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0)
2023(11169)
2022(9940)
2021(9430)
2020(7856)
2019(18294)
2018(18239)
2017(34900)
2016(19238)
2015(21580)
2014(21533)
2013(21443)
2012(19765)
2011(17942)
2010(17714)
2009(16185)
2008(15693)
2007(13699)
2006(12006)
2005(10581)
作者
(57549)
(47333)
(47142)
(44787)
(30274)
(22920)
(21378)
(18803)
(18349)
(16926)
(16388)
(15956)
(15143)
(15132)
(14763)
(14724)
(14318)
(14242)
(13664)
(13649)
(11995)
(11603)
(11515)
(11040)
(10676)
(10611)
(10575)
(10375)
(9638)
(9402)
学科
(74202)
经济(74116)
管理(52698)
(48956)
(41824)
企业(41824)
方法(36006)
数学(30498)
数学方法(30007)
(22617)
中国(18789)
(17896)
(17669)
业经(15762)
理论(14875)
地方(14112)
(13429)
农业(12101)
(12092)
贸易(12085)
(11987)
教育(11845)
(11683)
技术(11519)
(11339)
环境(11297)
财务(11276)
财务管理(11254)
企业财务(10682)
(10200)
机构
大学(277218)
学院(270489)
管理(106588)
(100529)
经济(98125)
研究(93525)
理学(92615)
理学院(91517)
管理学(89619)
管理学院(89161)
中国(67116)
科学(62075)
(60628)
(48358)
(46883)
(44767)
研究所(44452)
业大(43832)
中心(41276)
(38931)
北京(38626)
(37652)
师范(37224)
农业(37220)
财经(36377)
(34055)
(33084)
(31775)
师范大学(30321)
技术(29845)
基金
项目(188669)
科学(146449)
基金(135925)
研究(134402)
(120141)
国家(119166)
科学基金(100925)
社会(81250)
社会科(76742)
社会科学(76718)
(73404)
基金项目(72022)
自然(68543)
自然科(66908)
自然科学(66888)
自然科学基金(65669)
(62997)
教育(61838)
资助(57271)
编号(54941)
成果(45375)
重点(42303)
(40955)
(39313)
(38689)
课题(37899)
科研(36742)
创新(36033)
计划(35543)
大学(34951)
期刊
(108843)
经济(108843)
研究(80396)
中国(50576)
学报(50177)
科学(43551)
(41327)
管理(39242)
大学(36749)
教育(33804)
学学(33779)
(32609)
农业(29279)
技术(22957)
图书(20599)
(18760)
金融(18760)
经济研究(17161)
财经(17124)
业经(16589)
(14944)
(14500)
书馆(14157)
图书馆(14157)
科技(14131)
理论(14121)
问题(13577)
(13295)
情报(13086)
实践(13025)
共检索到393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传统文献学界以静止不变的观念看待古书的形成和流传,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文献辨伪方法,而简帛文献的出土则提供了古书形态和流传的真实图景,引起了学术界对于传统文献辨伪观念和方法的反思。文章述评了简帛文献学界关于文献辨伪观念和方法新的研究成果,并对文献学建设提出了一点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林华  
百年来,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文献学思想影响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路径与轨迹。众多学者纷纷著书、撰文,以论述章学诚的文献学观点,这些研究在历经了潜在影响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及深入阶段后,呈现出了以下特点:研究由浅入深、从客观实证到理论分析;形成了一个"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古典文献学流派;以对章学诚的目录学、索引学思想的研究为主,等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熊奇永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科技文献学》,是胡昌平、邱均平两位老师10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的结晶。作为国家教委统编教材,它是国内第一本完整性、系统性、实用性较强的科技文献学教材,较好地满足了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专业教学的需要;作为专门著作,无疑是对我国文献学研究及其理论建设的贡献。纵览全书,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内容的成熟性与新颖性一般说来,内容的成熟与新颖在一部著作中是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最新的成果往往有不成熟的一面,很成熟的知识又往往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骏  杨晓骏  
文献学新论周文骏,杨晓骏Abstract:Thedocumentationscienceisstudywhichresearchesintothecharacteristicsandlawsofdocumentsaswellasthelawofsoc...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刘向典校文籍之义例,在出土简帛中几乎都有体现,说明其校雠工作渊源有自,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出土的简帛实物纠正了对"校雠"一词的错误看法;而古人所谓"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结论在简帛文献中也不绝对正确。出土简帛中所展示出的校雠学内涵对我们今天关于中国古代校雠学的一些定论有深刻的颠覆性,值得引起学者重视。参考文献31。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刘云飞  
近十年(2004-2014)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文献数量大增,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突破。文章从文献辨伪学的整体反思、文献辨伪方法研究、文献辨伪学家的思想和方法研究、文献辨伪成果及西方文献辨伪学译介等入手,讨论近十年中国文献辨伪学研究的成就、特点和局限,并对未来文献辨伪学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戚福康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熊静  
伦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一生以续修四库为志业,续书楼之名远播海内。作为一位学者型藏书家,收藏之余,伦明还注重利用藏书展开学术研究。由于他一直坚持亲自抄书、校书,故其版本、目录学思想颇合实用,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伦氏著作许多是未刊的手稿本,读者访求不易,故撰此文对其文献学著作作一梳理,希望引起海内外同好对伦明研究的关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和文  
张潮是清初著名的文献学家,著述等身,其治学风格表现出丰富的文献基础和独特的治文献学方法。从相关著述和学术思路看,他研究文献学的方法表现为:"考订详明,援引精当"的态度,"嗜探奇,尤沈考异"的思想,以"西学"研国学的方法等方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翔宇  
近代文献学家陈庆年搜集、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古籍文献,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聚书在出版和提高民智、增强国势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不遗余力地筹建了我国近代两座公共图书馆。为适应新式学堂教学变革的需要,陈庆年按照删繁就简、文约而事丰的原则编纂了诸多教科书和年谱。在校书时,陈庆年注重辨伪、订缪,始终恪守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原则。陈庆年提出的文献学思想与方法对于今天的古籍整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是"文献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阐释者,但学界对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的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一概念的提出和阐释,标志着中国"现代"文献学的萌芽,其内容影响了郑鹤声兄弟和张舜徽的文献学思想。
[期刊] 求索  [作者] 钱寅  
文献是中国固有词汇,其意义随着历史发展产生变化。郑玄时代"文献"更多被理解为品格和才华,朱熹时代开始"文献"逐渐向书籍资料的意义演进。"文献学"是一个取自日本学术界的外来名词。在中国学术界,文献学最初由梁启超提出,并形成了以古典阐释学为核心的文献学内涵。这与日本学术界以文本考证研究为基础的文献学概念基本一致。日本所使用的文献学实则是对德国Philologie的翻译,意为以语言学为基础的文本考证研究。这种学术与中国传统的校雠学、考据学非常相似,因此最终能够融合在一起。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余光  
本文论述了文献学的兴起、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及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骆伟  
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 ,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系结构等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童永生  惠富平  
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民俗史等研究,都是不可缺少且直观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