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5)
2023(8503)
2022(7618)
2021(7142)
2020(6249)
2019(14368)
2018(14105)
2017(27387)
2016(15346)
2015(17620)
2014(18178)
2013(17949)
2012(17077)
2011(15215)
2010(15457)
2009(14396)
2008(14618)
2007(13302)
2006(11142)
2005(10103)
作者
(45611)
(38319)
(38186)
(36586)
(24219)
(18513)
(17773)
(15041)
(14211)
(13841)
(12930)
(12819)
(12207)
(12195)
(12178)
(12103)
(11665)
(11275)
(11176)
(10870)
(9650)
(9594)
(9411)
(8743)
(8689)
(8681)
(8636)
(8605)
(7875)
(7740)
学科
(63340)
经济(63274)
(40790)
管理(40688)
(34269)
企业(34269)
方法(33735)
数学(28987)
数学方法(28631)
(16938)
(15842)
中国(15795)
(14841)
理论(13646)
业经(12490)
(11884)
贸易(11884)
地方(11720)
(11716)
(11497)
(10861)
财务(10839)
财务管理(10808)
(10467)
农业(10381)
企业财务(10326)
教学(10261)
(9756)
银行(9728)
(9446)
机构
大学(228509)
学院(226787)
(88484)
经济(86455)
管理(82430)
研究(74883)
理学(71602)
理学院(70646)
管理学(69052)
管理学院(68607)
中国(54999)
科学(47884)
(47808)
(41754)
(40189)
(39388)
研究所(35886)
业大(34676)
中心(34610)
(34328)
财经(33719)
(32816)
师范(32449)
农业(31940)
(30601)
北京(30052)
经济学(27628)
(27443)
师范大学(26012)
(25975)
基金
项目(146862)
科学(113920)
研究(105816)
基金(104815)
(91831)
国家(91021)
科学基金(76818)
社会(65001)
社会科(61487)
社会科学(61468)
(57924)
基金项目(55799)
教育(51747)
自然(50661)
自然科(49525)
自然科学(49508)
(49013)
自然科学基金(48675)
资助(43827)
编号(43391)
成果(36569)
重点(33660)
(33296)
课题(30642)
(30484)
(30036)
科研(28599)
大学(28597)
教育部(28528)
(28356)
期刊
(94649)
经济(94649)
研究(65330)
中国(44937)
学报(39114)
(35209)
(34193)
科学(33894)
教育(32828)
管理(29960)
大学(29262)
学学(27248)
农业(23480)
技术(20541)
(18739)
金融(18739)
财经(17589)
(15149)
经济研究(15080)
业经(14667)
(13232)
问题(12947)
(11931)
统计(11344)
图书(11114)
技术经济(11086)
(10905)
理论(10358)
商业(10337)
(10162)
共检索到330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正江  
产生于美国社会土壤中的"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虽然发端于异域文化,但由于它涉及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教学问题,涉及教学与文化的内在关系问题,因此,在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办学体制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关注和了解这种教学观念的精神实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其实践意向,对于观照和审视我国当前或今后的课堂教学不无裨益。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对近10年来美国教育界盛行的"文化回应性教学"作了分析与评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娟  郭元祥  
本文认为,当前外语课程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西方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导入、缺乏文化理解力培养的局限性。语言与文化具有发生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差异的导入,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理解力。文化回应是基于语言学立场与文化立场整合的外语教学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军  钱晓坚  
文化回应性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生成,注重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以及家、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在教学主体观方面,文化回应性教学主张尊重人格,承担责任;在教学文化观方面,主张文化平等,注重多元;在教学实施观方面,强调探究,注重生成。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教育机会均等化,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于学生个人文化经验的处理、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以及保持与家长和社区的紧密联系不无启迪。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靳伟  裴淼  董秋瑾  
文化回应性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本地文化要素关联起来,确保教学内容和文化的适切性,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文化回应性教学法中,关联是教学中处理文化的基本要求,回应是教学与文化关联的基本方式,适宜是教学中文化和谐共生的基本样态,传承则是文化回应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文化回应性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改善教学样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文化回应性教学法强调文化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资源和教学目的,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体现为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教师和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观念性文化、物质性文化、活动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引入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夫艳  
乡土文化知识是新时代高质量乡村教师必备的关键素养。乡村是一个独特场域,乡村教师要将专业实践植根于乡村这一特殊的文化情境。基于文化回应教学理论,通过对14位公费师范生和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乡村教师所需的乡土文化知识是多重的,包括:深度关怀乡村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进行“接地气”的多元沟通;融合乡土文化内容的课程资源知识;以乡土文化为桥梁实施教学的文化教学策略知识。为在“教得好”方面赋能未来乡村教师,师范院校需明确教师乡土文化知识框架,为师范生乡土文化知识建构提供清晰愿景;完善课程结构,打造高质量的回应乡土文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实习的在地性、反思性,凸显乡村教育实践的文化深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革  
民族地区中小学"大一统"且"同质化"的外语教学模式难以解决学生的母语文化和主流文化以及外语文化脱节或割裂的问题,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基于"文化回应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应将学生母语及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将学生的母语学习经验推广到外语学习中。可从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实施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与鼓励社会参与四个方面进行外语教学改革。为此,需要结合民族地区中小学外语教学的现状(教师、教材、教法、评价机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地区外语课堂"文化回应教学模式",并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文化回应教学模式"的一线外语教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俊男  李洪修  
在文化背景多元的民族地区培根铸魂是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价值追求,如何在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开发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回应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回应教学要求重塑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目标,探索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以及改变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当前,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还存在课程开发理念与幼儿文化经验背离,课程资源开发对民族文化重视不足以及课程开发者文化回应角色缺失等问题。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需要重视民族文化融入,采用基于幼儿文化体验的课程开发理念;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库;秉持文化包容的观念,树立文化回应者的教师教学角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鉴  江曼  
近三年的英语高考试题中增加了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体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目标导向。从文化回应教学的视角统观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活动及评价,其中存在着课程标准中的文化回应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回应教学内容缺位、教学宏观层面多年来忽视中国文化元素、教师组织的以语言知识为导向的文化教学过程只专注解题等问题,忽视了高考对中国文化综合考查的交际意义和文化意义。因此,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呼唤文化回应教学的立场转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开发相结合,搭建中国文化学习平台;在教学模式方面,实践"自主—合作式"中国文化学习模式,提升学习效果;在评价方面,以高考为导向,探索过程性评价方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大鸣  陈玉坤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召存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是一种文化关涉的价值判断过程。当前国际学前教育质量评价领域存在着普适论和相对论两种文化路向,需处理好"普适性与相对性"的问题,积极寻求文化回应性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关注普适性评价标准在具体社会文化生态下的特定内涵和实现方式,考虑更广泛相关利益者对学前教育的价值诉求和文化观念,从质量的水平鉴别转向质量的文化理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丽   王梦霏  
在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诉求下,“文化回应性教师”伴随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发展逐渐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话语体系中生发。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内涵体现出对教师应当具备综合、系统的文化回应性素养的要求,具体包括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多元文化情感、多元文化意识与态度及文化回应性教学技能。基于对国际经验的梳理发现,文化回应性教师的培养可归纳为“课程—认知”“体验—实践”“批判—反思”“引导—支持”四条路径,呈现出“职前—在职—可持续支持”的“全程性多路径”发展特点。未来文化回应性教师培养还需关注对文化回应性教师概念的修订发展,并开展本土语境下的内涵建构与实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晓宇   程晋宽  
在学校文化日益多样化的实践需求、批判种族理论及美国问责制和教育公平立法政策的推动下,文化回应性领导被提上研究议程。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其本质在于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理念,以公平和包容为核心价值追求。文化回应性领导的实践路径注重批判性自我反思,突出开发和维持符合文化回应要求的教师与课程,促进文化回应性和包容性的学校环境,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与社区活动,以解决学校中的文化回应不公平问题。文化回应性领导体现当代教育领导范式的转变,强调教育领导的文化回应价值立场,以多元文化视角反思教育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若瑜  
美国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评价领域的重要事件。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源于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回应性评价"与"文化回应性教学"的合流。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重点关注了文化因素对评价的影响,主张采取回应文化情境的实践立场和帮扶弱势群体的政治立场。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要求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评价有效性和正当性,确立评价所承担的社会公正责任。在实践路径上,通过重新塑造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具有文化回应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现公正原则的评价程序。文化回应性评价思潮正面回应和处理了美国多元文化影响评价的社会现实问题,丰富和完善了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文化视角,但同时也存在着降低评价科学性而导致另一种无效和不公平的风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耿泽   高宏钰   张艺   张静漪  
文化回应性评价作为近些年来多元文化教育的重点,倡导充分考虑文化之于评价的意义,将文化纳入评价之中,其影响日益扩大到学前教育评价领域。本研究通过对美国12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美国幼儿园教师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的核心指标包括:重视文化影响的评价理念,教师须了解并尊重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并将其纳入评价设计,即“尊重性评价”;适宜文化情境的评价实践,教师须采用文化适宜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的文化多样性,即“适宜性评价”;强调文化沟通的评价结果,教师需吸纳熟悉儿童文化背景的家庭、社区人员、其他专业人士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即“协作性评价”。由此对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展文化回应性评价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建设适宜我国多元文化背景的评价体系、构建吸纳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加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文化回应性评价素养培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全晓洁   蔡其勇  
以文化回应性理念审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使专业成长充分与乡村教师工作的社会环境、教育对象、场域特质相结合。这种文化回应性转向,有益于促进乡村教师向城性发展中话语权让渡后的再握,重构乡村学生城市镜像熏染下文化迷惘后的憧憬,推动乡村社会线性发展语境下文化断裂后的复归。文化回应性理念下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其要旨在于,从宏观上,追逐现代性和乡土性融合的专业理想;从中观上,实现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的角色期待;从微观上,重申公共性和专业性的话语特质。乡村教师作为文化理解型反思性实践者,应具有厚植乡土情怀的精神沃土、充盈乡土故事的知识图谱、扎根场域的回应性教学能力、适应本土的课程开发能力、理解“非我”和反思“自我”的文化敏感性。为此,须构建滋养文化理解的公共交往关系,引导基于文化反思的教育叙事探究,聚焦教育实践的关键情境搭建教研体系,紧扣历史文化的特殊履历设计课程,立足乡村教师的身份特质优化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