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
2023(11)
2022(20)
2021(8)
2020(8)
2019(24)
2018(25)
2017(31)
2016(33)
2015(22)
2014(25)
2013(27)
2012(29)
2011(24)
2010(30)
2009(17)
2008(23)
2007(23)
2006(14)
2005(15)
作者
(103)
(102)
(96)
(96)
(67)
(39)
(39)
(38)
(35)
(34)
(33)
(33)
(33)
(32)
(30)
(30)
(29)
(28)
(28)
(27)
(26)
(25)
(23)
(23)
(23)
(23)
(22)
(22)
(21)
(21)
学科
(69)
油菜(66)
油菜籽(66)
(66)
(66)
菜籽(66)
(66)
(56)
经济(56)
(46)
地方(35)
水产(33)
地方经济(29)
(22)
(22)
海洋(22)
资源(22)
(21)
管理(21)
动物(20)
环境(19)
(19)
甘蓝(19)
(19)
动物学(18)
开发(18)
海洋资源(18)
中国(17)
产业(17)
(16)
机构
大学(330)
学院(310)
(201)
研究(177)
农业(157)
科学(135)
业大(128)
(116)
农业大学(107)
研究所(106)
中国(97)
(92)
(87)
(85)
实验(82)
实验室(76)
重点(75)
中心(74)
科学院(72)
(69)
(66)
生物(62)
管理(62)
经济(62)
(59)
理学(59)
理学院(58)
作物(57)
科技(57)
国家(56)
基金
项目(260)
(188)
国家(184)
科学(168)
基金(148)
(137)
科学基金(121)
(120)
自然(103)
自然科(103)
自然科学(103)
自然科学基金(102)
计划(97)
研究(90)
科技(85)
基金项目(81)
(69)
重点(69)
(62)
资助(62)
科研(54)
专项(52)
(50)
教育(50)
农业(47)
(47)
创新(46)
社会(45)
技术(44)
社会科(44)
期刊
学报(222)
(210)
大学(134)
学学(134)
农业(127)
科学(109)
中国(88)
业大(82)
农业大学(74)
(66)
经济(66)
研究(58)
(55)
(55)
自然(52)
自然科(50)
自然科学(50)
华中(43)
科技(43)
中农(41)
农学(40)
华北(40)
农林(38)
(38)
科技大(38)
科技大学(38)
教育(35)
西北(33)
水产(30)
西南(29)
共检索到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本厦  
黄辛白(1921.10—2008.2)是我国高教战线的一位杰出领导者,他从1953年调到高等教育部,先后担任过高等教育部、教育部的副司长、司长、副部长等重要职务,在高校教学、科研、教材、研究生教育、教育外事等各个重要领域担任领导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值此黄辛白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特邀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本厦同志撰写文章,追忆黄辛白同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岁月,表达对昔日领导和友人的深切缅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洪  
江丰同志是一位为党的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忘我奉献的革命者。他重视艺术和政治、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的影响和需求,将"创作训练"视作构建新型美术教育的关键。江丰同志的美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丽芬  
以民国早期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现有研究拾缺补遗,论述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的整体状况。从赴美背景和途径、在美学习经历等方面揭示图书馆学的"西学东渐"和人才跨国培养之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新刚  
40年沧海桑田,40年不懈创业,《中国卫生经济》杂志迎来了40岁华诞。我代表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和杂志的出版单位,向40年来关心、呵护、扶持《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成长壮大的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杂志相伴相随、热心参与、给予厚爱的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和帮助《中国卫生经济》杂志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也向为杂志诞生和健康事业发展付出智慧、心血的几代办刊人表示诚挚的问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2021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成立6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由一个小小研究室发展到今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值得回顾一下走过的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了解大势,探索前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这一背景下成立了翻译室,主要是为苏联专家做翻译,同时翻译苏联出版的教育著作。但从1956年开始,我国从总结经验入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冰经济研究所教授,长期以来潜心研究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转型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形成了逻辑自洽、内涵丰富的制度变迁和社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常书智  
文章对湖南图书馆百年历史作了回顾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取得的成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蔡箐  
5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报》坚持学术为先、经世惠人的办刊宗旨,发扬严谨求实、爱刊爱人的办刊精神,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希望刊物不断创新,更上层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董焱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参考文献33。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美  柳恒爽  
《左传》曾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诗句记载当年楚国先民艰辛而伟大的建国创业情形,展现了当时先民们积极进取、革故鼎新、不屈不饶的楚文化精髓的恢弘气势。纵观整个历史,新朝代的开启、宏大事业的成就、新兴学科的创立莫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过程。在开创者们那种开天辟地、气势如虹、纵横四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汤军  岳春雷  金水虎  
银缕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e是中国特有的濒危植物,其分布区极其狭窄。为了弄清银缕梅濒危的机制,2006年,在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测定了银缕梅及其伴生树种的光合日进程、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银缕梅和伴生植物光合作用日进程均为典型的双峰曲线类型,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银缕梅的光合能力仅比伴生植物化香Platycarya strobilacea高,处于中下水平。银缕梅和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随着叶片的发育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而有规律变化。与伴生树种相比,银缕梅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较低,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银缕梅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钱永强  孙振元  李云  韩蕾  
针对中华结缕草深休眠的特性,研究了不同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对中华结缕草解除休眠的作用。结果表明:以700mL·L-1乙醇浸泡3min后,在300g·L-1NaOH溶液中处理20min,再用200mg·L-1GA3浸泡10min效果最好,7d发芽势达89 9%,比对照高出51 9%;16d发芽率达91 0%,比对照高出51 8%,已接近中华结缕草种子的潜在发芽率,发芽历时比对照缩短12d。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洪  韩烈保  
为使目前我国使用的草坪草种主要依靠引进国外草种 ,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引进种在生物学方面对当地生境不适应性和出现生态学问题的局面得以扭转 ,该文对国内外有关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和论述 .分析发现 ,对结缕草在生态学、形态学、生理学、种子学和种质资源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 ,特别是在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 ,建议加强对结缕草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确定种质中心 ,从而有效地保护利用种质资源和选育新品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锐  殷伟  王晨  韩立民  
在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陆域食物生产局限难以突破的背景下,“蓝色粮仓”对保障中国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与头足类五类海产品,以及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两种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计算2003—2019年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与海产品营养生产量的基础上,分析“蓝色粮仓”对中国食物营养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是需求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2003—2019年,中国海产品营养产量呈现4阶段波动变化,其中海水养殖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总体呈现阶梯式增长趋势,海洋捕捞贡献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各类海产品中鱼类营养生产量占比最高,其次是贝类与甲壳类,藻类、头足类占比都较小。(3)据预测,未来海产品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将稳步上升,到2030年将分别达到2.15%、11.71%与1.66%。因而,“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特别是动物蛋白需求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快“蓝色粮仓”建设,强化其在中国食物营养中的贡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