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1)
- 2023(13332)
- 2022(11148)
- 2021(10222)
- 2020(8756)
- 2019(19996)
- 2018(19563)
- 2017(38345)
- 2016(20892)
- 2015(23442)
- 2014(23531)
- 2013(23786)
- 2012(22306)
- 2011(19996)
- 2010(20455)
- 2009(19584)
- 2008(20030)
- 2007(18645)
- 2006(16764)
- 2005(15180)
- 学科
- 济(99284)
- 经济(99164)
- 业(91874)
- 企(73108)
- 企业(73108)
- 管理(69414)
- 农(51328)
- 方法(41118)
- 农业(34114)
- 业经(32950)
- 数学(32504)
- 数学方法(32193)
- 财(29455)
- 中国(24765)
- 地方(21967)
- 制(21156)
- 务(20270)
- 财务(20241)
- 财务管理(20206)
- 企业财务(19069)
- 贸(18081)
- 贸易(18073)
- 技术(18012)
- 易(17518)
- 策(16741)
- 和(16393)
- 学(15473)
- 划(15294)
- 体(15146)
- 理论(14752)
- 机构
- 学院(315750)
- 大学(307545)
- 济(137236)
- 经济(134499)
- 管理(125114)
- 理学(106694)
- 理学院(105589)
- 研究(105019)
- 管理学(104110)
- 管理学院(103526)
- 中国(84231)
- 农(68422)
- 京(64311)
- 财(62490)
- 科学(62158)
- 所(54806)
- 农业(52296)
- 江(51274)
- 业大(50084)
- 中心(50061)
- 财经(48905)
- 研究所(48874)
- 经(43961)
- 经济学(40795)
- 州(40275)
- 北京(40220)
- 范(39054)
- 师范(38760)
- 经济学院(37069)
- 经济管理(36549)
- 基金
- 项目(199763)
- 科学(157984)
- 研究(149097)
- 基金(144442)
- 家(124150)
- 国家(122895)
- 科学基金(106197)
- 社会(96870)
- 社会科(91376)
- 社会科学(91348)
- 省(81838)
- 基金项目(77177)
- 自然(66458)
- 教育(65923)
- 划(65464)
- 自然科(64867)
- 自然科学(64848)
- 自然科学基金(63733)
- 编号(61687)
- 资助(57679)
- 成果(48955)
- 发(45311)
- 部(44301)
- 重点(44222)
- 创(43653)
- 业(42826)
- 课题(41363)
- 创新(40090)
- 国家社会(39544)
- 制(38270)
- 期刊
- 济(165914)
- 经济(165914)
- 研究(92635)
- 农(70927)
- 中国(62612)
- 财(50987)
- 农业(47858)
- 管理(46227)
- 学报(45975)
- 科学(45652)
- 大学(35710)
- 学学(34162)
- 业经(33674)
- 融(32962)
- 金融(32962)
- 技术(27920)
- 教育(25337)
- 业(25055)
- 财经(24371)
- 经济研究(23426)
- 问题(22946)
- 经(21099)
- 技术经济(18774)
- 世界(17378)
- 版(17074)
- 贸(16360)
- 农村(16161)
- 村(16161)
- 农业经济(15785)
- 商业(15508)
共检索到48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涛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逐步摆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开始实现了向商品性农业生产的转化。这一转化,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在农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士辉
农业的人口状况与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方式及其进程密切相关。本文从农村人口增长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分析入手,运用经济学的观点,通过与现代社会人口生育行为的比较,分析农民多胎生育的经济、社会因素,提出农村人口控制的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振营
从70年代初开始,我国利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和卓越的宣传教育,在全国范围广泛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使总和生育率由1950年的5.813下降到1989年的2.25、成绩为世人瞩目。十四大以后,我国全面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过去高度依赖行政手段的部门和领域在新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益康
人口和经济,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不同的人口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见《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人口对经济,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笳旭 李朝柱
从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三个方面构建农村人口老龄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效应机制。研究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效应、资本要素替代效应抑制了农业生产,但通过土地规模转换效应促进了农业生产。上述三种效应叠加后,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产出水平下降0. 77%,劳动生产率下降1. 19%,土地生产率下降0. 69%。上述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老龄化对农业生产领域的经验研究,也为应对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
老龄化 农业产出 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诚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德君
针对甘肃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使农业持续性发展受到影响等问题,提出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应稳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以有力推动农业持续发展;还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扩大农村就业机会以实现合理的人口流动等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浩 王利华
本文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农业水价现状和问题 ,认为农业水价低于供水生产成本 ,从需求价格弹性分析表明 ,价格对农业用水调节作用大 ,以此提出了价格杠杆调节关中农业用水的措施。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农业水价 调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本文认为,农村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的,当农村的生产方式一直维持不变时,农村人口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而近30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变化,农村人口也出现了老龄化现象,这是一种因果关系,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是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引起的。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怀宇,董式珪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农村人口。 七十年代初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短短的十余年间,人口每年净增数从2,500多万下降为1,1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95‰,下降为1980年的12‰。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套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管理制度,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占兵
文章在构建多层次效应分解机制基础上,利用微观农户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劳动力投入萎缩效应、生产要素替代效应、种植决策调整效应、土地规模重构效应等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村人口空心化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空心化通过劳动力投入萎缩效应和种植决策调整效应负向影响农地产出;同时,通过生产要素替代效应和土地规模重构效应正向影响农业产出。在上述效应综合叠加作用下,农村人口空心化对农地产出形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另外,在资本、技术、土地要素投入及农户个体禀赋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负面作用受到显著限制和削弱。
关键词:
人口空心化 农业生产 效应分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增芳
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986年以来,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上升,计划外超生现象十分严重。对计划外超生,各省、市、县和基层乡村组织制订和采取了许多限制方法,对超生者罚款,是全国各地乡村比较普遍实行的重要的处罚方式。似乎通过对超生者罚款,并不断增加罚款数额,就可以有效地制止计划外生育。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在对计划外超生具有一定制约作用的同时,又有较大的消极作用,不能有效抑制超生。 超生罚款的一般做法是:对计划外二胎确定罚款数额,计划外多胎递增罚款。由于各地农民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爱苏
现实中 ,农村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和沉重负担。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实现从负担到人力资源的逆转 ,需要巨大的成本 ,靠农民、农村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必须靠政府挥动“看得见的手”,推动利益回归 ,实现“反哺”农村 ,建立农村人口治理成本分摊的筹资体系 ,实施政府治理。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村人口 政府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虎 宁淼
中国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13亿人口中约有9亿是农村人口,因此所谓“中国人口问题”根本上是中国农村人口问题。人口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则是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人口问题本质进行剖析发现,研究人口问题必须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则必须着眼于农村人口生存方式的改变。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和状况来看,中国的农村人口问题折射在农业、农村问题上,故统称为“三农”问题。为此,着眼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提出解决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途径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