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5)
2023(3712)
2022(3118)
2021(2914)
2020(2417)
2019(5111)
2018(5096)
2017(9178)
2016(4548)
2015(4816)
2014(4057)
2013(3793)
2012(3410)
2011(2994)
2010(3083)
2009(2866)
2008(2747)
2007(2623)
2006(2192)
2005(1764)
作者
(10853)
(9189)
(9006)
(8302)
(5808)
(4277)
(3876)
(3389)
(3347)
(3143)
(3017)
(2994)
(2928)
(2836)
(2765)
(2686)
(2592)
(2592)
(2580)
(2447)
(2160)
(2112)
(2102)
(2072)
(2015)
(2007)
(1973)
(1951)
(1857)
(1728)
学科
(21303)
(20102)
企业(20102)
管理(20016)
(14182)
经济(14173)
技术(13331)
技术管理(11132)
中国(5348)
业经(5175)
方法(4641)
(3990)
理论(3695)
(3679)
(3527)
(3440)
(3433)
银行(3428)
产业(3320)
(3314)
数学(3301)
数学方法(3260)
(3076)
地方(3059)
(2992)
金融(2992)
农业(2609)
经营(2533)
(2508)
财务(2506)
机构
学院(57411)
大学(56172)
管理(26358)
(24474)
经济(24053)
理学(22917)
理学院(22719)
管理学(22492)
管理学院(22358)
研究(16894)
中国(13069)
(10944)
(10763)
(9160)
科学(9056)
财经(8346)
中心(8039)
商学(7771)
商学院(7680)
(7579)
(7301)
(7074)
经济学(7039)
北京(6742)
(6737)
师范(6686)
技术(6561)
业大(6510)
经济管理(6491)
(6463)
基金
项目(40177)
科学(33837)
研究(32007)
基金(29064)
(24635)
国家(24397)
科学基金(22586)
社会(21696)
社会科(20662)
社会科学(20658)
(17723)
(16176)
基金项目(15755)
教育(14668)
(13902)
创新(13848)
自然(13573)
自然科(13365)
自然科学(13363)
自然科学基金(13180)
编号(12053)
(10172)
(10105)
资助(9729)
成果(9279)
(9050)
国家社会(9006)
课题(8943)
(8902)
重点(8902)
期刊
(27225)
经济(27225)
研究(17922)
中国(14990)
管理(13339)
教育(9466)
(8435)
科学(6985)
技术(6794)
科技(6556)
(5481)
金融(5481)
学报(5220)
业经(5004)
(4884)
大学(4610)
经济研究(4523)
技术经济(4483)
学学(4175)
财经(3979)
(3829)
论坛(3829)
(3525)
(3469)
农业(3285)
商业(3039)
现代(2924)
职业(2815)
问题(2770)
软科学(2640)
共检索到87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华  
一讲到创新,人们往往面露难色,不知新从何来,从何而创。其实,创新不难。只要我们变一种思维,换一种角度。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甚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正如著名创新专家希金斯所说,"要么创新,要么灭亡"。但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员工一讲到创新,往往面露难色,不知新从何来,从何而创。难道创新真的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事情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辉凡  许治  
多数服务行业属于"快速模仿"行业,其服务创新很难得到有效保护。竞争对手的模仿,将极大损害创新者的积极性。本文对西方学者关于服务企业如何保护其创新的相关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产业经济学中的市场进入次序优势理论和创新经济学中的独占性理论,分别做了简单综述,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珠容  
1970年5月,台湾的达声公司和三和公司不约而同地推出一种反光雨衣。所谓"反光雨衣",顾名思义,它的用途是为了夜间雨天的行车安全。为了争取顾客,这两家公司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厮杀,同时推出了创意广告。达声公司的广告画面精美繁多,其除了强调雨衣的反光性能以外,还说明了设计上的美观、穿戴时的安全。"安全、防雨又漂亮"是达声公司要表达的内容。三和公司的广告画面简单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玲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我国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成为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企业R&D投资现状的前提下,从组织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PPP组织形式的企业R&D投资模式,分析企业R&D投资研发的经济学行为取向,最后针对该模式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与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人们对创新人才需要的强烈关注。教育被认为是催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被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创新人才,大学责怪中学,中学责怪小学,层层怪责,最后归结为应试教育。似乎没有应试教育,创新就可以召之即来。对这种种看法,我不太苟同。照我说来,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汇中  
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很多知名大学都参与或开办了远程教育项目。当时,美国知名高校麻省理工学院也想参与其中,因此就如何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发挥领导力展开了调研,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远程教育项目或终身学习项目很难盈利,继而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近些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不少专家学者开出的应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重要良方。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提法也不时出现在论文、巨著或政府文件中。教育真的能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真的是创新的源头?学校是如何培养创新的?又是谁来培养的?如果培养者要比被培养者更有创新或者至少是懂得创新的话,那么这些培养者是谁?他们又是谁培养的?在对这些问题得出恰当的结论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创新近年很受关注。美国称之为创造力工程,日本称之为发明技法,俄罗斯称之为创造力技术或专家技术。我国也重视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不断,促进创新的教育举措众多。比如,有的开设“xxx创新班”,选拔优秀的学生开展教育。有的增设科学课,让学生通过探究式活动学习,发现、阐释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还有的组织学生到航空馆或博物馆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科学的魔力等。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今年"五一",香港维多利亚港漂了只大黄鸭。随后,武汉、上海、北京、常熟等地也漂起了大黄鸭,只是上海漂的是烤鸭,北京是尖嘴鸭,常熟是穿衣鸭……。大黄鸭成为街中一景,流行于街头,倒也无妨。可是,如果这种追新风潮走进工作和学术研究之中,侵害工作和学术风气,那就是个问题了。大黄鸭的流行实质上是我们社会追新风潮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社会流行什么,我就干什么;人家研究什么,我们也研究什么;国外有的,中国也要有。追新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葛敬豪  
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永远充满活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剧烈的经济波动中创造品牌、保持品牌。一、创牌与创新的互动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大潮中,我国许多没有核心技术的贴牌企业举步维艰,一些贴牌企业随着被贴牌的国外企业一起被洗牌出局。相反,具有自主品牌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却在这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学宝  于春玲  
只有具备概念创新的能力,才能确保技术创新得到有效地利用和发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白洁  
在波士顿咨询集团与美国《商业周刊》联手推出的全球最具创新意识的20家企业排行榜中,苹果电脑、谷歌、3M、丰田以及微软公司凭借其卓越的创新理念与创新实践,名列前茅。这些明星企业为何能够在创新中脱颖而出,傲视群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伯聪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工程创新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本文简要分析了工程和工程创新的性质、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工程理念、工程观和工程人才的若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