(19694)
成果(19627)
社会(18671)
(17265)
社会科(17258)
社会科学(17253)
课题(16969)
科学基金(16538)
(15465)
基金项目(12262)
大学(12197)
项目编号(11648)
规划(11387)
重点(11141)
资助(11062)
研究成果(10884)
(10651)
(10491)
(10214)
(9903)
自然(9498)
(9348)
期刊
教育(44027)
中国(30093)
研究(30071)
(24234)
经济(24234)
学报(13470)
技术(12204)
大学(11916)
职业(11416)
(10970)
科学(10212)
管理(9374)
(8995)
学学(8980)
农业(7778)
图书(7715)
技术教育(6958)
职业技术(6958)
职业技术教育(6958)
高等(6720)
书馆(5825)
图书馆(5825)
成人(5678)
成人教育(5678)
(5579)
论坛(5579)
高等教育(5485)
(5230)
金融(5230)
(4816)
共检索到136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飞燕  张德良  
校本的课程与教学是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具体教学情境而开发的一种课程与教学形态。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与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了自我建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两个走向"和"两个基于"。"两个走向"是指从"防教师"策略走向了教师的主动参与;从教师"听人怎么说"走向教师"自己怎么行"。"两个基于"是指基于教师的个人反思策略和基于教师的集体反思策略。需要做到明确校本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建立有效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机构并逐步形成赋权于教师的有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立忠  熊梅  
本文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反思,并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切入点,从参与校本化课程实施逐渐深入到参与全新的课程开发,并提出要以"渐进引导"的方式推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同时要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点开展有关培训、建立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的保障机制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依武  
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话题。如何结合学校的资源特色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研制个性化的校本课程是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时代中学是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一所寄宿制中学,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兼顾国家课程、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多赢效应。本文从该校校本课程研制的理念思考入手,展示校本课程研制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讨论校本课程研制中的理念和实践问题,诠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个性化内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迪雅  李玲岩  李雅悠  
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对其具体过程与机制的描述分析尚不充分。丽江地区三所个案小学的田野调查揭示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形成实践共同体进而实现群体专业发展的过程。研究发现,校本课程开发通过提供目标和领域、确定成员与边界和形成有效实践与互动来确立实践共同体的结构,通过赋予利他的意义与价值、营造学习的情境与过程以及内化身份认同与心理归属来提供实践共同体的意义元素;民族与乡土文化传统有利于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维持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民族地区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模型,并提出制度保障与组织支持方面的建议。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建构教师实践共同体的丽江经验对其他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世星  
以校本课程的视角审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运用案例研究等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探讨了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红霞  
近些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深入开展,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从招收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逐渐转变为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且学校中同时伴有情绪行为障碍及自闭症的学生越来越多。良好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善与提高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能力,其中,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开发尤为重要。学校在个别化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等理念的指导下,以智障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了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梅  脱中菲  王廷波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建行  陆瑾  黄建中  
为了使课程和教材更好的适应智障儿童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课程的开发形式和途径进行全方位探讨与实践。结果表明 ,家长和教师对我校的课程改革是较满意的 ,同时在学生安置及教材生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的方向是 :积极建构高校与特校的合作平台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欣  
校本课程评价是一个特殊而又复杂的过程,现有的评价工具并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现状。尤其对于校本课程评价工具来说,存在工具单一、形式趋同等问题。本文从校本课程评价工具开发的宏观层面、对象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社会层面阐述了评价工具开发的理念。同时提出了校本课程评价工具开发的六个步骤,对评价工具的应用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媛  
本文全面分析了现有的开放与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背景,多角度地分析了构建个性化和适应性网络协同教学的特点、方法和基本模式,体现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特征和理念,并探讨了实施方案以及构建的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莉  卢乃桂  
中国文化传统对教师的道德诉求和期待向来极高,在政策和社会层面都惯常以此来约束和评价教师。然而,在今天变革的时代里,传统上用以支持教师投入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否仍然发挥效力?又是如何发挥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需从教师对"教学专业伦理"议题的理解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教师对以"师德"为名的种种道德诉求认同不一。然而,教学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基本规范遭到忽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蒋国珍  
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是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我自己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同本次教师论坛发言的教师一样,我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一名教师,与参加本次论坛的教师们有很多共同经验、共同感受。教师们在发言中谈到自己的教学以什么理论为指导、怎么做、效果如何等,内容丰富而鲜活,不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梅  马玉宾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校本课程整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模式,其开发与实施受到教师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校本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之间需要建立起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特征是:积极的互依性、合目的性、整合性。合作的教师文化与校本课程整合之间在动态上表现为共同发展的关系,在静态上表现为互相促进的关系。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需要在校本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