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3)
2023(6202)
2022(5429)
2021(5103)
2020(4128)
2019(8821)
2018(8678)
2017(15418)
2016(8468)
2015(9482)
2014(8863)
2013(7851)
2012(6780)
2011(6039)
2010(6062)
2009(5502)
2008(4858)
2007(4165)
2006(3469)
2005(3021)
作者
(20696)
(17333)
(17195)
(16380)
(10848)
(8423)
(7985)
(6671)
(6501)
(6102)
(5918)
(5734)
(5548)
(5351)
(5301)
(5228)
(5111)
(5031)
(4997)
(4844)
(4275)
(4071)
(4048)
(3991)
(3987)
(3847)
(3782)
(3756)
(3692)
(3504)
学科
(23802)
经济(23776)
管理(19686)
(17310)
(14540)
企业(14540)
教学(10632)
方法(8704)
理论(7762)
中国(7711)
(7573)
数学(7337)
地方(7089)
数学方法(7071)
业经(6479)
学法(6356)
教学法(6356)
教育(5390)
(5311)
农业(5081)
(5023)
(4878)
贸易(4873)
(4676)
技术(4649)
学理(4456)
学理论(4456)
环境(4394)
(4148)
(3996)
机构
学院(105647)
大学(100952)
管理(35395)
(33437)
研究(32458)
经济(32427)
理学(31012)
理学院(30527)
管理学(29554)
管理学院(29371)
科学(21822)
中国(21546)
(20979)
(20572)
师范(20352)
(16319)
师范大学(16235)
技术(15479)
中心(15428)
(15238)
(14940)
教育(14700)
研究所(14013)
职业(13979)
业大(13889)
(13887)
(13498)
北京(12732)
(12250)
财经(12010)
基金
项目(73608)
科学(58424)
研究(57954)
基金(50049)
(43193)
国家(42822)
科学基金(37448)
社会(34049)
社会科(32253)
社会科学(32250)
(31735)
教育(30843)
基金项目(26915)
(26483)
编号(25782)
自然(24013)
自然科(23523)
自然科学(23520)
自然科学基金(23043)
成果(20861)
课题(19534)
资助(18946)
重点(17397)
(17326)
(16430)
(16181)
(15462)
规划(15397)
项目编号(15323)
创新(15203)
期刊
(37866)
经济(37866)
研究(31042)
教育(29918)
中国(25324)
管理(14154)
学报(13685)
科学(13514)
(12805)
技术(12399)
(11556)
大学(10508)
学学(9473)
职业(9245)
农业(9168)
业经(7919)
经济研究(6339)
(5949)
(5924)
金融(5924)
技术教育(5494)
职业技术(5494)
职业技术教育(5494)
(5488)
论坛(5488)
财经(5411)
科技(5128)
(5048)
图书(4824)
(4797)
共检索到151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惠贤   胡红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在线教学整合了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技术和数据,从大规模的班级授课走向技术赋能的个性化教学,回应了在线教学促进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在线教学如何从教育资源共享公平转向在线教学过程公平,第三空间以一种批判性教学法的隐喻扩展了在线教学公平化的内涵。第三空间下的在线教学拒绝知识的二元对立,强调知识的多元协商,关注教学的人文关怀,强化正向的自我价值,促使在线教学迈向过程公平化。基于第三空间的在线教学特征,教师从事在线教学的应然角色被定位为学生已有经验激活的设计者、参与感知获得的促进者、知识迁移应用的协助者、深度学习的评价者。为保障第三空间下在线教学角色功能的正常发挥,教师需要具备数字素养、网络道德品格、课程设计能力、沟通管理能力与教学反思能力,保障教师胜任第三空间下的在线教学,落实在线教学过程的公平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的第一负责人,在团队中处于中心地位,负责团队组建、目标制定、资源整合、项目实施、关系协调等工作,是目标的引领者、创新的推动者、资源的整合者、关系的协调者。团队负责人的能力水平影响团队的发展,关系教学创新改革的结果,其胜任能力与工作绩效、工作导向、工作情境有着明确的内在联系,这要求团队负责人在品德素质、人际关系、任务达成、理论研究等方面具备良好水平,进而为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能力储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遐  马腾飞  刘京鲁  叶超  阮琳燕  
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背景下,为揭示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图景,推动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运用吉登斯的认同理论和结构化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开放大学18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图景及其建构过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和类属分析,研究者对开放大学教师建构的有关“在线教学专业精神认知”“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关键点认知”“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困境认知”“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路径认知”等进行深描,揭示了开放大学教师在与规则、资源等社会结构的互动中,通过反思性监控和行动流实现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图景的建构和演进的过程,生成了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图景及其建构过程的扎根理论。最后本文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师建构的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认知与社会结构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贵阳  
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调查,需要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成中需要坚持角色论分析方法,对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全面分析,准确科学地定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才能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为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高职院校整理教学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赵伟丽  
行动导向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行动导向学习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发生了根本转变。本文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机理出发,阐述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霄  曾文华  
文章阐述了认知学徒制理论的源起、框架和特征,分析了认知学徒制与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契合性,并指出随着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从关注"教师行为"向关注"教师认知"转变,认知学徒制可以有效促进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从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师合作团队制两方面提出了认知学徒制视野下应用型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纯荣  邵喜武  
"互联网+教学"对教师带来深刻的影响,进而产生"互联网+教学"时代教师的新角色。本研究将"互联网+教学"的本质与教育信息化教师发生的变化相结合,从教学要素及教学发展等教学相关的具体方面阐释"互联网+教学"对教师产生的深刻影响,深入分析"互联网+教学"时代教师的新角色,试图启迪"互联网+教学"时代教师新角色的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光  
教师在智能时代的意义更加凸显。本文从认知、关系、情感三个维度构建教师角色框架,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目的要求,以已有研究为依据,阐明三个维度互为途径,共为目的的辩证统一关系。针对现实中认知失衡和情感缺失导致的教育异化问题,从关系维度入手推进实施教师的三维角色框架,阐明关系的本质是权力,通过核心反思和共同体建设构建积极关系,进一步明确教师是认知提升者、关系构建者和情感激发者,并提出教师三维角色框架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小川  
在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外语教学中 ,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则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外语学习的帮助者 ,并实现从“专业型”向“一专多能型”教师的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栋  朱炯  
为了解疫情下线上教学的认知差异对教师后续教学策略的影响,首先需要探究教师对当前在线教学的认知情况,其次掌握教师年龄、职称、学生反馈和课程的设置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教师行为的差异性,从而设计更加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的网络教学策略模型。对上海高职高专院校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95%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的难度高于或等于线下,有79.9%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的备课时间大于或等于线下,有81.5%的教师后续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决策模型分析表明:合理设置在线课程的课时长度,限定教师个人开设网络课程的数量,将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在线教学效果,建议提升高级职称教师群体参与在线教学比例,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强化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先应  付达杰  王利  
当前,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师胜任能力,以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师胜任能力模型,模型的4个大类根据权重由高到低分别为教学技能、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自我提升能力,并确定了14个小项的权重。根据模型要素权重,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高职教师胜任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空间的主体性存在,在乡村教育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维空间中进行着专业身份的自我建构。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其专业身份自我建构均有各自的建构特点、核心任务和关键要素。为了实现专业身份的自我建构,乡村教师应树立空间意识,紧抓阶段任务,坚持终身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官芬芬  
元认知教学包括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和为培养学生元认知知识去教学两种。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是指教师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元认知知识去教学则是指教师思索他们该如何才能激活和培养学生自己的元认知知识,即学生作为学习者思索他们的学习过程。国内对前者研究的人甚少,因此笔者将主要探讨用元认知知识去教学,然后根据元认知理论进行尝试性的元认知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及水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艺龄  彭晓玲  吴忭  
机器与人类劳动分工的不断裂变、重组,促使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思考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21世纪人才。STEM教育作为对这一命题的重要回应,尚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与质量不佳的困境。为改变STEM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模式不清晰的现状,培育未来教师的设计思维并促使其外化为实践,打造从教师教育到教师实践无缝衔接的教育生态,是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从设计理论、培养模式和标准框架的联合视角,构建了STEM协同教学设计模式,并通过创设整合了真实教学设计问题和虚拟导师等多元支架的虚拟实习环境,使教师投入到包含STEM教学设计要素的逆向设计活动中,在实践中发展STEM教学设计能力。初步研究表明,该模式在提升教师的STEM教学设计表现和协作能力上体现出一定的作用,在破解STEM课程中目标缺位与异位困境、满足教师完成STEM跨学科设计的需求、提供多元交互式设计实践机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