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0)
- 2023(15099)
- 2022(13252)
- 2021(12292)
- 2020(10218)
- 2019(23506)
- 2018(23269)
- 2017(45005)
- 2016(24605)
- 2015(27751)
- 2014(27791)
- 2013(27431)
- 2012(25237)
- 2011(22867)
- 2010(22848)
- 2009(20791)
- 2008(20626)
- 2007(18494)
- 2006(16303)
- 2005(14232)
- 学科
- 济(101621)
- 经济(101422)
- 管理(71676)
- 业(67884)
- 企(58216)
- 企业(58216)
- 方法(47912)
- 数学(39656)
- 数学方法(39241)
- 农(27202)
- 财(26091)
- 中国(25836)
- 业经(24557)
- 学(22865)
- 地方(20653)
- 理论(20330)
- 制(18661)
- 农业(17755)
- 和(17511)
- 务(16736)
- 财务(16665)
- 贸(16659)
- 贸易(16651)
- 财务管理(16617)
- 易(16058)
- 企业财务(15825)
- 技术(15813)
- 环境(14940)
- 教育(14318)
- 银(14055)
- 机构
- 大学(352894)
- 学院(351505)
- 管理(138056)
- 济(137296)
- 经济(134211)
- 理学(119682)
- 理学院(118391)
- 管理学(116324)
- 管理学院(115712)
- 研究(115353)
- 中国(84592)
- 京(75214)
- 科学(72081)
- 财(64647)
- 所(57759)
- 农(56248)
- 江(52394)
- 研究所(52342)
- 业大(52325)
- 中心(52173)
- 财经(51934)
- 北京(47492)
- 经(47074)
- 范(46945)
- 师范(46459)
- 农业(44012)
- 州(42682)
- 院(42083)
- 经济学(41642)
- 财经大学(38628)
- 基金
- 项目(238156)
- 科学(186284)
- 研究(175821)
- 基金(171064)
- 家(148647)
- 国家(147342)
- 科学基金(126239)
- 社会(110295)
- 社会科(103686)
- 社会科学(103653)
- 省(93831)
- 基金项目(90461)
- 自然(81607)
- 教育(81218)
- 自然科(79615)
- 自然科学(79594)
- 划(78554)
- 自然科学基金(78197)
- 编号(72564)
- 资助(71036)
- 成果(59713)
- 重点(53341)
- 部(52314)
- 发(50689)
- 课题(50452)
- 创(49487)
- 创新(45997)
- 科研(45325)
- 教育部(45016)
- 项目编号(44918)
- 期刊
- 济(153081)
- 经济(153081)
- 研究(104571)
- 中国(66889)
- 学报(57297)
- 科学(51628)
- 农(51159)
- 管理(50592)
- 财(49688)
- 教育(43671)
- 大学(43514)
- 学学(40695)
- 农业(35293)
- 技术(30396)
- 融(28022)
- 金融(28022)
- 财经(25771)
- 业经(25447)
- 经济研究(24023)
- 经(22073)
- 图书(19890)
- 问题(19818)
- 业(17479)
- 理论(17175)
- 版(16936)
- 技术经济(16766)
- 科技(16701)
- 现代(15882)
- 实践(15670)
- 践(15670)
共检索到513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苏建 徐驭尧 叶瑜
第六产业是新型产业发展形态,是对现存的多个产业链的融合与发展,其核心要义是融合与创新。社会治理的基本精神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共享。文章通过对共享单车案例的量化实证研究,揭示和论证了第六产业与社会治理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第六产业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为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而且也可以不断促使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优化;另一方面,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优化,也在不断为第六产业发展提供互联互通、融合创新的良好宏观和中观环境。两者的互动关系表明以第六产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产业发展需要社会治理提供"软件"支持,社会治理需要产业发展提供的技术创新和融合的"硬件"支撑。
关键词:
第六产业 社会治理 融合 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生 谭建立 杨深
首先依据货币分解理论,论证和检验了货币流动性的基础地位。接着,将流动性过剩表示为货币总供给与货币总需求之间的差异,利用计量思想解决了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量数据缺乏的难题。最后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08年第4季度我国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系数达到-30%,说明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具有传导性影响。经过短暂的流动性不足,从2009年第1季度至今,我国又出现了持续的流动性过剩,这充分说明,控制和治理流动性过剩依然是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需求 过剩系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文利
本文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依据 ,考察了其公平性和有效性 ,指出了目前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助学贷款 成本补偿 公平 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盖地 冷冰 杨晨辉
在会计研究中,因为对实证会计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存在不准确的认识而无法准确地把握其实质,甚至错误领会和运用的现象并不鲜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会计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侧重实证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基础,努力剖析其中深层次思想基础,以突出其区别于以往会计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关键词:
方法论 实证会计 逻辑实证主义 否证主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数据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文霞
职业成功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已有70多年的历史。西方学者一般从心理学的角度将职业成功分为客观成功和主观成功两部分,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客观职业成功和主观职业成功的标准、测量及影响因素。本文作者强调职业成功标准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应将职业成功标准的研究纳入价值观的研究领域,从理论上揭示职业成功标准时代性、多元性和社会比较性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客观职业成功 主观职业成功 职业成功标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成
作者对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中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发现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进程。在对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之后,作者认为观察法较适用于决策行为的初步探索性研究;调查法则较适用于一般决策行为的总体状况和特征的研究;如果理论假说源于决策者某些特定的、深层次的主观动机,假设的证实或者证伪又需要大量的检验,实验法的优势比较明显。为了取得对本研究的实证效果,这里对如何将实验法应用于中国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做了一次实证性尝试,以供学术争鸣。
关键词:
行为决策理论 决策行为 实证研究方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彦云 王雪琪
为测量各地区的价格水平差异,本文探索性地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数据。提出用EKS法、MST法和GK法来编制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空间指数并且首次提出选取参照地区的方法。研究发现:EKS法和GK法编制的空间指数具有稳定性和内在一致性;东部沿海和西藏地区的综合价格水平最高,而青海和江西省最低;中部地区和东北三省这两个集群内各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很小;4个直辖市中北京的综合价格水平最低,上海最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目轩 何琼峰 陈秧分 师迎春 王良健
基于人口迁移理论、门槛理论以及集聚经济理论,构建了城市规模动态演进模型,实证分析表明长沙市区目前已处于城市规模净收益递减阶段,鉴于未来人口仍呈不断增长趋势,必须通过突破城市规模门槛约束,选择城市规模收益持续增长模式,实现城市规模净收益持续增长。
关键词:
城市 合理规模 理论 实证 长沙市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潇彬
社会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包括健康、养老、托育、文化、体育、旅游、家政等领域。借鉴公共产品理论,可将高品质公共服务界定为准私人产品,如是观之,社会领域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在本质上是从公共产品向俱乐部产品乃至私人产品转变的问题。从治理视角看,社会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问题在本质上是从层级制转向市场制及自组织制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社会领域生活性服务供给治理的综合框架,为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公共服务和高品质公共服务三类不同服务匹配相应的主导供给机制,并从主体和方式两个面向提出具体的多样化供给策略。最后,本文从政策层面提出推动高品质生活服务向准私人产品转变并构建社会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多元供给格局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秀莲
运用次区域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泛珠三角分成三大次区域,对各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泛珠三角的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刚性创汇项目大于柔性创汇项目,处在较低级的旅游运营的层次当中,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次区域,关联度颇有不同,此外体现出了资源优势的分布,以及资源优势在各自省区国际旅游业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交通、餐饮住宿等在泛珠三角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关联情况。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从理论上对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形成机理做出探讨,对其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进行检验。文章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非有效的市场,房地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很低,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超额利润,表现出房地产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非有效性 形成机理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一、对建立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基本认识为了满足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经过统计学界多年的理论研究和论证,社会总供需统计终于作为一种核算模式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1989年修订稿)。这是在国民核算体系改革实践中,立足于我国实际,在博采各国之长的基础上,勇于革新的一个创举。众所周知,无论MPS,还是SNA,都没有开展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先例。虽然社会总供需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渊源于西方宏观经济学,但西方国家在定义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时,将它们分别等同于按分配法和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收入,由此必然推导出在统计上社会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的结论。事实上,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现象,彼此不存在必然相等的条件。它们总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数量缺口。显而易见,这种以国民收入统计代替社会总供需统计的做法,不仅在理论上难于自圆其说,而且在实践上无益于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和金生
重点产业的选择是我国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问题。在新技术革命潮流冲击下,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竞相提出了多种调整产业结构的基准或原则。盲目采用这些原则指导我国地区重点产业的选择是不可取的,文章对当前比较流行的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我国及各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各地区应采取多指标综合评判的方法选择重点发展产业和产品。文章介绍了天津市重点产业评价中采用的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亮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凭借国内大市场优势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国内大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借助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样本数据,对二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内大市场优势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国内大市场优势能够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内大市场优势对高法制环境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优化配套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加强针对性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