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5)
2023(5885)
2022(4854)
2021(4333)
2020(3561)
2019(7923)
2018(7422)
2017(14072)
2016(7827)
2015(8346)
2014(7865)
2013(7792)
2012(7152)
2011(6341)
2010(5960)
2009(5321)
2008(5242)
2007(4350)
2006(3735)
2005(3041)
作者
(25642)
(21397)
(21358)
(20051)
(13747)
(10662)
(9476)
(8440)
(8201)
(7466)
(7368)
(7149)
(7027)
(6809)
(6733)
(6631)
(6513)
(6365)
(6196)
(6143)
(5696)
(5288)
(5088)
(4919)
(4845)
(4668)
(4651)
(4586)
(4390)
(4376)
学科
(28338)
经济(28304)
管理(22395)
(21662)
(16204)
企业(16204)
方法(14198)
数学(12995)
数学方法(12875)
(9647)
(8330)
(7818)
(7758)
贸易(7758)
(7600)
中国(6868)
农业(6562)
业经(6373)
环境(5231)
技术(5203)
(4865)
财务(4856)
财务管理(4851)
(4803)
企业财务(4625)
(4437)
(4248)
地方(4168)
产业(4066)
(3931)
机构
大学(111289)
学院(110708)
(45428)
经济(44748)
管理(41647)
研究(41187)
理学(37501)
理学院(37076)
管理学(36277)
管理学院(36111)
(32430)
科学(29356)
中国(29199)
农业(26437)
业大(25049)
(22666)
(22509)
研究所(21287)
中心(18186)
(17866)
农业大学(17508)
(15758)
财经(15142)
(14910)
(14003)
(13968)
(13923)
经济学(13850)
(13710)
北京(13360)
基金
项目(85455)
科学(66104)
基金(63670)
(60460)
国家(59990)
研究(52427)
科学基金(49483)
自然(35363)
社会(34655)
自然科(34571)
自然科学(34554)
基金项目(34281)
自然科学基金(33990)
(33304)
社会科(32974)
社会科学(32966)
(29183)
资助(25272)
教育(23042)
重点(19955)
计划(19489)
(18450)
(18210)
(18098)
编号(17987)
科研(17813)
科技(17641)
(17429)
创新(17157)
(16074)
期刊
(41988)
经济(41988)
学报(28925)
(27798)
研究(25463)
科学(23144)
大学(20169)
学学(19781)
农业(19128)
中国(18495)
管理(13203)
(12684)
(10607)
业大(8775)
业经(7901)
经济研究(7746)
农业大学(7593)
(7370)
(7248)
金融(7248)
财经(7167)
技术(6693)
科技(6582)
问题(6231)
(6087)
林业(5591)
商业(5553)
中国农业(5360)
资源(5330)
技术经济(5124)
共检索到148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琳  路索  武润琳  高霞  尤娟  刘茹  
为获得脂肪和丙二醛含量低且感官性能好的鱼糜制品,采用两段加热方式制备鱼饼,研究第二段加热方式(油炸、空气炸制、预油炸+空气炸制、煎炸和烤制)对鱼饼感官品质及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鱼饼预制品经第二段加热后表面呈金黄色,水分显著降低,脂肪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其中油炸鱼饼色泽更好,感官总分最高,空气炸制鱼饼脂肪和丙二醛含量较低,且感官得分仅次于油炸鱼饼;空气炸制鱼饼的质构性能和油炸鱼饼接近;通过电子鼻和挥发性成分分析,发现空气炸制和油炸鱼饼的风味最接近。结果表明,空气炸制不仅可以降低鱼饼脂肪和丙二醛含量,还可以赋予鱼饼油炸风味和口感,是代替传统油炸方式较好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谟彪  傅绍清  罗苹  
食用豆包括蚕豆、豌豆、绿豆、饭豆、菜豆等十多种豆科作物(大豆等油料豆科作物除外)。在我国食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禾谷类和大豆。食用豆具有高蛋白、中淀粉、低脂肪等特点,是人类蛋白质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研究食用豆中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探讨其营养价值,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傅翠贞等曾对食用豆中脂肪及脂肪酸含量进行过研究,认为脂肪含量一般在0.5~2.5%范围,高者可达4%左右。脂肪酸以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但未报道各种脂肪酸的具体含量。其他文献对部分食用豆的脂肪及脂肪酸含量作了报导。本文取材于全国十七个省、市、区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食用豆类种质资源研究课题的部分样品及四川省农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蓓红  吴润博  高红艳  刘振民  
本文研究了不同蛋白含量(5%,6%,7%和8%)和不同脂肪含量(低脂3%、全脂8%、高脂12%)对新型夸克干酪质构、流变、持水性和感官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蛋白含量或脂肪含量的上升,新型夸克干酪在硬度、粘附性、胶着性和耐嚼性值均显著上升(P<0.05),而弹性则没有显著变化;新型夸克干酪表面乳清析出率不受酪蛋白含量增加的影响,全脂样品持水性最佳;新型夸克干酪为假塑性流体,流动曲线可用修正霍尔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样品粘度分别与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成正相关;6%蛋白含量与8%脂肪含量的样品感官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喆  袁希平  王安奎  昝林森  杨世平  金显栋  张继才  付美芬  黄必志  
【目的】研究肉牛品种及性别对牛肉肌内脂肪、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为肉牛的品种改良和育肥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相近((12±1)月龄)的BMY阉公牛15头、云南黄牛9头(母牛4头,阉公牛5头)、短云杂阉公牛6头、西云杂阉公牛4头,在相同条件下经过12~14个月的强制育肥,取7~9胸肋眼肉进行脂肪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阉牛和母牛的牛肉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牛的牛肉脂肪含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肉豆蔻酸含量显著(P0.05);云南黄牛肉的棕榈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3个品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陈翠  孙健  吉红  黄小城  边晨晨  
为了探究硫辛酸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脂肪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分离草鱼腹腔脂肪组织,消化得到脂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用0、50和200μmol/L硫辛酸孵育细胞6 h,收取细胞和培养基样品后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甘油和非酯化脂肪酸(NEFA)释放量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50和200μmol/L硫辛酸处理显著降低草鱼脂肪细胞TG含量,200μmol/L硫辛酸显著增加细胞甘油和NEFA的释放量。200μmol/L硫辛酸组脂肪细胞脂肪分解相关基因(HSL、PPARα、CPT1、CD36)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CC和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ATGL、MGL、SREBP-1c、FAS、DGAT等脂代谢基因表达状况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硫辛酸可能通过诱导草鱼脂肪细胞HSL和CPT1的基因表达促进脂质水解和β-氧化,从而降低脂肪细胞脂质含量。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黄旭雄  李伟微  彭士明  胡盼  赵峰  
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PUFA)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含量呈现降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林  张婷婷  徐后国  郑珂珂  梁萌青  
本研究通过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来探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水解蛋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鱼体及组织脂肪含量的影响。实验设4个等氮等能的饲料处理组,对照组含有30%的鱼粉,通过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水解猪血蛋白、水解豆粕蛋白和水解酵母蛋白替代10%的鱼粉来获得不同类型的实验组饲料,即水解猪血蛋白组、水解豆粕蛋白组和水解酵母蛋白组。养殖实验在近海浮式网箱中进行,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的养殖网箱,每个网箱30尾鱼。实验结果显示,高植物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艳  顾以韧  刘锐  龚建军  吕学斌  陈晓晖  
关键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梅珍  石文雷  朱晨炜  陆茂英  王根林  黄凤钦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不同脂肪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新鲜的豆油。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海峡   杨钧翔   刘彦君   沈昳潇   刘玲  
乳脂肪是衡量牛乳营养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对牛乳的感官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热加工特别是超高温瞬时(ultra-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过程中,乳脂对牛乳的品质影响显著。通过自制全脂(U-WM)和脱脂超高温灭菌乳(U-SM),利用色差仪、电子舌、电子鼻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探究乳脂肪含量对UHT灭菌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色泽上看,U-WM的L~*和b~*显著高于U-SM(p<0.05),U-WM更加白亮;从味感上看,U-WM比U-SM具有更显著的甜味、苦味和涩味;从嗅感上看,U-WM和U-SM在W5S、W2S、W3S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最大,说明U-WM和U-SM中氮氧化合物、含羰基化合物及烷烃等物质的含量和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一步表明两者的味感和嗅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U-WM和U-SM中主要鉴定出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U-WM中挥发性物质总量更多。结合PCA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得出酸类、酮类和酯类物质是区分U-WM和U-SM的主要差异物。这些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表明乳脂肪与牛乳风味形成密切相关,乳脂肪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氧化降解形成挥发性气味物质;另一方面脂肪的氧化降解产物作为中间产物进一步促进美拉德反应,从而影响UHT灭菌乳的整体感官特性。通过探究乳脂肪对UHT灭菌乳风味和色泽的影响,为调控不同乳脂类型UHT灭菌乳的感官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衡  张波  金显仕  赵宪勇  
根据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5月黄海中南部水域鱼 (Engraulisjaponicus)的调查资料 ,分析其脂肪含量与叉长、性别以及水分含量的关系。产卵前期 (5月)、产卵盛期 (6月 )和越冬期 (1月 )脂肪含量同叉长呈显著正相关 (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明  陈浩  胡桂森  李冬静  
根据2012年9月21日至11月15日库克群岛海域金枪鱼延绳钓调查数据,对所捕获的长鳍金枪鱼的叉长分布、脂肪含量分布、脂肪含量时空分布、脂肪含量与叉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渔获中长鳍金枪鱼叉长范围为0.50~1.14 m,平均叉长为0.95 m,其中0.90~0.99 m为优势叉长,占80.36%;(2)长鳍金枪鱼的最低脂肪含量为0.3%,最高脂肪含量为4.6%,平均脂肪含量为2.0%,其群体组成丰富;(3)从9月底至10月中旬,脂肪含量较低,10月中旬以后,脂肪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4)西北部(11°S~13°S,162°W-168°W)长鳍金枪鱼的脂肪含量较高,为2.7%~...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卫红  王资生  张余霞  於叶兵  吕富  吕林兰  陈立侨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肝胰腺为卵巢发育提供脂类等营养,日本沼虾肝胰腺中含有与卵巢发育有关的雌二醇,日本沼虾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织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研究雌二醇对日本沼虾肝胰腺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设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日本沼虾肌肉分别注射5、0.5和0.05μg·g-1体重的雌二醇,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 d注射1次,共注射2次,10 d后测定肝胰腺中脂肪酸的含量及其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研究雌二醇对日本沼虾肝胰腺中脂肪酸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日本沼虾肝胰腺中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1n...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微藻细胞中脂类的数量及质量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 ,改变培养条件及在不同的时期收获对微藻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有着显著影响。本文主要从培养基成分、光强、温度、通气量和生长期 5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希望能为海洋微藻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S.M.Renaud  d.L.PaRRy  K.C.Woo  
作为虾、蟹、贝幼体以及海水仔鱼的生物饵料,新月菱形藻和铲状菱形藻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主要是20∶5(n-3),杷夫藻提供的主要是22∶6(n-3),在本试验条件下既能使微藻快速生长,又能合成较多脂肪以及(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新月菱形藻为20℃、铲状菱形藻为15℃、杷夫藻为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