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0)
2023(5367)
2022(4388)
2021(3896)
2020(3224)
2019(6965)
2018(6587)
2017(12328)
2016(6731)
2015(6937)
2014(6559)
2013(6257)
2012(5591)
2011(4928)
2010(4675)
2009(4245)
2008(4084)
2007(3410)
2006(2904)
2005(2340)
作者
(21169)
(17704)
(17549)
(16334)
(11014)
(8676)
(7700)
(6981)
(6708)
(6065)
(5962)
(5760)
(5633)
(5586)
(5430)
(5333)
(5320)
(5294)
(5140)
(4927)
(4616)
(4231)
(4007)
(4007)
(3922)
(3853)
(3793)
(3741)
(3669)
(3456)
学科
(24766)
经济(24737)
管理(19691)
(19552)
(15008)
企业(15008)
方法(12440)
数学(11457)
数学方法(11380)
(7572)
(7355)
(6532)
贸易(6532)
(6389)
中国(6266)
业经(5765)
(5518)
农业(5395)
技术(4808)
(4778)
财务(4774)
财务管理(4770)
企业财务(4569)
(4555)
环境(4489)
(4002)
银行(3967)
产业(3937)
(3748)
(3704)
机构
大学(94384)
学院(93600)
(38779)
经济(38194)
管理(37002)
理学(33351)
理学院(32987)
管理学(32402)
管理学院(32258)
研究(31835)
(24289)
中国(22989)
科学(21959)
业大(20171)
农业(19693)
(18710)
(16580)
(15697)
研究所(15687)
中心(14546)
农业大学(13732)
财经(13453)
(12491)
(12466)
经济学(12113)
(11428)
经济学院(11239)
北京(11043)
经济管理(10859)
商学(10419)
基金
项目(72985)
科学(57198)
基金(55033)
(51430)
国家(51011)
研究(45539)
科学基金(42958)
社会(31286)
自然(30087)
基金项目(30030)
社会科(29824)
社会科学(29815)
自然科(29455)
自然科学(29443)
自然科学基金(28973)
(28261)
(24592)
资助(21137)
教育(20285)
重点(16567)
计划(15862)
编号(15736)
(15723)
(15687)
(15095)
科研(14913)
创新(14742)
(14358)
科技(14035)
国家社会(13814)
期刊
(34655)
经济(34655)
学报(22696)
研究(21523)
(20705)
科学(18509)
大学(16235)
学学(15902)
中国(14750)
农业(13840)
管理(11382)
(11225)
(7457)
(7118)
金融(7118)
业大(6972)
经济研究(6700)
业经(6519)
财经(6356)
农业大学(6054)
(5962)
科技(5601)
技术(5545)
(5394)
问题(5019)
商业(4990)
资源(4313)
林业(4256)
技术经济(4253)
教育(4197)
共检索到121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耀康  
近年来,担保圈(链)贷款风险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经营利润目标的实现。在当前"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任务目标下,为了提高处置化解效率,压降不良贷款,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普遍加大清收力度的同时,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斌  刘玉平  
文章分析了各项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研究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益,分析了不良资产处置对上市银行监管、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关指标的影响,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各项指标对上市银行价值影响,对中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进行比较,提出了有关结论及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嘉川  李夺  
随着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后所暴露出的严重资产质量问题 ,中国证券行业不良资产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证券业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理不仅关系大量证券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更关系到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竞争性 ,已上升到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为此 ,可采用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不良资产 ,采用转让、证券化、债务重组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有效化解证券业不良资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龚华娟  
不良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振华   高建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 1 999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 ,为了避免金融资产的更大损失 ,寻找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龚华娟  
不良资产处置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对资产进行的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的活动。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实物资产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洋  
国家"十四五"规划把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作为指导方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作为主要目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专门机构,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梳理评估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效果,有助于充分发挥其处置不良资产的核心功能,更好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矣  
良好的清收处置体制、科学的清收处置经营机制是做好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不良资产回收价值、提升清收处置效率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长主要由依赖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改革、创新驱动,一些长期依赖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现金流和偿债能力、偿债意愿明显下降,银行业风险防控和不良资产清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松威  王雅君  
进入2016年,不良资产市场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1.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1.76%,延续了"双升"趋势,若考虑因业绩考核和监管而对真实风险的低估,这一趋势仍将延续较长一段时期。其二,此轮不良资产周期主要由市场因素造成,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国内"三期叠加"等宏观机制,也包括银行经营政策、风险管理及外部监管等微观因素。其三,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行业,例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六生  袁德华  肖友华  
建立县域不良贷款处置缓冲基金有"四利"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处置不良贷款的天然优势。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区域行政优势,尤其在协调辖内各单位(部门)形成合力方面独具优势。通过建立县域不良贷款处置缓冲基金,能将地方政府从宏观和微观上固化其与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其行政主导优势,高效处置县域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有利于弥补县域银行不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岫立  
国内外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实践表明,专业的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技术,对加快资产处置进度、提高资产回收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整体持续反弹回升,光伏、钢贸这两个行业更是遭遇巨大的经营压力,成为不良贷款的突出行业,苏南地区特别是无锡为光伏、钢贸产业集中地,不良贷款形势更为严重。江苏、浙江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江苏、浙江地区的银行机构管理和处置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六生  袁德华  肖友华  
建立县域不良贷款处置缓冲基金有"四利"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处置不良贷款的天然优势。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区域行政优势,尤其在协调辖内各单位(部门)形成合力方面独具优势。通过建立县域不良贷款处置缓冲基金,能将地方政府从宏观和微观上固化其与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其行政主导优势,高效处置县域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有利于弥补县域银行不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