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004)
2022(2673)
2021(2591)
2020(2418)
2019(5879)
2018(6239)
2017(13123)
2016(6721)
2015(7860)
2014(7659)
2013(8015)
2012(7788)
2011(7544)
2010(7681)
2009(7457)
2008(7447)
2007(6819)
2006(6730)
2005(6434)
2004(5668)
作者
(19915)
(16169)
(16086)
(15547)
(10330)
(7701)
(7574)
(6172)
(6161)
(6113)
(5375)
(5357)
(5239)
(5227)
(4994)
(4977)
(4917)
(4840)
(4696)
(4578)
(4329)
(3971)
(3958)
(3850)
(3752)
(3706)
(3660)
(3546)
(3359)
(3233)
学科
(27097)
经济(27068)
管理(16439)
(14233)
中国(11945)
方法(10969)
图书(10190)
(10114)
企业(10114)
数学(9800)
数学方法(9699)
书馆(9687)
图书馆(9687)
(7646)
(7503)
(6720)
贸易(6713)
(6588)
工作(6538)
(6496)
(6452)
(6363)
银行(6360)
(6247)
(5036)
金融(5036)
(4758)
(4664)
(4642)
业经(4499)
机构
大学(106092)
学院(98840)
(41926)
经济(40921)
管理(36697)
研究(33417)
理学(29735)
理学院(29374)
管理学(28907)
管理学院(28659)
中国(27518)
(23247)
(23109)
图书(20737)
书馆(20201)
图书馆(20199)
科学(17894)
财经(17631)
(17101)
(16173)
(15767)
北京(15756)
(15168)
师范(15084)
研究所(14905)
中心(14726)
(14341)
经济学(13086)
财经大学(12896)
(12772)
基金
项目(52759)
研究(42616)
科学(39907)
基金(37162)
(30967)
国家(30718)
社会(26525)
社会科(25109)
社会科学(25102)
科学基金(24980)
编号(20286)
成果(19806)
基金项目(19173)
教育(18925)
(18608)
(16157)
资助(15556)
项目编号(13540)
自然(13352)
自然科(12984)
自然科学(12978)
(12820)
自然科学基金(12720)
(12311)
课题(12197)
(11243)
重点(11142)
国家社会(10934)
教育部(10791)
研究成果(10696)
期刊
(50229)
经济(50229)
研究(35036)
图书(28051)
书馆(22850)
图书馆(22850)
中国(20290)
(15913)
学报(15651)
管理(13697)
(12292)
金融(12292)
大学(11738)
(11460)
教育(11223)
科学(10859)
财经(9066)
经济研究(8909)
学学(8465)
(8168)
论坛(8168)
业经(8074)
(7905)
(7801)
技术(7720)
问题(7523)
农业(7457)
情报(7387)
理论(6846)
国际(6561)
共检索到175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丽芬  
以民国早期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现有研究拾缺补遗,论述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的整体状况。从赴美背景和途径、在美学习经历等方面揭示图书馆学的"西学东渐"和人才跨国培养之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蔡箐  
5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报》坚持学术为先、经世惠人的办刊宗旨,发扬严谨求实、爱刊爱人的办刊精神,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希望刊物不断创新,更上层楼。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基金会、图书馆构成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知识圈。汉学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中文文献管理专门人才。借助洛克菲勒基金会、来华汉学家等汉学知识圈的内生力量,在国内官费留学无望的中国图书馆学人“另辟蹊径”获得了新的留美通道,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哥大图书馆等汉籍收藏重地成为留美图书馆学人主要的工读基地。文章探究了美国早期汉学知识圈与民国时期图书馆学人留美之路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如何形成了互动的知识共同体,对于汉学研究及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学术史及知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董焱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参考文献33。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迪倩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第一代大学生在校占比持续上升且受先赋性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业、社交、校园生活等方面表现不足,部分教育收获较低。高校图书馆的适时介入与助推可显著减少高等教育对该群体的无效供给,有效改善其大学体验感和受教育经历。文章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文献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文献中梳理美国图书馆学界参与校园支持的研究进展;运用网络调研方法,调查美国13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举措。立足我国第一代大学生非经济因素群体困境,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支持理念和服务经验,建议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从减少服务障碍、搭建同伴支持平台、尽早开展信息素养和财经素养教育以及合作组织高影响力教育活动5个途径开展支持服务,以融入大学“三全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顾烨青  
徐燮元,上海嘉定人,1914年6月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该校图书馆馆长。任职期间建成新馆,"一切设施,至是大备",开架阅览,"教员学生可随意观览"。1916年秋,徐赴美入纽约公共图书馆学校,1917年夏肄业回国复任馆长,"对于管理上及组织上,大加整顿"。因染肺病,于1918年11月辞职,赴庐山休养。1922年11月,他受南开大学的聘请,担任该校图书馆主任,对该馆"竭力整顿"。因肺病复发,于1923年3月10日去世,年仅三十二岁(据《徐燮元君小史》,见《约翰年刊》1923年版365页;黄维廉撰《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大多有过在美国各东亚图书馆从事馆藏建设、分类编目及参考咨询工作的经历,他们将中国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知识与美国现代图书馆学技术相融合,为美国汉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和治学门径。民国时期留美图书馆学人与美国汉学家形成了知识共同体,考察二者的关系,对于汉学和图书馆学具有知识史和学术史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继章  刘芳  王旭明  周浪  
文章纪录了上世纪80年代走入图书馆领域的一代图书馆学人所经历的学术历程,描述了他们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群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继章  刘芳  王旭明  周浪  
文章纪录了上世纪80年代走入图书馆领域的一代图书馆学人所经历的学术历程,描述了他们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群体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继章  
80年代进入图书馆界的图书馆学家现已成为我国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力量,论述了这一代图书馆学家的特征和时代使命。提出应重点加强技术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常书智  
文章对湖南图书馆百年历史作了回顾 ,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湖南图书馆取得的成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彬  余亭蓉  白莹  林娜娜  
从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学习过程的我监控能力、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三个维度,对在校的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亲的学历高低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在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中,大一新生的学习能力低于其它年级的学生,经常参加校内活动的学生,总体上学习能力强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经常从事兼职的学生,总体上学习能力低于很少从事兼职的学生。而在非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中,除大二学生学习能力低于其它年级的学生,其他同学之间学习能力差异性则不显著。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高校在大学生分类教育中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显现出值得肯定的学术成就。研究者们努力重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拓展了研究的国际化视野,注意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重视联系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自觉引进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由于上述学术研究思路的新进展,带来了图书馆学的新变化,图书馆学研究的范畴和空间扩展了,图书馆学的技术含量提升了,出现了新的学科生长点。但也存在着诸如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不甚明确,各地区和各系统间的研究状况发展不平衡,生搬硬套、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新一代图书馆学人面临着新的使命:要更加重视理论创新;严谨治学,摒弃"简单化";加强实证研究;突出应用研究;关注方法论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隽  谈佳隆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的群体,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公司里最尴尬的人Stella的前半生经历,可以说是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现实版。1996年,大学生Stella在北京某部委设计院当实习生,由于英语专业的关系,负责一些文字翻译,有机会和外企公司的员工接触。"我当时都傻了,真羡慕呀!我们辛辛苦苦算一周的数据,人家那边计算机轻松搞定;我们要一次次坐1号线地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风笑天  
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 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总的研究结论不支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好的负面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