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7)
- 2023(3374)
- 2022(2954)
- 2021(2985)
- 2020(2592)
- 2019(6106)
- 2018(6475)
- 2017(11632)
- 2016(6535)
- 2015(7102)
- 2014(7209)
- 2013(6594)
- 2012(6349)
- 2011(5532)
- 2010(5936)
- 2009(5730)
- 2008(5989)
- 2007(5482)
- 2006(5116)
- 2005(4782)
- 学科
- 管理(20753)
- 济(20495)
- 经济(20446)
- 业(14743)
- 企(13951)
- 企业(13951)
- 制(11784)
- 财(10437)
- 体(8903)
- 体制(7972)
- 银(7507)
- 银行(7501)
- 行(7263)
- 中国(7126)
- 融(6859)
- 金融(6859)
- 方法(6684)
- 家(6567)
- 国家(6400)
- 财政(6116)
- 数学(5268)
- 业经(5245)
- 学(5125)
- 数学方法(5104)
- 农(5090)
- 税(4921)
- 度(4807)
- 制度(4804)
- 人事(4799)
- 人事管理(4798)
- 机构
- 大学(85183)
- 学院(82937)
- 济(31975)
- 研究(31295)
- 经济(31095)
- 管理(29269)
- 中国(26876)
- 理学(23606)
- 理学院(23313)
- 管理学(22845)
- 管理学院(22660)
- 财(21835)
- 京(19290)
- 科学(18078)
- 所(16445)
- 财经(14946)
- 中心(14667)
- 江(14368)
- 研究所(14270)
- 经(13598)
- 农(12848)
- 北京(12754)
- 范(11754)
- 师范(11627)
- 院(11347)
- 州(11135)
- 省(11059)
- 财经大学(11024)
- 业大(10146)
- 农业(9774)
- 基金
- 项目(47383)
- 科学(36458)
- 研究(36304)
- 基金(33506)
- 家(29197)
- 国家(28924)
- 科学基金(24153)
- 社会(22042)
- 社会科(20730)
- 社会科学(20723)
- 省(17516)
- 教育(17279)
- 基金项目(16953)
- 划(15049)
- 编号(15023)
- 自然(14817)
- 自然科(14496)
- 自然科学(14493)
- 成果(14457)
- 自然科学基金(14232)
- 资助(14106)
- 课题(11032)
- 部(10983)
- 重点(10740)
- 性(10366)
- 制(9897)
- 项目编号(9702)
- 教育部(9525)
- 大学(9390)
- 创(9325)
共检索到14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简政放权改革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引起监管体制和方式的转变。政府监管是以一定的体制条件为基础的,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监管体制和方式面临挑战,必须在改革中适应新的体制环境要求,使新的监管体制和方式与简政放权改革的进程相协调。面对简政放权改革引起的体制变动过程,新时期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取向是,注重推进综合监管、实行审慎监管、加强依法监管和消除体制矛盾。要处理好监管体制改革中的上下互动关系,鼓励支持各地在监管改革中探索创新,加强监管改革过程的政策导向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监管改革积极性。
关键词:
简政放权 政府监管 改革 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简政放权改革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将引起监管体制和方式的转变。政府监管是以一定的体制条件为基础的,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推进,传统的监管体制和方式面临挑战,必须在改革中适应新的体制环境要求,使新的监管体制和方式与简政放权改革的进程相协调。面对简政放权改革引起的体制变动过程,新时期监管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取向是,注重推进综合监管、实行审慎监管、加强依法监管和消除体制矛盾。要处理好监管体制改革中的上下互动关系,鼓励支持各地在监管改革中探索创新,加强监管改革过程的政策导向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监管改革积极性
关键词:
简政放权 政府监管 改革 协调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付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在各级政府逐步下放事权过程中,基层政府出现了承接能力不足的现象。与我国基层政府的事权承接困境相似,英美等国也面临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已系统建立上级政府帮助下级政府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培训机制。事权承接能力背后更为长期的问题是央地关系的持续优化,各级政府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树立对下级政府的"服务意识",强化针对基层政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能力培训系统。
关键词:
简政放权 央地关系 基层治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同斌 刘琳
本文采用中国地市级数据,通过合理评价不同市场化阶段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差异化效应及其变动趋势,对"简政放权"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给出解释说明。研究结论认为:总体而言,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不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先促进后阻碍的倒"V"型影响,市场摩擦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逐渐消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政府支出的拥挤性凸显,"简政放权"可以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地,将政府与市场在高市场化程度地区与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比分析可得,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市场化 简政放权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简政放权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要理顺中央、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税收制度简政放权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推进税收制度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简政放权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要理顺中央、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税收制度简政放权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推进税收制度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简政放权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核心是要理顺中央、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对企业微观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税收制度简政放权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一步推进税收制度简政放权,要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国栋 周伟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投资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突出成效。下一步,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精简前置审批条件,实行零时限核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此外,进一步改进项目审批流程,优化投资使用的方向和方式,全面加强负面清单制度下的事中、事后监管,放管并重,宽进严管。
关键词:
投资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志勇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准确把握其内涵,对我国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提高政府有效治理社会的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而"简政放权"恰恰是这重大意义的核心所在。近3年来,各级政府在"简政放权"方面都推出了一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秀水 邓惠 周志勇
民办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受到宏观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通过社会制度结构中的各个政治或者利益集团与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博弈,最终实现调整变迁。党和国家力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教育部等部委提出高校可根据办学实际需要,自主确定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民办应用型地方院校应该适时而为不断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增强适应环境、融入环境和创建环境的勇气与能力。本文针对当前民办院校管理机构普遍存在机构臃肿、效率低、协调难,行政化、形式化等问题,以“解剖麻雀”的研究视角,深入调研了X学院的机构设置历史与现状,论证了其第四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设计了以“大部制”与“校院两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推进X学院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最后盘点改革后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展望亟待改进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简政放权 大部制 民办高校 机构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英 邱法宗
现阶段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在解决引资的同时,监管相对滞后,存在着系统性风险;科学定位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强化政府有效监管,主要涉及市场准入监管、成本价格监管、服务质量监管三个环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监管链;构建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双层监督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德铭
政府预算体系改革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预算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颁布后,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都对政府预算体系的完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确保政府预算体系的相关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人大、财政、审计等公共财政的内外监督管理部门,应在政府预算体系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各本预算之间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谢思
大数据监管与传统模式相比,监管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公众参与共同治理,信息来源从小范围转变为全体数据,监管时间从静态转变为动态,监管政策从一刀切转变为精准化,监管成本从现场监管高成本转变为非现场监管低成本,监管信息从封闭转变为公开。纵向上我国大数据监管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横向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差距。通过对比美国、英国与我国大数据监管在战略规划、数据开放、数据平台、技术人才与数据保护方面的差异,提出摒弃数据"小农"思想,重塑大数据思维、缩小数字鸿沟,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政策、打破技术落后局面,培养大数据人才等改革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监管 改革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江庆勇
近年来,引入行为经济学成为监管改革的国际潮流,但梳理和评价这段历史经验的文献尚未出现。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监管政策具有保留自由选择权利、成本较低和效果更显著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这类政策主要包括信息简化、默认选项与便利性设计与调整、突显信息设计和调整、纠偏和冷静期制度五种。政府监管引入行为经济学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行为经济学的证据仍然比较薄弱,某些结论具有情境依赖性,政策效应不显著或难以衡量,具体政策措施难以确定。尽管如此,行为经济学的监管应用仍然前景光明。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监管 轻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