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6)
2023(11070)
2022(9327)
2021(8335)
2020(7524)
2019(17335)
2018(17068)
2017(33963)
2016(18416)
2015(20857)
2014(20905)
2013(21272)
2012(19622)
2011(17488)
2010(17677)
2009(16911)
2008(17476)
2007(15870)
2006(13701)
2005(12385)
作者
(53547)
(45051)
(44878)
(42638)
(28916)
(21571)
(20540)
(17551)
(16832)
(16171)
(15186)
(15046)
(14519)
(14084)
(14039)
(13809)
(13711)
(13285)
(13105)
(12901)
(11223)
(11168)
(11083)
(10227)
(10141)
(10066)
(10061)
(10036)
(9061)
(8932)
学科
(92049)
经济(91947)
(88566)
(81243)
企业(81243)
管理(73305)
方法(46777)
数学(38216)
数学方法(38002)
(31137)
业经(28538)
(27401)
(23686)
财务(23669)
财务管理(23631)
企业财务(22482)
农业(19711)
中国(18375)
技术(18045)
(17338)
(15921)
贸易(15918)
(15681)
(15512)
(15416)
(15333)
理论(14415)
地方(14176)
(13110)
经营(12968)
机构
学院(279837)
大学(275724)
(122837)
经济(120621)
管理(117300)
理学(101587)
理学院(100651)
管理学(99412)
管理学院(98908)
研究(83454)
中国(66793)
(58463)
(55904)
科学(48464)
(47571)
财经(46886)
(42597)
(42532)
(41972)
业大(40011)
中心(39342)
农业(37666)
研究所(37530)
经济学(37500)
北京(34593)
财经大学(34504)
经济学院(34308)
商学(33625)
商学院(33374)
(33339)
基金
项目(178941)
科学(143463)
基金(132896)
研究(131330)
(113441)
国家(112415)
科学基金(99189)
社会(86158)
社会科(81856)
社会科学(81833)
基金项目(70887)
(70614)
自然(64110)
自然科(62724)
自然科学(62706)
自然科学基金(61715)
教育(60530)
(57631)
资助(54587)
编号(52450)
(41148)
成果(41004)
(40272)
(39999)
重点(39402)
(37812)
创新(36807)
教育部(35915)
人文(35634)
国家社会(35419)
期刊
(134872)
经济(134872)
研究(77721)
(50935)
中国(48067)
管理(45783)
(43182)
学报(37471)
科学(36940)
农业(29143)
大学(28966)
学学(27784)
技术(25617)
(25590)
金融(25590)
财经(24411)
业经(23925)
经济研究(21068)
(20940)
教育(20150)
(18556)
问题(18216)
技术经济(17653)
财会(15741)
商业(14895)
(14625)
统计(14223)
(13716)
现代(13685)
世界(13522)
共检索到40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淼  
文章通过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寻租现象比较普遍,伴随着地方政府治理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加剧。企业寻租产生生产抑制效应和资源偏袒效应,前者抑制了企业绩效的提升,而后者则通过帮助企业获取关键资源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通过新一轮的简政放权,能够有效地减少寻租现象,一方面促进企业创造性生产,另一方面削减资源偏袒效应,最终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津津  余红心  
通过201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产生了两大效应:创造性生产抑制效应和关系型资源偏袒效应。创造性生产抑制效应阻碍了企业绩效的提升,而关系型资源偏袒效应则通过帮助企业获取关键资源促进绩效的提升。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政治关联产生的关系型资源偏袒对于绩效的正效应大于创造性生产抑制对于绩效的负效应。然而通过简政放权,不断减少政府干预,提升政府效率,削减关系型资源偏袒效应,最终导致政治关联不利于企业长期绩效的提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刘畅  
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本文探讨政府简政放权相关制度要素对微观企业创新研发的引致效应。选取2008—2016年度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结合《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报告》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匹配,研究发现:(1)政府放权程度愈高,对企业创新投入与研发产出的激励效应愈为显著,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可靠;(2)放权越彻底,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越低,特别是对于高财务杠杆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对制度环境的预期越加乐观,制度环境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愈加显著。为进一步把脉行政体制改革、引导微观主体创新,应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勇兵   林雄立   李辉  
企业内产品范围调整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一准实验,考察简政放权影响企业产品范围调整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简政放权能够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且结论稳健。机制检验发现,简政放权主要通过优化企业家活动配置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即简政放权后企业家会减少非生产性活动投入,转而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创新等生产性活动中,进而促进企业产品范围扩张。本文进一步将企业产品范围调整进行更细致地分解以验证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结果发现简政放权不仅带来企业内产品范围调整,还促进了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因此,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消除企业家活动配置扭曲,这是政策应有之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世辉  殷晓红  
以2009—2016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将政府研发补助作为研究核心,探讨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出以及研发效率(以研发投入与会计业绩之间的关系衡量)的影响均正向显著,政府研发补助对研发效率(以研发投入与未来专利产出关系衡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于寻租企业来说,政府补助会显著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及专利产出,但对会计业绩以及研发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对于非寻租企业来说,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会计业绩以及研发效率(以研发投入与会计业绩之间关系衡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未来专利的产出以及研发效率(以研发投入与未来专利产出之间关系衡量)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胜利  姜博  
简政放权改革旨在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促进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激发企业创新质量升级。运用上市公司2007—2019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简政放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简政放权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监管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更好,这表明简政放权有助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从水平创新向垂直创新转型升级。同时,简政放权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在企业性质、政治关联和家族控制方面存在异质性,但与互联网属性不相关。这就要求政府在协调简政放权与创新激励政策时,应突出创新监管前提,扎牢规则藩篱,强化政策设计系统性、协同性和精准性,避免"一刀切",加快简政放权改革"红利"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领域落地生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寻租活动均有助于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这是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可以弥补资源的短缺,起到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而国有企业通过寻租获得的政府补贴将进一步造成资源冗余,引发过度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德明  赵璨  曹伟  
本文首先以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为天然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针对民营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负面市场反应,而针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对"八项规定"的出台做出了正面市场反应,并且上述市场反应均在高寻租企业中更为明显。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寻租活动发挥了"润滑剂"功能,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国有企业的寻租行为则主要体现出"绊脚石"的逻辑,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进一步,以政府补贴为切入点,对不同产权性质下寻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步丹璐  黄杰  
本文通过研究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连续获得地方政府支持而扭亏的事件,发现在财政分权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会利用地方政府的盲目竞争以到相应辖区进行投资为寻租手段,获得地方政府支持,该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严重。研究同时发现,京东方获得的政府资助并没有对京东方的业绩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使京东方更加依赖于通过无效率投资来寻租扭亏,放松企业业绩经营,市场对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也由盲目乐观变得逐渐理性。可见,财政分权体制导致的政府无效率竞争改变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目的,而且,政府无效率竞争对地方经济的干预会造成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企业投资的低效、股东的损失,以及社会资金的错配。我们认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冰峰  
基于2006-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以公关招待费衡量企业寻租,以摊派费衡量政府抽租,实证分析了企业腐败活动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寻租活动有利于推进企业研发投入,政府抽租则损害了企业研发积极性。在经过Heckman两步法和工具变量法分别对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寻租和抽租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容易受到政策管制的服务业上更为显著。然而这一结论并不支持腐败"润滑剂"假说,相反证实了腐败挤出研发资源的"沙子"假说。因此,加强法制和创新制度建设,改变寻租活动对市场机制信号的替代,对于促进民营企业研发战略决策和研发创新能力具有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轩  朱沆  
在处于主流地位的代理理论的视野中,家族企业与古典式企业一样实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重合,因此,这两种企业都不存在代理问题,或它们的代理问题微不足道。因循经济学个人主义分析传统的代理理论,在考察家族企业时不加思索地把个人主义分析逻辑搬到群体(家族)分析的层面上,想当然地认为家族所有与控制类似于个人所有与控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如果不将利他主义纳入基本假设框架,家族企业研究就将是残缺不全的。利他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减轻代理问题,也会引发代理问题。本文在寻租理论和影响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亲情寻租的观点,用以分析利他主义对家族企业造成的代理问题,并讨论相应的治理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彬彬  范子英  
在不完善的税收征管体制下,具备自由裁量权的税收征管人员会通过接受贿赂的方式来纵容企业逃税,征纳双方之间的合谋行为事实上是引发税收收入流失的重要原因。基于2010—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征纳合谋对于企业所得税逃税的影响。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作为其贿赂支出的代理变量,我们发现,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占比越高,其逃税程度也越高。同时,由于合谋的动机是为了逃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名义税率较高的企业,而在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中则不明显。最后,由于反腐败力度的提升增加了征纳双方合谋的成本,降低了合谋的意愿,研究发现,2012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于企业逃税的影响显著下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冬  唐建新  
复杂不透明的避税行为掩盖和伴生公司管理层寻租。本文从避税寻租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企业避税程度,是否影响名义所得税率敏感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对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关联性产生增量作用。以2003-2010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考虑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发现:无税收优惠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企业避税程度越少;较低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名义所得税率的敏感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避税才能增加企业价值。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状况影响公司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雪燕  郭媛媛  朱晓阳  康旺龙  
文章从创新性、竞争性、人力资本累积、管理能力、冒险精神五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企业家精神指数,以及构建了融资约束的KZ指数。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能显著促进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而且企业家精神能显著减少企业的融资约束,其影响路径包括:增加企业经营现金流、提高股票流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若想改善融资约束,企业家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管理能力,同时合理控制研发投入以及冒险的冲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