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114)
- 2022(7122)
- 2021(6746)
- 2020(5955)
- 2019(14014)
- 2018(13844)
- 2017(27944)
- 2016(15299)
- 2015(17269)
- 2014(17518)
- 2013(17827)
- 2012(16704)
- 2011(15249)
- 2010(15385)
- 2009(14618)
- 2008(14825)
- 2007(13584)
- 2006(11968)
- 2005(10556)
- 学科
- 济(71058)
- 经济(70988)
- 业(48988)
- 农(46455)
- 管理(37743)
- 方法(30501)
- 农业(30454)
- 企(28063)
- 企业(28063)
- 数学(27528)
- 数学方法(27311)
- 业经(17485)
- 中国(16407)
- 财(15696)
- 学(14794)
- 地方(14261)
- 制(14187)
- 贸(13276)
- 贸易(13273)
- 易(12930)
- 土地(11604)
- 发(10921)
- 银(10281)
- 银行(10254)
- 农业经济(10182)
- 策(10104)
- 行(9754)
- 体(9713)
- 村(9264)
- 农村(9254)
- 机构
- 学院(224969)
- 大学(222441)
- 济(95591)
- 经济(93623)
- 管理(87607)
- 研究(76343)
- 理学(75888)
- 理学院(75071)
- 管理学(73711)
- 管理学院(73334)
- 农(61656)
- 中国(60762)
- 科学(47981)
- 农业(47714)
- 京(46624)
- 业大(42214)
- 财(41112)
- 所(40210)
- 中心(37149)
- 研究所(36426)
- 江(35082)
- 财经(32658)
- 经(29662)
- 农业大学(29646)
- 范(28788)
- 北京(28660)
- 师范(28542)
- 经济学(28297)
- 州(27240)
- 经济管理(26602)
- 基金
- 项目(147631)
- 科学(115429)
- 研究(107249)
- 基金(106976)
- 家(93469)
- 国家(92594)
- 科学基金(78365)
- 社会(68051)
- 社会科(64023)
- 社会科学(63999)
- 省(58589)
- 基金项目(57715)
- 自然(50451)
- 自然科(49240)
- 自然科学(49220)
- 划(48470)
- 自然科学基金(48346)
- 教育(47781)
- 编号(45353)
- 资助(43143)
- 成果(36218)
- 农(34236)
- 部(33572)
- 重点(32729)
- 发(32468)
- 创(30011)
- 课题(29605)
- 科研(28435)
- 创新(28024)
- 教育部(27816)
- 期刊
- 济(110324)
- 经济(110324)
- 农(64360)
- 研究(61322)
- 中国(46985)
- 农业(43314)
- 学报(38020)
- 科学(35506)
- 财(30922)
- 大学(28773)
- 学学(27534)
- 管理(25286)
- 业经(24251)
- 融(23411)
- 金融(23411)
- 业(20855)
- 教育(18028)
- 技术(17914)
- 问题(16344)
- 财经(15709)
- 经济研究(15031)
- 农村(14497)
- 村(14497)
- 农业经济(14030)
- 版(13671)
- 经(13395)
- 世界(12719)
- 资源(12111)
- 技术经济(11913)
- 经济问题(11634)
共检索到335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险生 郭忠兴 宋宇 李宁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即将到期之际,考察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及其形成逻辑,对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化解土地延包时的潜在矛盾以及保持承包地稳定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探究了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差异对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农户支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低于本村平均水平越多,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越弱。家庭人均承包地面积差异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低收入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影响更大。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未能提升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受新冠疫情影响,土地就业保障功能得以显化,由此导致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趋弱。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普及同样会使地少农户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意愿下降。
关键词:
土地承包关系 承包地 土地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海燕 张家源 何金彪
随着第二轮土地承包陆续到期,“顺延+小调整”政策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立足于历史、制度及现实背景,剖析了小调整与稳定的关系,并选取已开展二轮延包的XF、YL、QS和PY四个试点县(区)进行实践分析,探讨了小调整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1)小调整涉及调整对象的界定、调整方式的选择以及调整标准的确定三大核心议题;2)试点地区分别采用了“未承包地”调地模式、“进利不进地”分红模式、“混合调整”模式和“退地调地”模式。小调整的规模,按农户比例分别为6.67%、2.15%、2.27%和0.86%;按面积比例分别为3.24%、0.59%、0.14%和0.31%;3)小调整策略的选择受到村集体未承包地状况、村集体经济水平、确权基础和农户诉求的共同影响。因此,各地应重视小调整,结合村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产权形式,设计适宜的小调整方案,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确保延包工作的稳定实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 孔岩 樊鹏飞 冯淑怡
本文运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8个省份180个村庄871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定量研究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对农户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发现,当前想调整土地的农户占比为34.44%,而二轮承包到期时想调整土地的农户占比增加至56.72%,农户对土地调整的诉求在增加;农户非农就业对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均有负向影响,且对后者的抑制作用更大;村庄土地流转对农户当前及二轮承包到期时土地调整意愿影响均不显著;从区域异质性影响来看,东部、西部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有效抑制了其土地调整意愿,东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因财产价值显化效应激发了农户未来的土地调整需求。
关键词:
土地调整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鹏
承包期届满的自动续期制度,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合理法律表达。自动续期是包括耕地、草地和林地在内的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自动延长。自动续期应当自承包期届满时起算,其续期期限至少30年,且与前一个承包期相同。自动续期的条件主要包括农户主体资格、持续农业经营和集体土地存在等三个方面。"三权分置"下,承包期是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的共同期限。土地承包权自动续期是土地经营权自动续期的基础。土地经营权流转下的自动续期,取决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同时,应当明确流转期限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有效。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承包期 自动续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2018年,中央公布了《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对二轮延包到期后相关工作做出了部署,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研究,剖析了农村土地延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落实中央提出的“长久不变”政策要求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辽宁 土地承包 二轮延包 长久不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为了切实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漯河市土地管理局组织调研组,对全市三县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土地延包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土地延包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农民非常关注,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大热点。在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淑华
本溪市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到2000年底全部完成了延包工作。全市共有136493户农民承包耕地653613亩,预留机动地1087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3320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2866本。其中,承包期限为30年的承包合同有133320份,占第二轮土地承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宁 张科
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的政策内涵体现为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与长久不变。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的政策价值中,稳定农户预期是基础,落实土地承包权是手段,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目标,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的法权映射可以表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属于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法权映射的延伸,土地承包关系调整属于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法权映射的补充。文中提出了农村承包地第二轮到期延包的政策建议:严守不打乱重分的政策底线、鼓励多地农户积极退出承包地、审慎把握局部微调和注重少地农户的利益维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淑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道华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土地问题,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后,理论界与实务界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也存在不同程度地分歧。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详细阐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中二轮延包政策的定位,深入分析正确理解政策的基本含义、全面把握政策的核心本质、准确实施政策的主要目标,找出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政策的难点,主要围绕公平与秩序的价值衡平、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等调整完善的路径选择,引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二轮延包政策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论上厘清,以期为当下和未来的制度建构提供理性思考和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洪澎
目前,新华书店系统正在普遍推行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前期承包经营责任制比较,笔者认为,第二轮承包经营责任制应该在质上有较大程度的突破与改进,在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发展与提高。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些探讨。一、两级分配机制的改进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必须兼顾国家、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四者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充分调动书店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书店自我改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经营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波
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解决农业问题的现实选择杨文波(一)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关系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中枢河北省卢龙县自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到1993年,12年的时间里,土地承包先后经过两次较大的调整,形成了两种承包形式。一种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长赋
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韩长赋一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是土地承包关系,即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户向集体承包,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说家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白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农村的基本政策 ,它关系到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本文提出土地承包关系应以稳定为主线 ,保护农民经营权为核心 ,以确保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关键词:
农村工作 土地承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海燕 张家源
农地流转有助于提高农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实施保证了农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文章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理论机制。并基于团队在2022年—2023年对二轮延包试点地区的调研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轮土地延包30年政策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承包地情况以及农户对延包工作的评价也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二轮延包 农地流转 流转行为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