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1)
- 2023(13214)
- 2022(10896)
- 2021(10137)
- 2020(8791)
- 2019(20221)
- 2018(19730)
- 2017(38087)
- 2016(20708)
- 2015(23362)
- 2014(23337)
- 2013(23491)
- 2012(21966)
- 2011(19727)
- 2010(19798)
- 2009(18803)
- 2008(19292)
- 2007(17413)
- 2006(15012)
- 2005(14053)
- 学科
- 济(98029)
- 经济(97928)
- 业(88210)
- 企(80039)
- 企业(80039)
- 管理(74006)
- 方法(45542)
- 数学(36830)
- 数学方法(36576)
- 财(31233)
- 业经(29741)
- 农(29386)
- 中国(24914)
- 务(23058)
- 财务(23038)
- 财务管理(23006)
- 企业财务(21854)
- 制(20716)
- 农业(20651)
- 技术(19323)
- 贸(19167)
- 贸易(19158)
- 易(18698)
- 和(17067)
- 策(16510)
- 划(15974)
- 学(15786)
- 体(15396)
- 理论(15223)
- 银(14658)
- 机构
- 学院(311100)
- 大学(308692)
- 济(140218)
- 经济(137811)
- 管理(122966)
- 理学(105468)
- 研究(104820)
- 理学院(104386)
- 管理学(103048)
- 管理学院(102452)
- 中国(83868)
- 财(64788)
- 京(64780)
- 科学(61301)
- 农(55221)
- 所(53664)
- 财经(51820)
- 研究所(48445)
- 中心(47487)
- 经(47187)
- 江(46500)
- 业大(44759)
- 经济学(43939)
- 农业(43676)
- 北京(41097)
- 经济学院(39826)
- 财经大学(38309)
- 院(36844)
- 州(36440)
- 范(35924)
- 基金
- 项目(199075)
- 科学(158633)
- 基金(148142)
- 研究(145101)
- 家(128842)
- 国家(127757)
- 科学基金(110220)
- 社会(95273)
- 社会科(90494)
- 社会科学(90471)
- 基金项目(77853)
- 省(75970)
- 自然(70364)
- 自然科(68772)
- 自然科学(68749)
- 自然科学基金(67663)
- 教育(65356)
- 划(63620)
- 资助(60821)
- 编号(56577)
- 部(45828)
- 成果(45373)
- 重点(44812)
- 创(44062)
- 发(42932)
- 业(42693)
- 国家社会(40573)
- 创新(40520)
- 教育部(39417)
- 性(38665)
- 期刊
- 济(155480)
- 经济(155480)
- 研究(92097)
- 中国(57984)
- 财(54692)
- 农(50928)
- 管理(48393)
- 学报(45926)
- 科学(44785)
- 大学(34974)
- 农业(34611)
- 学学(33356)
- 融(29956)
- 金融(29956)
- 技术(27275)
- 财经(27259)
- 业经(25710)
- 经济研究(25563)
- 教育(24227)
- 经(23610)
- 业(21764)
- 问题(20936)
- 技术经济(18694)
- 贸(18584)
- 世界(17145)
- 国际(15862)
- 财会(15223)
- 统计(14870)
- 现代(14836)
- 商业(14598)
共检索到46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先勤 杨金祥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一般都是当然地把国有企业中的国有产权当作为“政府产权”,并且许多改革设想乃至方案也以此为出发点。我国国有产权果真就是“政府产权”吗?笔者认为,我国国有产权并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政府产权,而是一种因代理关系扭曲而变异了的全民产权与隐性的集体共有产权的混合物。要改革这种产权,必须首先矫正这种代理关系,并将隐性的集体共有产权剥离出来,还其政府产权的本来面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本文要研究纯国有企业中是否存在非国有产权问题。一般认为,纯国有企业的资本金完全是由国家投入的,所有制单一,在企业改制进行产权界定时,似乎不存在产权争议,不存在非国有产权,应该将该企业的净资产全部界定为国有产权。笔者认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存在非国有产权:1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属于非职务发明的,这部分知识产权属于个人产权;2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组时,设置的科技股、管理股和创业股,在产权界定时,应界定为个人股;3无全民单位担保而借入资金创办的全民制有制企业,其收益积累的净资产应界定为集体所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潘立韫
一、国有产权流动的积极作用 产权流动是国有企业并购、国有资产重组的前提。就微观方面讲,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摸,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产业方面讲,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就宏观方面讲,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产存量的流动。就目前而言,国有产权的流动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如下问题: (一)解决劣势企业生存和优势企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黎
我国企业国有产权民营化有三种途径:出售给企业员工、NBO和出售给民营企业 通过对各种途径 的原因及障碍进行分析,可以寻找到当前企业国有产权民营化过程中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企业国有产权 民营企业 民营化途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治 胡晨昊
本文基于制度扩散理论视角,以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为研究背景,探究了国有产权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制度扩散中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2016到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对上市公司履行扶贫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2)国有产权显著提高了企业响应扶贫的速度;该正面作用在当地国企数量更少和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域更加强烈;(3)参与扶贫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多的奖项披露行为。拓展检验还发现,中央国企比地方国企履行扶贫程度更高,但地方国企响应扶贫速度更快,中央国企披露了更少的扶贫奖项;国有企业的地域带动作用对提高当地民营企业扶贫参与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框架拓展了制度扩散理论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应用,对国有企业改革和乡村振兴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志华
企业搞好的关键在哪里?有相当部分人认为是所有制。我认为决定企业搞好的根本因素不在所有制,关键在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聘用机制。对经营者的约束要按产权运作体系分层进行,相应形成约束体系。不仅要通过约束、激励使经营者运用好资本,而且出资人也应通过产权流动,使资本报酬最高。产权流动不是私有化,是正常的资本结构调整。事实上,搞好国有企业,涉及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两权分离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必须确实存在,并能实际地行使产权权力,以便能有效行使资本投出、监管和结构调整的资本经营职能;二是两权分离后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三是要建立一套经营者的培养、聘任、使用、考核机制,并使之市场化...
关键词:
国有产权 运作体系 框架建议 作用机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修宗峰 顾宇鹏 殷敬伟
“党建入章”旨在企业通过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来实现其基层党组织对公司治理的有效参与。文章手工搜集了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数据,通过构建“党建入章”数据库实证检验了“党建入章”这一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安排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潜在影响。研究发现:“党建入章”能够抑制企业财务舞弊行为,这种舞弊治理作用在企业国有产权比例较高时更加凸显;渠道分析发现,“党建入章”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抑制作用能够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党建入章”对企业财务舞弊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双向进入程度较强、外部监督(如审计师、分析师关注以及监管距离)相对较弱时更加明显。文章从企业财务舞弊治理的角度证明了“党建入章”对完善企业监督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的积极效果,既为国有企业“党建入章”这一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继续完善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的实践思路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晴明
股份制试点在上海开展以来,目前,试点企业已达60多家。据悉,还有1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待批,年内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将超过100家。看来,股份制将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如何理顺股份制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优化产权管理已是急需研究的一项课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冀湘,王保喜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结构和经营组织相当不合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行为又极不规范。在企业购并中,甚至出现过令人震惊的“中策现象”;在资产评估中有的低估国有资产,有的转让收入缺少必要的监督;而且产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又过多过滥。这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风险,而且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而如何规范产权交易市场问题,便成了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很值得引起决策管理部门和各方面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侯婧 朱莲美 尹夏楠
文章以2008-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指标,剖析了国有产权背景下基于异质性创新动机高管权力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管权力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但对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促进性作用,且更多表现为追求速度和数量的策略性创新而非实质性创新;高管权力对策略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控制的企业更为显著。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国华
在我国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中央企业的境外投资、并购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境外投资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决策失误、亏损严重、资产流失和盲目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东 吴建军
在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关键是要克服国有产权本身所具有的不利于进行市场交易的特性,使其交易更符合市场原则。市场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的合约所构成,是否选择签约及合约的方式是由每个参与者自己作出的。因此,国有产权转让的机制设计就是要尽量使相关的利益主体有权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合约选择,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关键词:
国有产权 转让 合约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广勤
并购是企业产权转让的一部分,其实质是企业产权的大规模的整体的转移。文章首先从收购公司、目标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系统综述并购过程中的合同设计理论,而后将此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我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机制设计问题。研究发现,"一体化"转让机制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国有产权转让的背景与现实特点,追求基准目标下的价格最高化,是企业并购合同设计理论与我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践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转让机制,是一个相对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
并购合同设计 国有产权 转让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定香
产权是关于财产的权利关系。人们获得产权、持有和行使产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受益。国有产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拥有国有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受益,即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奠定财产基础。由于界定、维护和行使产权需要付出成本,加之企业国有产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只能分布于“公共”领域。凡是非“公共”领域企业的国有产权都应当通过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主动退出。
关键词:
非“公共”领域 企业国有产权 退出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卫东 孙颖
"一体化"交易模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国有产权交易的要求,使产权交易成为一个随着竞争程度变化而不断推进的一体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价格发现和各方的利益协调达到平衡,由此可以在企业改制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一体化交易模式的独特优势使其在中国公共资源的配置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
“一体化”模式 密封投标 竞争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