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3)
2023(8140)
2022(6795)
2021(6249)
2020(4892)
2019(11361)
2018(11044)
2017(20565)
2016(10831)
2015(12441)
2014(12219)
2013(12374)
2012(12121)
2011(11531)
2010(11418)
2009(10404)
2008(10305)
2007(9035)
2006(8332)
2005(7956)
作者
(31766)
(26519)
(26438)
(25063)
(17057)
(12633)
(11931)
(10342)
(10263)
(9369)
(9319)
(8765)
(8661)
(8585)
(8459)
(8194)
(7947)
(7683)
(7541)
(7355)
(6918)
(6451)
(6383)
(6112)
(6009)
(5970)
(5813)
(5739)
(5364)
(5357)
学科
(58967)
经济(58915)
管理(24942)
(24858)
中国(22621)
方法(18305)
地方(17666)
(16564)
企业(16564)
数学(16375)
数学方法(16315)
(16172)
(13575)
贸易(13561)
(13153)
业经(12404)
(11191)
农业(10938)
(10740)
银行(10731)
(10633)
金融(10633)
(10614)
地方经济(10289)
(9898)
环境(9606)
(8966)
(8911)
发展(8447)
(8425)
机构
大学(160737)
学院(160589)
(79406)
经济(78169)
研究(67560)
管理(56361)
中国(53324)
理学(46936)
理学院(46310)
管理学(45808)
管理学院(45494)
科学(37363)
(36621)
(34486)
(33751)
研究所(31100)
中心(28962)
财经(26210)
经济学(26059)
(26052)
北京(24615)
(24062)
(24008)
(23667)
经济学院(23392)
(22992)
师范(22808)
科学院(21156)
农业(20082)
业大(19739)
基金
项目(100722)
科学(80294)
研究(77029)
基金(73810)
(64295)
国家(63776)
科学基金(53581)
社会(51775)
社会科(49274)
社会科学(49268)
基金项目(37679)
(36716)
教育(33768)
(31780)
自然(30690)
资助(30662)
自然科(29979)
自然科学(29972)
编号(29646)
自然科学基金(29457)
(28850)
成果(24939)
发展(24213)
(23788)
(23625)
重点(23306)
中国(22827)
国家社会(22823)
课题(21847)
(20920)
期刊
(94685)
经济(94685)
研究(57632)
中国(39065)
(25883)
管理(22962)
(22917)
科学(22909)
学报(21931)
(19822)
金融(19822)
教育(18618)
农业(18359)
大学(17138)
经济研究(16798)
学学(15883)
业经(14893)
财经(13542)
技术(13427)
问题(12744)
(12550)
世界(12089)
(11912)
国际(11787)
(10548)
技术经济(8375)
经济问题(8051)
(7747)
论坛(7747)
资源(7639)
共检索到26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笔戎  
本文以解决中国区域——内陆与沿海发展再度失衡为出发点,用事实阐明了内陆有条件和能力同沿海携手并进。作者认为,内陆发展要赶上沿海,必须实施下述扩大开发策略:(1)遵重区域发展规律要求,国家在发展总方针上应合理解决扩大内陆开发的认识与决策。(2)从实际出发,实施符合内陆自身条件的新的扩大开发模式。(3)内陆必须像沿海一样,大胆改革开放,大胆解放思想。(4)国家对内陆同样应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建敏  
中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是指年平均降水400 mm以下的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青、甘、宁、陕、内蒙古和西藏7省区的绝大部分地区。这7省区的土地面积54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7.0%;1990年人口10319万人,占全国9.1%,但国民生产总值(当年价)1299.53亿元,只占全国7.4%。如何针对具体实际制定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日异扩大的差距,是区域开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作者认为,近10多年来,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滞后于沿海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内地投资大幅度减少,资金投入过度向沿海倾斜;二是对外开放政策向沿海倾斜,内地得益较少;三是内陆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度低,比价不合理,与沿海地区处于非等价交换关系;四是沿海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内陆地区发展缓慢,活力不足;五是沿海地区开放度大,现代文明程度高,政府官员、企业家、居民阶层,市场经济观念强、价值观更富敢闯敢冒的进取精神。要缩小内陆与沿海的差距,促进内陆经济发展,必须从如下八个方面着手: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全国布局与地区特色和产业倾斜与地区倾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超  向爱兵  
本文通过分析2000—2018年期间中国内陆港建设与俄罗斯、日本、韩国三国之间的经贸发展关系,探讨内陆港建设与区域经贸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内陆港建设对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双边进出口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国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并与中国内陆港的数量变化高度吻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小刚  
一、对“筑巢引鸟”与“借船出海”战略模式的评析 所谓“筑巢引鸟”,是指在对外开放的战略上,将有限的资金着力于进行内陆省份自身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投资环境,以达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所谓“借船出海”,是指将较多的建设资金投资于在沿海地区和其它对外开发的前沿地区的窗口建设,通过利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以实现对外开放的战略。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管卫兵  杨红  
我国内陆水域渔业是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内陆水域增殖渔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多种问题,如增殖品种不合理,不重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民春  张燕玲  
在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发展条件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路径不尽相同,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沿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定差异。选取国外主要内陆自由贸易园区的开放模式、管理模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内陆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发展情况,就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荔珠  郑艳婷  薛凤旋  李贵才  
几个世纪以来城市群的发展都备受关注,其焦点也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带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城市群。许多研究认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城市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如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区域。然而,随着中国"发展内需"策略的提出,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积极推动下,中国内陆地区出现了新的城市群。它们的发展特征和机制是否与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一致呢?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考察了内陆城市群的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该区域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变和适度的城市化进程,反映出"自上而下"的政府强有力的指导。通过固定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金祥  
一、建立经济开发区的基本依据 1.内陆地区建立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意义八十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成功地使沿海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沿海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原有的平衡格局,使沿海和内地的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反差,显得更为强烈。“六五”时期,东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为1:0.41,“七五”时期扩大到1:0.24,同期的国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学林  
开放经济发展强调推动要素、商品与服务自由流动,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潮中优化配置区域资源,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积极分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中实现区域快速发展。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开放经济面临物流成本较高、综合配套能力较弱等制约。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开放开发协调联动。在开发中夯实开放的基础、优化开放的环境;在开放中拓展开发的领域,提高开发的效益,是西部内陆地区的现实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晓阳  李红英  
我国的内陆中心城市,如武汉、长沙、重庆、九江、成都、宜昌等,地处我国二级开发地带,是连结沿海和边疆两大开放区的中腹地域。这一地域的经济、科技发展的进步状况如何,社会化、现代化整体功能发挥怎样,都无不制约着内陆城市开放度的形成。90年代,内陆中心城市必然寻找一种内涵发展的道路。我们认为,搞好内陆中心城市的集中成片,是保持内陆中心城市进一步开放势头的当务之急。我国内陆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格局,主要受地形、气候、河流、土壤、工业布局等差异影响,也与人口稠密、战时战备影响以及经济工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郝玉柱  刘振峰  
在对内陆港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内陆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内陆港的功能和运营模式,进而研究内陆港区域通关两种主要模式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志雄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是重庆引领西部跨越式发展、探索内陆扩大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与经济学中传统的"洼地效应"相比,重庆更多的体现为"高地效应"。结合形势发展变化和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条件,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应该走"开放创新"、"特色崛起"、"持续发展"之路。按照要素集聚、合作创新、引领发展三大战略阶段分步实施,打造中国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先行范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陈少辉  孙晓敏  陈庆美  
本研究利用NOAH陆面过程模型模拟了1986年-1996年,2000年-2008年两个时间段内的中国大陆地区地表水热过程参数的变化。按中国大陆的六大分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分析了1986年以来这六大区域的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四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地表反照率数据、降雨数据及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地表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年蒸散有下降趋势外,其余5个地区的年蒸散量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中南,西南,华东,东北和西北。地表温度与地表蒸散间有较好的响应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超  马玉贞  胡彩莉  伍永秋  鲁瑞洁  
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中国内陆区中30个湖泊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干湿变化的规律和区域分异。通过降水量结合传统分区方法将中国内陆区分为西北干旱区、东亚季风边缘区和青藏高原区。对每个湖泊样点以500年为时间间隔,以孢粉为主要干湿指标,综合氧同位素、有机质及碳酸盐等,将湖泊干湿状况划分3个干湿等级(干旱,半湿润,湿润),建立区域干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内陆不同区域全新世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干湿变化过程:①西北干旱区基本上是早中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但区域差异明显;②东亚季风边缘区早全新世早期干旱,早全新世晚期和中全新世相对湿润,晚全新世干旱;③青藏高原区的湿润时期主要发生在早中全新世,但是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显示:西北干旱区的干湿变化可能受西风环流控制,但在时间和强度上区域内部差异较明显;东亚季风边缘区可能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青藏高原地区早中全新世的湿润可能与印度季风的增强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