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7223)
2022(6135)
2021(5951)
2020(4992)
2019(11950)
2018(12043)
2017(21627)
2016(13248)
2015(15396)
2014(15912)
2013(15227)
2012(14526)
2011(13348)
2010(13755)
2009(12432)
2008(12524)
2007(11707)
2006(10158)
2005(9251)
作者
(37638)
(31763)
(31382)
(30268)
(19959)
(15363)
(14673)
(12419)
(11972)
(11485)
(10652)
(10614)
(10315)
(10080)
(10025)
(10010)
(9949)
(9364)
(9155)
(9102)
(8115)
(8082)
(7780)
(7427)
(7184)
(7135)
(7132)
(7078)
(6561)
(6415)
学科
(50149)
经济(50106)
(28328)
管理(28211)
方法(23980)
数学(21496)
数学方法(21280)
(20442)
企业(20442)
教育(19867)
中国(18613)
(16346)
(13099)
地方(12918)
(12067)
农业(11150)
理论(10740)
业经(9615)
(9104)
贸易(9102)
(8758)
(8488)
(7970)
(7629)
教学(7347)
技术(6942)
地方经济(6887)
(6694)
财务(6679)
财务管理(6655)
机构
大学(190539)
学院(185839)
研究(68922)
(68854)
经济(67133)
管理(61801)
理学(52877)
理学院(52070)
管理学(50943)
管理学院(50557)
中国(44682)
科学(43199)
(42249)
(36439)
(35658)
师范(35424)
(34314)
研究所(33310)
教育(32782)
(31153)
中心(30491)
(30050)
师范大学(28980)
业大(28106)
北京(27530)
农业(27139)
财经(24780)
(24189)
(23814)
技术(23693)
基金
项目(118200)
科学(91956)
研究(91889)
基金(80369)
(69802)
国家(69071)
科学基金(56514)
社会(54024)
社会科(50728)
社会科学(50710)
教育(49904)
(47838)
(42557)
基金项目(42248)
编号(40985)
成果(36586)
自然(34770)
自然科(33869)
自然科学(33854)
自然科学基金(33238)
资助(32802)
课题(31130)
重点(28449)
(27873)
(27600)
(25786)
(24286)
(24087)
项目编号(23969)
教育部(23920)
期刊
(76004)
经济(76004)
研究(64149)
教育(52346)
中国(44192)
(31246)
学报(30909)
科学(26596)
(24565)
大学(23378)
农业(21210)
学学(20267)
技术(19717)
管理(19245)
(13140)
金融(13140)
职业(13019)
财经(12409)
业经(12336)
(11932)
经济研究(11687)
(10734)
图书(10663)
问题(10525)
(9662)
论坛(9662)
(9568)
技术经济(8855)
(8757)
技术教育(8572)
共检索到28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英  
民国时期,在政府边疆教育的大力推行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现代教育得以展开。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推动蒙藏人民迈出了向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慈恩  
蒙藏委员会是民国时期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管理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蒙藏委员会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民国时期,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蒙藏特别生教育政策,包括设立各种蒙藏学校,在入学程序和学习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客观地说,民国时期蒙藏特别生教育,为边疆地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国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近现代会计历史发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然而,颇为遗憾的是,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大批有关民国时期会计发展的历史档案被一并带去台湾,使得大陆会计界数十年来有关民国时期会计历史的研究,一直受资料不足甚至断档的困扰,乃至于许多重要的历史发展因为缺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国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对近现代会计历史发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然而,颇为遗憾的是,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时,大批有关民国时期会计发展的历史档案被一并带去台湾,使得大陆会计界数十年来有关民国时期会计历史的研究,一直受资料不足甚至断档的困扰,乃至于许多重要的历史发展因为缺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卫东  
民国时期,鄂尔多斯蒙旗现代教育经历了蒙旗地方政府倡导和中央政府倡导两个阶段。在蒙旗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民国时期鄂尔多斯现代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公立学校成为其现代教育的主体,同时教学内容也实现了现代化。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以及内涵建设不足等,从而使鄂尔多斯蒙旗现代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潇  
由官方与民间代表共同参加的全国教育会议,是民国教育史上颇具特色的教育决策形式。综观历次全国教育会议的全貌,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会议组织者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议或是对教育决策民主化的较好践行,或是在追求教育决策民主化的道路上陷入困境,这反映出中国现代教育决策的民主化道路充满艰辛。事实上,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必然受到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制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不可能真正实现政治的民主化,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也只能是人们的美好向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超  夏泉  
民国时期,随着宁海镇守马麒等军阀势力在甘南的崛起,甘南地区本已十分复杂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为谋求生存、争取权利,五世嘉木样及其兄洛桑泽旺在国民军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党务特派员、共产党员宣侠父及社会进步人士的支持下,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以促进会为中心开展有利于本民族生存发展的活动,创办学校、设置图书馆、刊发杂志、推行教育等,客观上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峥  宋永忠  
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中借贷情况较为普遍,借贷种类呈现多样化,利率逐渐升高。债户以中下层农户为主,主要用于衣食、婚丧、宗族活动等消费途径,多属短期借贷,需要抵押。民族之间的高利贷对民族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江明  
从1912年至1949年,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本文分别对民国初期、新学制时期、正式标准颁布期以及修订、试验期的教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唯  
20世纪 2 0年代 ,中国教育界曾经涌动起一股要求“教育独立”的思潮和运动 ,追求思想、学术自由构成该思潮的观念动因 ,而教育经费的奇缺则是其直接成因。这段史实所蕴涵的合理诉求 ,值得后人重视和深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修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交流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会计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各地区的会计演变各有不同。首先对比分析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工商业、金融业等行业会计的演变,然后比较分析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会计机构、核算制度、计量货币的演变,发现民国时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会计演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两大特点。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提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几点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宗玉梅  
民国时期,面对民族危机,有识之士发出了开发西北、发展西北民族教育的呼声,提出了普及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进内地人才等诸多合理化建议。这引起了当时各级政府对西北教育问题的重视,西北民族教育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西北边疆的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华玲  
民国政府以改善民生与维护边疆稳定作为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央政府通过将职业教育渗透于不同层级的民族教育之中、健全和强化民族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专款补助民族职业教育机构的建设与人员待遇,并因时调整政策等方式推动政策的实施。民国时期实践型的"大职教"观念,改善民生的职业教育政策意蕴"、点面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相对完善的政策落实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郑刚  
1930年中英两国达成协议,将英国退还的庚款为基金投资兴办实业,再以其所得利息资助教育事业。举办九届留英考试,培养193名各学科的专业人才;资助高等教育基础建设,安顿战时流亡的教授及毕业生;配合国家政策致力于西北教育开发。中英庚款对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