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7)
2023(7599)
2022(6492)
2021(6017)
2020(5206)
2019(11665)
2018(11647)
2017(21413)
2016(12221)
2015(13594)
2014(13970)
2013(13308)
2012(12535)
2011(11227)
2010(11504)
2009(10589)
2008(10426)
2007(9373)
2006(8233)
2005(7546)
作者
(38200)
(31894)
(31820)
(30244)
(20508)
(15197)
(14495)
(12340)
(12242)
(11455)
(11140)
(11106)
(10580)
(10487)
(10256)
(9957)
(9505)
(9484)
(9245)
(9121)
(8270)
(8017)
(7952)
(7456)
(7250)
(7121)
(7081)
(6774)
(6567)
(6536)
学科
(49348)
经济(49290)
管理(32211)
(28236)
(23891)
企业(23891)
方法(23851)
数学(21353)
数学方法(20873)
(14428)
中国(12744)
(11837)
(11794)
(11132)
地方(10272)
理论(9805)
业经(9362)
(9202)
(8353)
金融(8345)
(8261)
银行(8213)
(7926)
农业(7313)
(7103)
财务(7063)
财务管理(7043)
(6844)
贸易(6839)
企业财务(6713)
机构
大学(176593)
学院(175661)
(65076)
研究(64950)
经济(63533)
管理(61808)
理学(53464)
理学院(52733)
管理学(51061)
管理学院(50743)
中国(47420)
科学(43652)
(38493)
(35172)
(34772)
研究所(32220)
(30353)
业大(29735)
中心(28479)
(27980)
农业(27948)
(24352)
(24255)
北京(23982)
财经(23892)
师范(23880)
(21722)
(21704)
技术(21595)
(20584)
基金
项目(121859)
科学(94655)
基金(87271)
研究(83618)
(79048)
国家(78485)
科学基金(65444)
社会(50611)
(48687)
社会科(47928)
社会科学(47916)
基金项目(45073)
自然(44696)
自然科(43727)
自然科学(43709)
自然科学基金(42868)
(42038)
教育(40416)
资助(37550)
编号(32336)
重点(28913)
成果(27044)
(26434)
(25729)
计划(24826)
课题(24714)
(24695)
科研(24051)
创新(23229)
大学(22192)
期刊
(71084)
经济(71084)
研究(49132)
中国(36398)
学报(35567)
(30648)
科学(30364)
大学(26151)
学学(24877)
管理(24753)
(23182)
教育(22220)
农业(20573)
技术(17299)
(14569)
金融(14569)
财经(11913)
经济研究(11682)
统计(10931)
业经(10904)
(10747)
(10291)
业大(10091)
(10020)
(9834)
问题(9364)
科技(8987)
决策(8756)
技术经济(8257)
农业大学(8195)
共检索到262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延璇  梁振林  关长涛  宋协法  李娇  崔勇  李强  郑富强  
在山东威海西港水产公司小石岛造礁工程投放的三角型礁的基础上,改良设计了等边三角型礁。礁体的尺寸为:等边三角型的边长2 m,宽3.3 m,重8.1 t。根据山东海区的波流状况,测量计算了礁体在8种波况和5种流速下所受到的最大作用力、抗漂移安全系数和抗翻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该礁型在实际投放水深为15 m、波高为6 m时,可能失稳发生漂移,在其他波况下能较好地保持稳定;该礁型在投放水深15 m、流速达到1 m/s时,仍能保持稳定,无漂移和翻滚现象。此外,在计算的基础上,对礁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试验,观察结论与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公丕海  郑延璇  李娇  关长涛  崔勇  李强  
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模型在6种换算流速0.031 m/s、0.063 m/s、0.095 m/s、0.126 m/s、0.158 m/s和0.190 m/s (实际流速0.2 m/s, 0.4 m/s, 0.6 m/s, 0.8 m/s, 1.0 m/s和1.2 m/s)下产生的流场效应与物理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速达到1.2m/s时,礁体不会发生漂移和倾覆,说明该礁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单体礁在45°和90°迎流方式下,最大上升流流速和上升流平均流速随来流速度增加而递增,90°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5.6%~21.0%, 45°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6.3%~23.5%;上升流面积和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来流速度为0.095 m/s时出现最大值;缓流区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来流速度下, 45°迎流时礁体缓流区面积大于90°迎流;在45°和90°摆放方式下,缓流区长度与礁高比值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45°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3~24倍, 90°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1~22倍。塔型桁架人工鱼礁礁体前后没有涡流形成,但具有较好的缓流作用,在礁体后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缓流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昭阳  郭战胜  朱立新  梁振林  
人工鱼礁的结构设计目前尚无明确的原理和依据。本文从流场效应、生物效应、遮蔽效应的角度阐述人工鱼礁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举例说明了相关的依据和方法,总结分析了适合不同海域类型的人工鱼礁区建设模式及其未来发展,以期为人工鱼礁的结构设计和海洋牧场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陶峰  唐振朝  陈丕茂  贾晓平  
根据深圳杨梅坑人工鱼礁区海域的波流、水深等状况,对方型角板中连式礁体和方型对角板隔式礁体进行了不同海流速度下的受力、抗翻滚系数及抗滑移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种方型礁体所受到的水流作用力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方型对角中连式礁体发生滑移的临界受力为25123N,发生翻滚的临界力矩为91356N·m;方型对角板隔式礁体发生滑移的临界受力为46801N,发生翻滚的临界力矩为170186N·m。研究结果显示,2种礁体的抗滑移、抗翻滚性能均较好,不会因为波流状况的突变而导致滑移、翻滚,投放后能长期维持其功能稳定不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凡生  
企业家以及职业经理人,要面对企业的股东、员工和市场。他们要组织员工,实现企业的高效率运营,以企业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满足投资者投资赢利最大化的要求、满足员工提高收入的要求。也就是说,他们面对着一个股东、员工、客户的"三角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珺  林军  章守宇  
基于考虑不同形状大小、组合规模的人工鱼礁投放于不同水域环境后形成的流态变化有较大差异,设计x、y、z三个方向不同通透方式的单个正方体人工鱼礁,采用LES(大涡模拟)紊流模式,对定常来流速度下人工鱼礁单体附近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建立反映礁体结构的通透系数与礁体产生流场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上升流和背涡流的规模随通透系数增加而减小;来流方向上,礁体迎流面、背流面的通透系数变化对上升流和背涡流规模影响较为显著,而内部结构的变化则作用不明显,礁体上方与侧方的开口对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影响也不显著。迎流面通透系数变化是背涡流规模影响的主要因素。方形单礁缓流区体积随通透系数Tin增大呈线性减小,关系为Vx=...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博伦  郭彪  于莹  徐晓甫  王硕  
本研究对2016年6月在天津大神堂3个礁区(2010年建成的鱼礁区;2012年建成的鱼礁区;2014年建成的鱼礁区)和对照区域采集的生物消费者及其食物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Iso Source模型计算不同区域生物的食物网基础,并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计算消费者的营养级。结果显示,根据δ~(13)C值可以将其食物源分为浮游植物、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和沉积相颗粒有机物(SOM)三类;浮游植物对消费者的碳源贡献率(67.2%~81.5%)最大,是大神堂海域的生物食物网的基础。不同区域同一食物源的δ~(13)C和δ~(15)N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礁区内滤食性贝类毛蚶(Arca subcren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δ~(13)C值显著高于对照区,作为潜在碳源的浮游植物对其的贡献率显著增加。消费者的δ~(15)N值则介于7.70‰~14.34‰之间,消费者的营养级介于2.0~3.95级之间。游泳生物食性生物的δ~(15)N和营养级在礁区内有所提高,礁区建成的年份越长,其营养级与对照区域的差别越显著。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人工鱼礁建设可能导致鱼礁区内滤食性生物的食物来源组成改变,并提高游泳生物食性生物的营养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硕   顾君   高世科   王诺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人工鱼礁模型在不同因素(底质粒径、含水率、加载质量、开口比、开口形状和位置)下的最大静摩擦系数,及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最大静摩擦系数和礁体所能承受的坡度范围。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实验对10种不同结构的人工鱼礁模型最大静摩擦系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最大静摩擦系数与底质粒径成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708),底质为粉砂黏土时,最大静摩擦系数随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②随礁体加载质量的增加,最大静摩擦系数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③礁体最大静摩擦系数与礁体自身的开口比显著相关,与压强(加载质量/底面积)、开口位置不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6);④相同条件下,加载质量为礁体自身重量的2~3倍时,可以承受最大的坡度。研究表明,礁体自身特征(开口比、开口形状)对最大静摩擦因素的影响超过外部因素(粒径、含水率、加载质量)。因此,在进行人工鱼礁区选址时,应综合考虑礁体开口,底质条件等相关因素,同时尽可能科学合理的设计人工鱼礁。本研究从力学角度为科学合理地设计人工鱼礁及安全有效地开展人工鱼礁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旭  章守宇  林军  钟佳明  
为了提高人工鱼礁选址的有效性,本研究以岛礁海域保护型人工鱼礁选址适宜性评价为例,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结合专家系统、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对马鞍列岛海域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专家经验提取影响保护型人工鱼礁选址适宜性的主要准则(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管理因素)和对应的次级准则(底部坡度、底质类型、海流、水深;渔获量、资源密度、幼鱼量、幼鱼扩散;与污染源距离、与航道距离、离岸距离)。通过两两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要准则和次级准则的权重,结果显示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管理因素的权重分别为0.481、0.4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尹增强  章守宇  
科学评价鱼礁生态效果对后续鱼礁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鱼礁生态效果产生原理出发,以鱼礁的自然特征、流场效应、水质与底质、饵料生物、鱼类与大型无脊椎动物5方面作为评价准则,建立了2个评价层次共29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调查资料基础上,确定了定量评价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和定性指标的评判依据以作为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运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2个代表性资源保护型鱼礁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基本吻合。评价方法可以作为有关鱼礁生态效果评价的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洪生  马翔  章守宇  于红兵  黄华接  
针对正方体、金字塔及三棱柱人工鱼礁模型,选取3个不同工况6 m/s、9 m/s和12 m/s,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不同类型人工鱼礁单体和不同组合正方体模型的流场效应。结果表明,模型迎流面和背流面分别产生上升流和背涡流,其规模随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来流速度下,同种模型空心模型的上升流和背涡流规模较实心模型小,空心模型背涡流回流速度随模型空隙率增大而减小;不同模型z方向的湍流强度均大于x方向。对于组合模型,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中心点流速均逐渐增大;一定来流速度下,当模型间距在1~1.5倍模型尺度时,流场变化最大;且模型平行组合比垂直组合产生的流场效应更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丁金宏  
抛弃代际关系探讨婚姻稳定性这种“去家庭化”的简约化处理方法并不适用于具有悠久传统家庭文化的中国。在家庭现代化变迁下,基于家庭关系结构从理论上探讨作为家庭关系重要内容的代际关系对中国夫妇婚姻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对于理解中国式离婚以及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费孝通“基本三角理论”为逻辑起点,动态刻画了现代中国家庭关系结构的扩展类型,尝试提出了“扩展家庭三角关系结构模型”,模拟了扩展家庭关系结构中子代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动力演化过程,包括青年夫妇是中心和枢纽、子女是关键支点、双方父母是重要砝码。最后从代际关系视角讨论夫妇与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关系、双方原生家庭父代之间的平衡性对夫妇婚姻稳定性的影响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正楚  张良桥  
通过政府牵头,泛珠三角经济圈的“9+2”[1]个地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圈,但这种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推动的区域经济圈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地区在选择区域内主导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到产业的互补性,得出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庆怀  
从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日本竟把濑户内海水产品产量从年均25万吨提高到年均70万吨;美国从1964年开始到80年代末,把原来水质贫瘦、资源贫乏的东部海区渔业产量意推进到年均180万吨,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把产量提高如此大的幅度呢?不是水域环境的自然改变,更不是捕捞力量的大量增加,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投放了人工鱼礁进行增殖的缘故。 人工鱼礁,是人为地在海底设置一定形状的礁状物,吸引和增加鱼类及其它动植物,以达到提高渔获量和繁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鱼礁可用混凝土、石、木、铁等多种类型的材料制造而成;可制成M、N、C型、圆筒型、三角型、方型等各种形状。按其主要作用可分为:资源保护礁、海洋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戚福清  林军  张清雨  
为了解侧板结构对八棱柱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利用大涡模拟(LES)对四种不同侧板结构的八棱柱型人工鱼礁周围流场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并以上升流体积、背涡流体积和向上输运通量等为流场效应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水槽实验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水槽实验流速与两种尺寸数值模拟流速的均方根误差最大不超过0.065。0°垂直迎流时,两种来流速度下,A型礁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分别较B型礁高35.6%和193.5%;C型礁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较A型礁高244.1%和115.8%,D型礁体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最大较A型礁高80.1%和88.8%;C型和D型礁的向上输运通量均大于A型礁,且C型礁最大向上输运通量是D型礁的1.29倍。在四种角度下,C型礁和D型礁的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在四种角度下差异显著(P<0.05),且迎流面投影面积和上升流体积和背涡流体积之间相关系数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性准确可靠;侧板数量增加对于提升八棱柱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尤其是上升流效应作用明显;两种双层侧板八棱柱型人工鱼礁中,C型礁的上升流效应和向上输运通量优于D型礁,而背涡流效应略次于D型礁;由于礁体特殊的对称结构,八棱柱型人工鱼礁能适应较为复杂的海流环境。本研究结果可为鱼礁单体的优化设计以及大尺度海洋数值模型中阻力参数设定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