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8)
2023(4302)
2022(3744)
2021(3545)
2020(3051)
2019(6749)
2018(6604)
2017(12011)
2016(7025)
2015(8370)
2014(8541)
2013(7960)
2012(7726)
2011(6671)
2010(6993)
2009(6216)
2008(6480)
2007(5937)
2006(5202)
2005(4612)
作者
(21124)
(17454)
(17403)
(16459)
(11025)
(8560)
(8167)
(6813)
(6558)
(6406)
(6142)
(5814)
(5708)
(5450)
(5446)
(5411)
(5267)
(5140)
(5084)
(4890)
(4433)
(4350)
(4286)
(4120)
(3978)
(3907)
(3883)
(3797)
(3627)
(3622)
学科
(23328)
经济(23298)
管理(16158)
(14472)
(12672)
企业(12672)
方法(12161)
数学(9558)
教学(9431)
数学方法(9259)
理论(8707)
中国(6866)
(6670)
(6529)
教育(6494)
业经(5765)
学法(5650)
教学法(5650)
(4893)
(4417)
(4396)
(4355)
贸易(4350)
农业(4285)
(4204)
地方(4152)
学理(3826)
学理论(3826)
文化(3767)
产业(3675)
机构
大学(100157)
学院(99858)
管理(33078)
(32534)
研究(32337)
经济(31584)
理学(28456)
理学院(27989)
管理学(27032)
管理学院(26833)
中国(23697)
科学(22111)
(21867)
(19246)
(17116)
(17067)
师范(16872)
(16650)
业大(16468)
中心(15461)
研究所(15315)
农业(15308)
(15273)
技术(13761)
北京(13663)
师范大学(13367)
(13024)
财经(12089)
教育(11787)
(11053)
基金
项目(63762)
科学(48398)
研究(46642)
基金(43288)
(38307)
国家(37896)
科学基金(31689)
社会(26991)
(26484)
社会科(25430)
社会科学(25422)
教育(24524)
基金项目(22961)
(21900)
自然(20783)
自然科(20340)
自然科学(20334)
编号(20059)
自然科学基金(20002)
资助(18053)
成果(17720)
课题(14711)
重点(14679)
(13646)
(12930)
大学(12919)
(12732)
(12612)
项目编号(12282)
科研(12031)
期刊
(37993)
经济(37993)
研究(29273)
中国(27740)
教育(24356)
学报(19976)
(17509)
科学(16210)
大学(15382)
学学(14048)
管理(13273)
(12411)
农业(11967)
技术(11163)
图书(7296)
(6754)
金融(6754)
(6608)
职业(6454)
财经(6421)
(6417)
(5706)
业大(5585)
业经(5497)
书馆(5408)
图书馆(5408)
经济研究(5302)
(5135)
论坛(5135)
问题(4890)
共检索到15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云  
第二语言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学过程中教授者应该注重情感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关注学习者的心理变化及个体差异,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注意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国炎  孙华  申建梅  
民族语二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与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与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一样,民族语二语教学也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民族语二语教学中,从词汇角度入手进行文化导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同时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这部分学习属于中级阶段以后的词汇学习任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春兰  
本课题以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设为理论背景,通过调查166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初始英语学习年龄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探讨初始年龄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早期接触有利于儿童将来的英语学习。其原因除了处于关键期的儿童大脑可塑性强、对语言输入敏感外,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这种二语习得的经验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丽娇  
聋人的第一语言是手语,汉语学习为第二语言习得。尊重聋人的语言、文化,了解聋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是聋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领域。遵循第二语言习得规律进行汉语教学,是我国聋校语言教学的内在要求,更是差异性教育的体现。本文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文化模式理论对聋校语言教学中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娄开阳  
具有一定语句生成能力的外国留学生,却常常不能顺利地完成现实生活中的汉语交际任务。之所以出现这种"学"与"用"的脱节,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程序性知识输入不足等原因所造成的。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实际交际能力,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汉语程序性知识的输入与内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洁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因素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如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等。在大学课堂上个别学生缺乏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有迟到、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菊咏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会出现分化,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和不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大脑神经处理机制上存在着个体差异。现有的神经科学研究水平已经有可能根据个体的神经生理特点来预测学习者将来的表现。因此在外语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这样一套预测机制,以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学习者的外语教学项目。因为动作表征对言语的神经处理极其重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该着重建立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动作表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社明  
情感对第二语言认知过程和效果产生影响。根据Krashen的说法,这种影响发生在语言信息输入的环节上。然而第二语言认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情感信息伴随着语言等信息进入学习者正在形成或业已形成的认知结构中,通过整合或阻滞新、旧信息在认知结构中的融合达到对第二语言认知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管理”一词,包涵“管”和“理”两个意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比“管”更重要。在中国文化中,尤其重视“理”的作用,诸如疏理、调理、清理、理顺。“理”什么?诚然,理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做好人的工作,注重人的因素,理顺人际关系。 分析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泰罗为主的“科学管理”阶段;第二阶段是“行为科学”阶段;第三阶段是“决策理论”阶段。 在泰罗之前,企业管理是凭积累的经验与判断来进行的,故称之为“因袭管理方法”。1911年美国工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薇  
21世纪被喻为"任务时代的到来",任务式教学法受到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任务式的教学方法在第二语言阅读教学中运用尝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阅读教学如何才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任务式教学法的理念运用到阅读教材编写实践中,探讨阅读教材中选材和任务设计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勋  
从外语教学角度分析理解并阐明Spolsky所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通用模式的具体内容 ,即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实现第二语言的成功教学。相信第二语言学习通用模式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Linda Siegel  
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创始于加拿大,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和全球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的主要模式:早期、中期、晚期和晚晚期浸入式教学;分析了促进这个教学模式成功的社会影响因素:政府、家长、科技和经济界;探讨了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传播,分析了很有意义的教育借鉴与教育迁移现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赵琳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的产生及其发展,并就中加合作的英语浸入式教学课题进行了介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立胜  
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理论与外语教学罗立胜自70年代后期起,国外语言习得的研究逐渐转向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外语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上。80年代以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开始介绍到我国的外语教学界并引起外语教师的广泛兴趣。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是探讨在非母语环境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戈江生  
说不同语言、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在进行交往的时候,不但要跨越语言,还要跨越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种种障碍,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否则就会产生误解,使交际受阻。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受文化系统的制约,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因此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揭示潜在于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使用的文化规则应当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人们的共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