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3)
2023(9540)
2022(8102)
2021(7563)
2020(6497)
2019(14629)
2018(14663)
2017(27904)
2016(15342)
2015(16866)
2014(16645)
2013(16367)
2012(15299)
2011(13900)
2010(14126)
2009(13626)
2008(13390)
2007(11644)
2006(10873)
2005(10114)
作者
(44996)
(37216)
(37123)
(35659)
(23666)
(17964)
(16827)
(14356)
(14060)
(13391)
(12669)
(12282)
(12171)
(11818)
(11615)
(11588)
(11132)
(11042)
(10959)
(10712)
(9368)
(9293)
(8972)
(8513)
(8502)
(8294)
(8284)
(8211)
(7442)
(7220)
学科
(59981)
经济(59893)
管理(41684)
(38806)
(30077)
企业(30077)
方法(24806)
数学(22537)
数学方法(22335)
中国(20490)
(18224)
(17930)
贸易(17920)
(17909)
(17644)
(17606)
业经(13520)
(12882)
(12841)
银行(12806)
(12355)
地方(11508)
(11500)
(11374)
农业(11327)
(10966)
金融(10966)
体制(9572)
(9282)
环境(9133)
机构
大学(217354)
学院(214772)
(93935)
经济(92117)
管理(79406)
研究(77470)
理学(67386)
理学院(66630)
管理学(65669)
管理学院(65269)
中国(61249)
(47093)
(46364)
科学(45545)
(40068)
(39787)
财经(35954)
研究所(35712)
中心(34975)
(34212)
业大(32775)
(32684)
农业(31592)
经济学(29599)
北京(29573)
(27920)
(27702)
师范(27535)
经济学院(26920)
财经大学(26592)
基金
项目(136772)
科学(106549)
基金(99622)
研究(97987)
(88441)
国家(87665)
科学基金(73326)
社会(64130)
社会科(60872)
社会科学(60859)
基金项目(52259)
(52011)
自然(46522)
自然科(45427)
自然科学(45408)
教育(45132)
(44735)
自然科学基金(44611)
资助(40406)
编号(38345)
成果(31793)
(31112)
重点(31020)
(29566)
(28455)
课题(27201)
国家社会(27159)
创新(26748)
教育部(26580)
科研(26326)
期刊
(106026)
经济(106026)
研究(70962)
中国(46211)
学报(36313)
(35639)
(35014)
科学(31572)
管理(30307)
大学(27333)
(25950)
金融(25950)
学学(25488)
教育(24472)
农业(22987)
财经(18155)
经济研究(18093)
业经(17561)
技术(16963)
(15673)
问题(15263)
(14962)
国际(12760)
(12062)
理论(10920)
商业(10700)
技术经济(10428)
(10073)
统计(9818)
实践(9689)
共检索到341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出口可能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相结合,推动全球制造、贸易等模式的创新;另一种认为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相结合,推动世界进入数字化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纪建强  翟晓鸣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使化石能源大国的资源优势下降,能源竞争以合作与互利为主,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边界模糊化,企业组织小型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体制平面化、网络化、功能化,战场环境人为化。中国应积极响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流,抓住机会窗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露露  韩超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顾明远  
2012年4月英国在《经济学人》杂志上提出3D打印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必须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首位,加强通识教育,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并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的人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昌林  
最近,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全球范围特别是我国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如何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是否确切,我国如何应对新的产业革命等,迫切需要关注。(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反映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为促使经济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但新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家庭  孙哲  
以新能源技术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枢纽和以数字化制造为形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技术上的典型表现,由此带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转型的新内涵:低碳概念驱动产业创新、需求因素引导新兴产业、"再工业化"支撑产业体系和扁平化组织形成产业网络。然后对工业革命进程中教育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战略,从教育的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两方面提出了教育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燕华  王文涛  
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有一种新的导向,导向就是把有形资源的研究和无形资源的研究结合起来,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另外要把市场看不见的手和知识看不见的手同时并重,发挥推动作用。对于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其基本定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9世纪的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2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纯彬  
2011年美国人杰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出版了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The Third Industrial)。2012年中信出版社出了中译本,加了一个副标题: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这个副标题加的不准确也没必要。但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均引起了政界和经济界的关注。一些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领导人以及一些大公司的领袖,对该书给予了好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作为读者已知的既定前提处理的,没有给出作者明确清楚的说明。但关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划分始终是不尽一致的。第一次工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际刚  
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对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竞争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并赋予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以新的内涵。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传统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带来国际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推动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的重大变化,产业竞争更趋广泛性、分散性和个性化,知识性生产要素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管治华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重大相关技术取得群体性突破,它将从根本上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格局。本文在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和对未来世界发展具体影响的基础上,阐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即削弱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升级难度加大和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调整,最后提出了培育人力资本优势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真虹  侯琳洁  李倩雯  哈利·海林斯  
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何对港口产业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迄今为止尚未见到有文献论及。本文在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海运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港口发展自身规律的角度出发,研究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未来港口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基于6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论证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下港口发展的趋势,给出了未来港口的发展模式,即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港口作为洲际之间和洲域之内连接的重要节点,将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通过使用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而成为一个生态性港口;港口将成为密切区域内物资联系的集散、分拨和配送中心,成为贯通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成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港口,成为信息高度集成的智慧港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泊溪  
前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生产力发展,这是很重要的主题,作为国务院决策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产业部做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资深报告。本文参考和引用了该报告内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就。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全面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蔡春林  姚远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杰里米·格林伍德(Jeremy Greenwood,1997)认为,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不怎么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直到21世纪初期,尤其是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欧盟、美国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热情重新高涨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少甫  
"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说法,目前正在世界各国迅速传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刚刚袭来还是早就到了,也有不同的观点。当前,国际社会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最具代表的是杰里米·里夫金与《经济学人》的主笔保罗·麦基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在一些发达国家正如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婧  
可再生能源与现代科技在向低碳经济转型时将发挥重要作用。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引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是一场绿色、可持续、智能以及历史性创新的革命,并且重新界定了人类活动的概念和国家发展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