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1)
2023(4104)
2022(3357)
2021(3548)
2020(2748)
2019(6495)
2018(6933)
2017(10335)
2016(6844)
2015(7483)
2014(7920)
2013(6728)
2012(6107)
2011(5660)
2010(5997)
2009(5442)
2008(5386)
2007(4646)
2006(4512)
2005(4344)
作者
(15640)
(13053)
(12912)
(12805)
(8355)
(6293)
(6095)
(5322)
(4870)
(4868)
(4575)
(4388)
(4309)
(4276)
(4235)
(4200)
(3891)
(3850)
(3826)
(3763)
(3619)
(3282)
(3116)
(3103)
(3099)
(3085)
(2957)
(2790)
(2655)
(2637)
学科
教育(19258)
(15739)
经济(15711)
中国(13195)
管理(11210)
(9706)
(8014)
企业(8014)
教学(7324)
理论(7187)
(7001)
技术(5923)
(5539)
(5359)
(5313)
(4878)
地方(4827)
体制(4607)
研究(4487)
(4446)
(4031)
(4029)
金融(4029)
银行(4029)
发展(4028)
业经(4013)
(3963)
(3956)
(3905)
方法(3765)
机构
大学(82278)
学院(77415)
研究(35398)
教育(28088)
(24025)
经济(23161)
(22167)
师范(22082)
管理(21590)
中国(20687)
(20319)
科学(20072)
师范大学(18523)
(17831)
理学(17506)
理学院(17154)
管理学(16687)
管理学院(16492)
研究所(16007)
(14782)
北京(14299)
中心(13977)
技术(13963)
(13646)
职业(13487)
(12850)
(11156)
教育学(10728)
(10159)
研究院(9759)
基金
项目(45078)
研究(42877)
科学(36707)
教育(28156)
基金(27072)
社会(22950)
(22653)
国家(22266)
社会科(21352)
社会科学(21348)
编号(20279)
成果(20109)
(19462)
(18766)
课题(18416)
科学基金(17928)
(15799)
基金项目(13045)
规划(13011)
重点(12000)
项目编号(11928)
(11898)
(11643)
(11595)
(11515)
研究成果(10764)
教育部(10606)
(10533)
(10372)
资助(10350)
期刊
教育(49455)
研究(39660)
中国(33233)
(31051)
经济(31051)
职业(12206)
技术(11747)
(10565)
管理(9606)
学报(8928)
科学(8907)
(8847)
大学(8289)
技术教育(8024)
职业技术(8024)
职业技术教育(8024)
(7510)
论坛(7510)
(7423)
金融(7423)
高等(6270)
农业(5699)
学学(5662)
高等教育(5423)
(5367)
成人(5132)
成人教育(5132)
科技(5087)
财经(4705)
经济研究(4447)
共检索到146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晓田  
针对时下风行于美欧等国家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不足,提出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念,分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我国高等教育在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培养方式和途径、创新教学内容和建设"科技型"师资队伍等方面应采取的变革措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2012年4月英国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通识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强  
认为图书馆文献载体由纸介质转变成磁性介质,使图书馆的传递功能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使资源共享变得更切实际。图书馆文献载体的转换,导致纸介质文献数量大幅下降,图书馆物理空间开始萎缩。指出考虑长期保存文献的保险系数和部分读者不习惯用电脑屏幕阅读等因素,少量纸介质文献将长期与磁性介质文献共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家庭  孙哲  
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和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典型表现,由此带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转型的新内涵:低碳概念驱动产业创新、需求因素引导新兴产业、"再工业化"支撑产业体系和扁平化组织形成产业网络。然后对工业革命进程中教育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战略,从教育的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两方面提出了教育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盛晓白  
悄然兴起的日本第三次“消费革命”南京审计学院盛晓白一、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至80年代末期止,战后日本先后爆发了两次“消费革命”。第一次消费革命自1963年始,至70年代中期结束。当时,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以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最近,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全球范围特别是我国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是否确切,我国如何应对新的产业革命等,迫切需要关注。(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反映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为促使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但新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晓达  
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生产关系变革为宗旨的第二次革命的同时 ,还必须开展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宗旨的第三次革命。这是现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适应当前国际竞争形势 ,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从根本上扩大需求的紧迫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谟炎  
本文主要从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及合作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纯彬  
2011年美国人杰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出版了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了中译本,加了一个副标题: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这个副标题加的不准确也没必要。但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均引起了政界和经济界的关注。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大公司的领袖,对该书给予了好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为读者已知的既定前提处理的,没有给出作者明确清楚的说明。但关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划分始终是不尽一致的。第一次工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鲍成中  
当今世界,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与创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所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给全球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挑战,我国教育改革应该积极应对,顺势而为,构建中国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类人才。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将教育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速教育国际化进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推进相关教育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春林  姚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1997)认为,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不怎么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初期,尤其是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热情重新高涨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少甫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目前正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刚刚袭来还是早就到了,也有不同的观点。当前,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最具代表的是杰里米·里夫金与《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如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婧  
可再生能源与现代科技在向低碳经济转型时将发挥重要作用。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一场绿色、可持续、智能以及历史性创新的革命,并且重新界定了人类活动的概念和国家发展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