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0)
- 2023(12112)
- 2022(10480)
- 2021(9548)
- 2020(8065)
- 2019(18701)
- 2018(18421)
- 2017(36014)
- 2016(19703)
- 2015(22035)
- 2014(22222)
- 2013(22424)
- 2012(21484)
- 2011(19572)
- 2010(19977)
- 2009(18615)
- 2008(18907)
- 2007(17265)
- 2006(15186)
- 2005(14248)
- 学科
- 济(91079)
- 经济(90998)
- 业(51993)
- 管理(51641)
- 企(39545)
- 企业(39545)
- 方法(37021)
- 数学(32774)
- 数学方法(32462)
- 中国(25969)
- 农(25086)
- 财(24775)
- 地方(24557)
- 税(22305)
- 税收(20842)
- 收(20665)
- 业经(18818)
- 学(18468)
- 农业(17191)
- 贸(16418)
- 贸易(16406)
- 制(16070)
- 易(15847)
- 银(15082)
- 银行(15047)
- 融(14917)
- 金融(14915)
- 行(14465)
- 地方经济(14038)
- 务(13611)
- 机构
- 学院(287402)
- 大学(286491)
- 济(121810)
- 经济(119260)
- 研究(103951)
- 管理(103719)
- 理学(87811)
- 理学院(86719)
- 管理学(85142)
- 管理学院(84596)
- 中国(79446)
- 科学(64002)
- 财(61910)
- 京(61779)
- 所(54984)
- 农(52984)
- 研究所(49232)
- 财经(47087)
- 中心(46893)
- 江(45631)
- 业大(42662)
- 经(42498)
- 农业(41520)
- 北京(39710)
- 经济学(38251)
- 范(37987)
- 师范(37576)
- 院(36611)
- 州(36512)
- 经济学院(34648)
- 基金
- 项目(181075)
- 科学(140754)
- 研究(131138)
- 基金(129600)
- 家(113620)
- 国家(112664)
- 科学基金(94619)
- 社会(82809)
- 社会科(78574)
- 社会科学(78551)
- 省(71377)
- 基金项目(67978)
- 自然(60020)
- 划(59947)
- 教育(59401)
- 自然科(58603)
- 自然科学(58583)
- 自然科学基金(57538)
- 资助(54199)
- 编号(53259)
- 成果(44610)
- 发(44113)
- 重点(41291)
- 部(39922)
- 课题(37369)
- 创(37106)
- 性(35306)
- 发展(35283)
- 创新(34839)
- 科研(34763)
共检索到45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飞武
刑法第205条并未规定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需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目的。有学者主张以补足主观构成要件的方式将其解释为"非法定的目的犯",以控制本罪处罚范围。限制解释缺少对虚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考察,将"特定目的"认定为"偷逃税款"的理由亦不充分,并且会导致与刑法实然规定的冲突,造成刑法规制的漏洞。我国刑法并不存在超出故意之外的目的,亦不存在目的犯理论适用语境,不能用德日刑法"目的犯理论"解决本罪适用问题。立足我国刑法语境,判断具体虚开行为应否入罪,必须将主观目的作为情节考量的重要因素,全面考察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整体,并依据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虚开行为排除出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仕梅 屈震
交易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是否有真实交易应当由民法作出判断,不应该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9号)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真实交易的标准。没有真实交易与之对应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该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真实交易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判断是否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不能仅看是否存在真实交易,应当重点关注行为人是否有骗逃增值税目的、是否对国
关键词: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真实交易 三流一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心仪
在《刑法》研究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自入罪之日起,其处罚界限便引起国内学者广泛研究与讨论。张某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作为最高法指导案例已突破原有行为犯立场,但亦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实际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属于实害犯,挂靠如实开票行为应属无罪,其与逃税罪属于法条竞合。为进一步规范此罪的适用,减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应当借助出台司法解释、明晰行刑边界、改革小规模纳税人制度、完善企业合规制度等路径形成治理合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鑫
当前,我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形势日益严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破坏了税收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和出口数据的真实性。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特点和成因,并就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
虚开 增值税专用发票 稽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庆菊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自1994年随着新税制实施开始使用以来,各级税务机关在专用发票的领购发放、开具、管理、稽核检查、违章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虚开案件时有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高苑丽
《量刑指导意见》的制定与实施推动我国量刑逐渐向科学化、标准化和统一化方向发展。由于《量刑指导意见》未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纳入常见罪名,加之相关司法解释滞后,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以不规范的量刑化解司法解释滞后带来的量刑不均衡现象。本文以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70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决书为样本,研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量刑规范化,发现其中显现的量刑不规范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本文认为,明确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量刑标准,严格依据《量刑指导意见》的一般规定,厘清确定该罪量刑起点和基准刑的各犯罪事实之间的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锋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因其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国家打击的重点。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措施,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商事制度改革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改为登记制以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出现上升势头。针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特点和作案手法,笔者建议从完善增值税制度、强化增值税管理、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压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空间,有效遏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发生。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爱菊 彭保红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的重要凭证,因此,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相当严格,对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抵扣其中进项税额的行为,会要求补缴税款并可能给予罚款,甚至会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即使是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也需要补缴已经申报抵扣的税款,不少作为受害者的受票方企业因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杰
增值税的本质是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服务课征的交易税,属于流转税范畴。当前,征税机关及司法机关普遍以"三流是否合一"作为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虚开的标准。本文分别从基础交易是否合法、税款是否入库、增值税是否被虚征三个角度论述现行认定条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认定方法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税法 认定标准 虚开发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滨辉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伴随着增值税制度的确立而出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手段及虚开类型亦不断变化。相对于业务形式的推陈出新,虚开行为的认定标准明显滞后。基于此,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概念由来及缺陷,虚开认定标准的调整及弥合,以及以"三流"一致为基础的现行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论述,并针对虚开行为认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虚开 增值税专用发票 行为认定 三流一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校堂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法分子追求利益的原因,也有税制不完善的原因,还有税收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本文认为,防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应从强化教育、完善税制、健全制度、加强合作等方面入手,坚持标本兼治。
关键词:
增值税专用发票 虚开 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成红
一、基本案情2016年1月,A县税务稽查局收到开票方所属的B市税务稽查局关于发票协查的通知及随附的《已证实虚开通知单》。该通知单列明了D药业公司向C医药公司开具的2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虚开,金额共计1 200 000元,税额共计204 000元,价税合计1 404 000元。A县税务稽查局对C医药公司进行了检查。经查,C医药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为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药品、健字号滋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杰
增值税的本质是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服务课征的交易税,属于流转税范畴。当前,征税机关及司法机关普遍以"三流是否合一"作为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虚开的标准。本文分别从基础交易是否合法、税款是否入库、增值税是否被虚征三个角度论述现行认定条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认定方法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
增值税 税法 认定标准 虚开发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