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93)
- 2023(19247)
- 2022(16486)
- 2021(15446)
- 2020(12993)
- 2019(29201)
- 2018(28874)
- 2017(55413)
- 2016(30206)
- 2015(33305)
- 2014(32715)
- 2013(32241)
- 2012(29404)
- 2011(26306)
- 2010(26612)
- 2009(24905)
- 2008(24642)
- 2007(21983)
- 2006(19619)
- 2005(17521)
- 学科
- 济(119730)
- 经济(119598)
- 业(107071)
- 管理(100156)
- 企(95867)
- 企业(95867)
- 方法(51651)
- 数学(40598)
- 数学方法(40024)
- 农(36566)
- 财(36511)
- 业经(36202)
- 中国(31208)
- 务(25921)
- 财务(25846)
- 财务管理(25815)
- 农业(25333)
- 制(24886)
- 企业财务(24496)
- 技术(24092)
- 理论(24048)
- 地方(23596)
- 学(23486)
- 策(21811)
- 贸(21335)
- 贸易(21321)
- 和(21285)
- 易(20702)
- 划(20188)
- 银(18968)
- 机构
- 学院(424851)
- 大学(419149)
- 管理(170212)
- 济(168070)
- 经济(164339)
- 理学(145841)
- 理学院(144266)
- 管理学(141930)
- 管理学院(141124)
- 研究(139154)
- 中国(106379)
- 京(89088)
- 科学(85734)
- 财(80643)
- 所(69481)
- 农(69064)
- 江(65067)
- 财经(63400)
- 中心(62904)
- 研究所(62787)
- 业大(61614)
- 经(57546)
- 北京(56174)
- 范(55312)
- 师范(54807)
- 农业(53932)
- 州(52334)
- 院(51114)
- 经济学(48819)
- 财经大学(46754)
- 基金
- 项目(281572)
- 科学(222693)
- 研究(208334)
- 基金(203589)
- 家(176542)
- 国家(174961)
- 科学基金(151687)
- 社会(130966)
- 社会科(124081)
- 社会科学(124054)
- 省(111969)
- 基金项目(107483)
- 自然(98645)
- 自然科(96381)
- 自然科学(96359)
- 教育(95501)
- 自然科学基金(94662)
- 划(92708)
- 编号(85371)
- 资助(83561)
- 成果(69004)
- 重点(62658)
- 创(61556)
- 部(61098)
- 发(60635)
- 课题(59096)
- 创新(56790)
- 国家社会(53172)
- 科研(53125)
- 项目编号(52986)
- 期刊
- 济(193089)
- 经济(193089)
- 研究(125012)
- 中国(82940)
- 管理(68389)
- 财(64425)
- 农(63884)
- 学报(62931)
- 科学(60161)
- 教育(48542)
- 大学(48109)
- 学学(45440)
- 农业(44201)
- 融(39072)
- 金融(39072)
- 技术(38374)
- 业经(34341)
- 财经(30911)
- 经济研究(30078)
- 经(26556)
- 业(25547)
- 问题(24303)
- 技术经济(22033)
- 科技(21015)
- 现代(20579)
- 图书(20135)
- 商业(19824)
- 版(19300)
- 理论(19000)
- 贸(18813)
共检索到635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树桢 熊中楷 李根道 文海鸿
电子商务环境下,以创新降低物流和库存等分销成本是零售商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渠道和谐和利润最大化的双重驱使下,策略性创新补偿成为制造商的首选策略。针对传统零售渠道与在线直销渠道的价格竞争,利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创新投入及其策略性补偿对混合渠道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零售商以创新投入降低其物流和库存等边际分销成本时,制造商将维持批发价和在线直销价不变,零售商将降低传统零售价,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得到改进;当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一定补偿以激励零售商进行更大的创新投入时,制造商将提高批发价并维持在线直销价不变,零售商将降低其零售价并增加创新投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将得到进一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华涛
激励性管制目前是西方发达国家自然垄断产业主流的管制方式,它的核心是让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获利动机来达到管制目标。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采取策略性行为来获取利润。本文从俘获管制机构、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消减高成本地区或低收入人群的服务等方面对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进行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总结了这些策略性行为的治理措施。由此,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激励性管制的应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张昊天 谢红军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释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导致企业策略性创新的激励扭曲现象。由于政企双方之间的专利信息不对称,企业为获得工业用地使用权和“隐性补贴”,会主动迎合地方政府对高技术企业的偏好,在事前采取“重量轻质”的策略性创新。企业获得土地后,为应对地方政府对经营成果的后续验收,仍然会延续此前的创新行为。接着,我们利用制造业企业信息和工业用地出让记录的微观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引资模式对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获地企业相比未获地企业的专利数量明显提升,但专利质量则显著下降,该现象在获得协议出让土地和特殊经济区土地的企业中尤为突出。本文还证实了土地隐性补贴的内在机制和事前事后的专利迎合行为。这些发现表明,缓解土地引资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激励扭曲,提高工业用地创新效率,对实现由“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巍 陈思源
考虑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混合渠道供应链制造商生产部分可替代的两种异质品,其中高端产品在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低端产品在网上直销,并且制造商进行两产品的降低单位运作成本的创新投入,研究了两产品的市场需求与相互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相关,两渠道市场潜在份额不同的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相应渠道零售价格及制造商的创新投入力度等影响因素及决策。另外研究发现,两渠道适当质量水平对供应链整体有利,同时制造商通过供应链的转移支付将有助于供应链的共赢。研究结果对混合渠道供应链制造商异质品投入及创新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基瑶 杜建国 金帅
从激励FDI企业环境创新行为选择的积极和主动性研究目的出发,通过对与FDI企业环境创新行为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权利分析,构建东道国政府、FDI企业与母公司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SD演化博弈模型赋值仿真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三方根据自身收益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最终博弈都可达到稳定状态;东道国政府的环境规制、母公司的跨境环境管理并不是FDI企业实施环境创新行为的决定因素,但可能影响其演化的速度;东道国政府不同的规制力度对FDI企业实施环境创新行为的概率具有不同的影响;高度集中和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俊秀
深化所有制改革、制定合理的高管激励策略是国有企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以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高管激励策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中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股权激励策略,薪酬激励能更好提升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相较于股权激励策略,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增强高管薪酬激励对国有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志强
混合所有制条件下,企业家激励问题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除了完善年薪制,应适当增加股权激励、晋级激励和荣誉激励,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义重大。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企业家 激励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翟钰 冀浩正
合理的薪酬契约安排是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并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外部薪酬差距及其激励效应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锦标赛理论从企业内部拓展到企业外部,从理论上阐释了行业锦标赛激励影响企业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差异化机制。实证研究中,基于发明专利被引情况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加以识别,以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促进了企业的渐进性创新但抑制了突破性创新,企业存在明显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依靠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和外生冲击检验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替换变量、延长滞后期限、替换回归方法和增加控制变量,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异质性检验显示,民营与外资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更为突出,国有企业的创新行为则与行业锦标赛激励无关,高科技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也不会受到行业锦标赛激励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行业锦标赛激励通过提升企业短期投资占比和降低企业风险容忍程度,作用于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本文不仅为解释企业“创新假象”和“专利泡沫”困境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对于通过优化薪酬契约安排培育高质量技术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诚坤 陈冬林 吴江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但由于用户需求在时间与空间的不均衡,共享汽车存在着明显的供需不平衡,从而造成了共享汽车的资源浪费及用户体验的降低。本文以多项Logit离散选择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混合激励机制的共享汽车调度策略,融合价格折扣的全自主调度策略与“红包”激励的半自主调度策略,鼓励用户参与共享汽车调度。通过改进蚁群算法设计两个仿真实验寻求最优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并证明了通过混合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参与调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调度成本,提升车辆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综合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汉民 梁燕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沪深A股混改国企为样本,以2014—2018年为数据窗口,以委托代理理论、锦标赛理论、股权激励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考察了不同股权混合度企业中高管薪酬差距和高管股权激励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样本中,高管激励对R&D投入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区分股权混合度后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以及高管股权激励与R&D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完全混改"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混改国企未来在不同的混改程度下,应建立有差别的高管激励体系,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创新动力,以保持可持续的成长能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耿献辉 金晟男
校企合作是企业寻求外部创新的重要方式,在政府部门以项目和经费补贴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选取2007—2017年中国A股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系统考察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后,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显著增加,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变化,实现了“增量提质”的实质性创新;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助额度时,弱化了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且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证伪了企业为寻扶持而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策略性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共建研发平台多或员工学历水平高的企业,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度的校企专项补贴政策,企业应注重内部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充分吸收研发平台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实证研究政府创新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研发加计扣除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国企业私人性质的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从混合效应来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造成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不同分位区间的企业中,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从交叉效应看,总样本中,政府创新补贴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及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均形成相互抵消的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之间,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形成相互补充的挤入效应。这些交叉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的不同分位区间中,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上述经验证据既为创新政策领域研究增添了重要的中国经验,也为中国政府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林 曾国安
本文基于策略性阻止进入模型,分析进入壁垒如何影响在位企业用于进入阻止的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显示,高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封锁,在位企业没有动力通过策略性创新投入对潜在进入者进行威慑;低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容纳,在位企业进行威慑的创新投入成本过高;只有在临界值内中等高度的进入壁垒能促使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威慑潜在进入者。因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投入与进入壁垒高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进入壁垒都导致企业降低创新投入。利用中国制造业2005-2007年482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进入壁垒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基于样本、变量和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进入壁垒 进入阻止 创新投入 倒U型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姬怡婷 陈昆玉
在党中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背景下,选取2013-201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分类治理视角,分析竞争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非国有资本渗透性增强和高管股权激励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竞争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公益类国有企业混合主体深入程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②在竞争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了混合主体深入性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在创新公益类国有企业中,高管股权激励对混合主体深入性影响创新投入的促进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分类治理实践具有一定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维政 吴继红
根据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两类激励的多少组合,将组织的激励策略分为全面激励型、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通过对256名员工和他们的主管的问卷调查,发现全面激励型策略能带来最高的回报,其次是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的激励效果相对较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