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8)
2023(6317)
2022(5423)
2021(5024)
2020(4133)
2019(9300)
2018(8838)
2017(17022)
2016(9997)
2015(11078)
2014(10856)
2013(10206)
2012(9858)
2011(8990)
2010(9269)
2009(8258)
2008(8148)
2007(7461)
2006(6892)
2005(6275)
作者
(27738)
(22992)
(22825)
(22026)
(14930)
(10957)
(10400)
(9154)
(8894)
(8608)
(7883)
(7761)
(7699)
(7624)
(7512)
(7281)
(7040)
(7035)
(6940)
(6756)
(5841)
(5841)
(5797)
(5462)
(5364)
(5344)
(5343)
(5042)
(4813)
(4690)
学科
(30771)
经济(30730)
管理(28136)
(25642)
(21189)
企业(21189)
中国(12979)
(11591)
方法(11434)
(10751)
数学(9687)
数学方法(9478)
(8789)
(8773)
(7837)
业经(7412)
农业(6927)
及其(6750)
(6743)
贸易(6740)
理论(6683)
(6597)
(6176)
财务(6162)
地方(6151)
财务管理(6146)
教育(6088)
(6076)
企业财务(5891)
(5806)
机构
学院(133464)
大学(129887)
(51392)
研究(50970)
经济(50052)
管理(46589)
理学(39308)
理学院(38856)
管理学(38053)
管理学院(37805)
中国(37352)
科学(30496)
(28155)
(26761)
(26698)
(25129)
研究所(24031)
(22709)
中心(22653)
财经(19821)
农业(19820)
业大(19614)
(19137)
技术(19100)
(18945)
师范(18896)
北京(18092)
(18025)
(17114)
(16313)
基金
项目(84954)
科学(67142)
研究(64620)
基金(59678)
(52924)
国家(52401)
科学基金(43582)
社会(38450)
社会科(36192)
社会科学(36181)
(33959)
教育(32810)
(30216)
基金项目(29714)
自然(28370)
自然科(27675)
自然科学(27662)
编号(27559)
自然科学基金(27188)
资助(25536)
成果(23420)
课题(21728)
重点(20387)
(19744)
(19272)
(17652)
(17330)
(17179)
教育部(16814)
规划(16285)
期刊
(61395)
经济(61395)
研究(41917)
中国(32685)
教育(25325)
(23619)
学报(22112)
科学(20076)
(20000)
管理(18719)
大学(16884)
技术(16077)
农业(16020)
学学(15860)
(15001)
金融(15001)
职业(12311)
经济研究(10012)
财经(9888)
业经(9759)
技术教育(8785)
职业技术(8785)
职业技术教育(8785)
(8575)
(8208)
论坛(8208)
(7836)
问题(7505)
(7057)
(6685)
共检索到214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文  
第二职业,也称兼职,是指劳动者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其它有报酬的经济活动。目前,第二职业活动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在一些重大的经济问题,如收入不公、劳动力流动的背后都能看到第二职业的影子。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并寻求可行的治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喜在  汪继福  
对来势凶猛的第二职业浪潮,人们的反响与评价不一,有的人大唱赞歌,全盘肯定和支持,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要求整顿和取缔,有的褒贬参半,而时下社会舆论的天中显然倾斜于肯定方面。笔者认为,对涉及面如此广泛、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第二职业,笼统地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亦冬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第二职业蓬勃兴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法规及管理尚欠完善,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关于职工从事第二职业的规定及管理经验的介绍,以期对我们有所借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东琪  
严格说来,第二职业是二元经济体制或二元收入模式的特有现象。在产品经济条件下,职工只有一份工作,只有一项固定的工资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可以有几份工作,包括全工和半工,从而可以从几个不同的岗位领取薪水,但是分不出哪一个岗位是第一职业,哪一个岗位是第二职业,因为其中每一个岗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二元经济体制则不同,你只要成为职工,特别是成为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你一般就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常昌武  
还当人们将职工从事本职以外工作获得额外收入视为“社会分配不公”,从而要求对此限制的呼声一直不断的时候,戴园晨同志在1991年第11期《经济研究》上发表了《第二职业初探》一文,明确表示,第二职业有其存在基础,并预料今后还会呈现增长趋势。无疑,这给第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竺海康  田平  
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实惠,广大群众已初步接受市场经济,并积极参与到它的实践中去。第二职业被认为是开拓财源的一种极好形式,人们在努力寻求自己的第二职业。高校图书馆也被涉及,不得不引起图书馆界各级领导的重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一样,是公益性很强的服务部门,它的最大特点是为读者提供无偿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它的工作规律,从书本到书本,严格的八小时岗位制;它所产生的成果是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不直接参与经济交往,却是学校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泰良   汪洋   陈永华  
在我国发展第二职业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但应看到它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加以引导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静锋  
职业学校德育的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德育品牌的创生则是职业学校德育实现务实、高效和人性化的一个有效路径。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树立"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三个特别"德育品牌,并结合"六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德性健康成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珠  李海燕  
20世纪80年代初期,计算机渐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作为石家庄市第一所国办计算机学校应运而生。由于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大,一时成为了这座城市职业学校的新贵。每年学校三四百名招生指标,不足两天就招满,录取分数可与重点高中比肩。毕业生不愁工作,绝大多数都招聘到了机关、银行、事业单位的办公室,更有佼佼者开办了自己的电脑公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泽  何姣  
2002年火力发电用煤市场化改革以后,电煤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火电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并导致电力供应短缺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煤电之争",理顺煤电价格关系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从分析"煤电之争"的本质及其对发电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入手,运用微观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解释了"煤电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分析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电煤市场失灵即电煤供求不能随着市场均衡价格变化而调整从而形成价格稳定机制是电煤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并导致"煤电之争"的根本原因;"煤电之争"表面上是煤炭和电力行业(企业)之争,实际上却是政府经济社会目标与电价政策选择的内在冲突。我国电源结构以火电为主,考虑到火电企业经营困难对电力供应的消极影响,建议顺序采用以下三条对策解决"煤电之争"问题:首先尽可能完善电煤市场;其次对电煤市场采取必要的管制措施;仍然不能解决的燃料成本增加则需要启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汉城  李红梅  颜梓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幸福的学生,让学生过上幸福的生活。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理念系统、形象系统、环境系统、行为系统为幸福教育文化建设内容。其建设方略一是把握机遇,凝聚文化建设共识;二是科学论证,建构文化建设体系;三是协同共建,加强文化建设对接;四是优化机制,促进文化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家成  
再论旅行社个人承包的性质和治理对策□蔡家成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和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出发,笔者曾就旅行社实行个人承包的性质、危害性和管理对策进行了一点探讨(参见《旅游学刊》1996年第5期)。为了进一步认定旅行社搞个人承包的违法性质,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荣华  
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主体留于应急的产品数量超过了风险程度和风险偏好所应当持有的数量。一国微观上和宏观上都有可能出现流动性过剩,一旦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下降过多,该国就会出现流动性过剩。在封闭经济中,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下降。在开放经济中,如果该国的出口状况良好,则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往往就是国内消费下降。流动性过剩会带来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等诸多负面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措施应对流动性过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