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69)
2023(4006)
2022(3559)
2021(3700)
2020(2990)
2019(7248)
2018(7020)
2017(11866)
2016(7297)
2015(9166)
2014(9325)
2013(8951)
2012(8733)
2011(8197)
2010(8509)
2009(7792)
2008(7690)
2007(6548)
2006(6028)
2005(5730)
作者
(19951)
(16561)
(16317)
(15840)
(10378)
(7865)
(7672)
(6303)
(6232)
(6128)
(5442)
(5423)
(5338)
(5272)
(5237)
(5119)
(5005)
(4911)
(4751)
(4700)
(4542)
(4114)
(4048)
(3968)
(3805)
(3793)
(3690)
(3684)
(3473)
(3291)
学科
(25106)
经济(25077)
中国(15664)
管理(14288)
(13482)
(10623)
方法(9903)
数学(9253)
数学方法(9173)
(8330)
企业(8330)
教育(7532)
(7185)
农业(6737)
(6498)
贸易(6492)
(6398)
理论(6354)
(6196)
银行(6184)
(6162)
教学(6143)
(6030)
业经(5598)
(5089)
金融(5086)
(4599)
地方(4417)
学法(4378)
教学法(4378)
机构
学院(102643)
大学(99316)
(40119)
经济(39062)
研究(37764)
管理(31676)
中国(28924)
理学(25846)
理学院(25488)
管理学(24987)
管理学院(24797)
(22190)
(21941)
科学(20220)
(19627)
研究所(17214)
(16956)
师范(16861)
中心(16649)
职业(16427)
财经(16310)
(16305)
技术(16098)
教育(15949)
北京(15123)
(14667)
(14662)
(13376)
(13226)
师范大学(13116)
基金
项目(55865)
研究(48676)
科学(42485)
基金(35481)
(29595)
国家(29244)
教育(27607)
社会(26956)
社会科(25205)
社会科学(25201)
编号(23949)
(23087)
科学基金(23043)
成果(20621)
(20379)
课题(18662)
基金项目(18273)
(16390)
资助(14834)
(13753)
重点(13718)
(13590)
项目编号(13506)
(13298)
规划(13186)
教育部(12094)
自然(12016)
(11708)
(11694)
阶段(11659)
期刊
(49684)
经济(49684)
研究(37922)
教育(29913)
中国(29666)
(15723)
技术(15662)
(14128)
职业(13597)
学报(13232)
管理(12667)
(12125)
金融(12125)
科学(11768)
大学(10488)
农业(10139)
技术教育(9914)
职业技术(9914)
职业技术教育(9914)
学学(9333)
经济研究(8434)
业经(8385)
财经(8218)
(7767)
(7538)
论坛(7538)
(7159)
问题(7028)
国际(7000)
理论(6189)
共检索到17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甲子。6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拥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社会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金融业筹集社会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恢复重建。改革开放后,金融业的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振一  
30年来,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92年)是以突破旧体制统得过死、集中过多的弊端,以搞活经济为目的的放权让利改革时期;第二个阶段(1993~2002年)是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转换财政运行机制阶段;第三个阶段(2003年至今)是创建科学发展的财政体系、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新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兰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我国经济增速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2)企业规模实力、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3)金融业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4)对外经济、贸易、投资迅速扩大;(5)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大幅提升;(6)节能减排成绩斐然,绿色发展质量提高;(7)城乡居民就业和收入水平快速提升;(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红  
农民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专项调研成果,分析了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林  
改革开放后,中国保险业也随之开始恢复,历经复苏、发展和高速发展等阶段。在保险业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精算则在从无到有并奋勇担当中,逐步成为今天保险业的核心中枢,无论是保险费率定价与产品创新,准备金提取与偿付能力管理,还是风险管理报告、价值评估与优化,可谓成就辉煌。一、技术知识引进与人才培养西方精算行业的发展历史较长。1762年成立的英国公平人寿保险公司,运用精算方法为保险产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小年  
建国以来我国外经贸法律体系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在入世前后,为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不仅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外经贸法律法规,还在公平贸易法律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为应对WTO后过渡期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和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对外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转变产业结构,在海关监管和保税物流制度上有了新的突破。回顾以往,60年外经贸法制建设大大推动并有利地保障了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中国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探索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设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有效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制度较为完善、机制较为灵活、门类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充分和监管较为有效的金融体系;切实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以推进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维护金融运行秩序的稳定,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原则,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审计发展飞速,取得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审计的基本框架,健全高校审计制度并将高校审计定位于大学治理的层面上,构建"以财务审计为主、管理审计为辅"逐步过渡到"以管理审计为主、财务审计为辅"的高校审计基本模式等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丰富的实践和辉煌的成就需要对高校审计进一步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如需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第九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制定高校《内部审计章程》等;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审计理论和方法;在实务中要推动设置高校总审计师、评审高校正高级审计师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文义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和重视中医药事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继承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保护和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方针的指引下,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政策和指示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宪法明确规定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主要的地位,要“中西医并重”等等。为了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八五”期间,尤其是1995年,武汉市电信局在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益,全局上下同心协力,开拓进取,使武汉电信网的技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整体通信能力实现了历史(?)跨越;全员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企业造血功能增强,开始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全员服务意识不断强化,电信服务工作中的“三难”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企业管理工作逐步严格、规范;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创造了辉煌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