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6)
2023(4278)
2022(3580)
2021(3318)
2020(2874)
2019(5982)
2018(5804)
2017(10885)
2016(6044)
2015(6415)
2014(6569)
2013(6388)
2012(6042)
2011(5345)
2010(5352)
2009(4853)
2008(4905)
2007(4278)
2006(3644)
2005(3514)
作者
(18065)
(15087)
(14745)
(14376)
(9783)
(7391)
(6756)
(5715)
(5644)
(5593)
(5235)
(5117)
(5089)
(4954)
(4772)
(4610)
(4457)
(4400)
(4357)
(4325)
(3778)
(3725)
(3663)
(3607)
(3477)
(3408)
(3269)
(3257)
(3175)
(3033)
学科
(21713)
经济(21683)
管理(16195)
(16187)
(13214)
企业(13214)
方法(9389)
数学(8085)
数学方法(7965)
(6912)
中国(6556)
(6270)
(5935)
(5512)
地方(5020)
(5019)
银行(5011)
(4784)
业经(4769)
(4606)
金融(4606)
(4566)
财务(4555)
财务管理(4537)
企业财务(4368)
(3946)
贸易(3941)
技术(3888)
(3840)
农业(3764)
机构
大学(83452)
学院(82227)
研究(31154)
(31125)
经济(30376)
管理(28529)
理学(24442)
理学院(24063)
管理学(23523)
中国(23451)
管理学院(23345)
科学(20226)
(17950)
(16571)
(16427)
(16166)
研究所(15004)
中心(14115)
(13438)
业大(13085)
农业(13061)
财经(12554)
(11943)
师范(11772)
(11494)
(11383)
北京(10991)
(10519)
(10480)
经济学(9801)
基金
项目(56819)
科学(44402)
基金(41588)
研究(39027)
(37846)
国家(37555)
科学基金(31330)
社会(25005)
社会科(23741)
社会科学(23733)
(21655)
基金项目(21630)
自然(20928)
自然科(20488)
自然科学(20478)
自然科学基金(20130)
(18941)
教育(18303)
资助(17102)
编号(14471)
重点(13401)
(12685)
成果(12260)
(11957)
(11766)
(11724)
科研(11135)
创新(11074)
计划(11066)
课题(10847)
期刊
(33769)
经济(33769)
研究(24800)
中国(19259)
学报(17146)
(14733)
科学(14264)
(13412)
大学(12537)
学学(11869)
管理(11219)
教育(10438)
(9939)
金融(9939)
农业(9792)
财经(6570)
技术(6124)
(5694)
经济研究(5662)
(5659)
(4901)
业经(4780)
业大(4536)
科技(4277)
问题(4267)
(3967)
农业大学(3678)
资源(3626)
林业(3527)
财会(3422)
共检索到127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谈晨逸  
第三方出资者与仲裁裁决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可能导致仲裁员的利益发生冲突,而资助协议中的保密条款又很容易使这种利益冲突被隐瞒而有损仲裁程序的正当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强制性的披露制度,要求被资助者必须主动披露存在第三方资助的事实和出资者的姓名或名称;关于资助协议的披露与否则应按举证标准判断,只有当特定性、相关性和实质性都满足时才能作出披露的指示。通常,履行披露义务的主体是受资助者和仲裁员,但当受资助者没有披露时,知情的代理律师也应根据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向其他各方当事人和仲裁庭作出补充披露。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范冰仪  
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第三方资助不同于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第三方资助,应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披露是规制第三方资助的关键。国际投资仲裁中关于第三方资助披露的规则呈现出缺位和模糊的总体特点。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第三方资助的受资助方基本均为申请人。由相关案件可知,现行实践与规则并不适配。实践中,披露的发起一般经由被申请人请求或仲裁庭要求,被申请人要求披露的原因常见于利益冲突和透明度,仲裁庭对披露要求的拒绝一般基于对披露程度的考量。将规则与实践对比分析可知,规定仲裁庭要求披露的时间,严格把控第三方资助的披露程度,是完善国际投资仲裁中第三方资助披露规制的可行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超  
第三方资助源于英美等国,并在商事仲裁领域逐渐体现其存在价值。然而相关重要议题,如资助本身的合理性、资助者仲裁地位、资助者信息披露范围和第三方资助行业准入条件等,目前尚无定论。从维护经济弱势群体的正当权利,促进仲裁双方地位实质平等的角度出发,该制度应得到充分发展。为了避免资助者对程序的过度干预,形成对资助行为的有效监督,应采取促进资助方与受资助的当事人共担风险、确保资助方信息全面披露、科学评估合理准入条件等限制措施,从而充分发挥仲裁功能,紧贴其价值内核,合理维护仲裁意思自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一鸣  
香港《2017年仲裁及调解(第三方资助)(修订)条例》的颁布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合法化扫除了障碍,《第三方资助仲裁实务守则》则详细规定了出资第三方所需遵从的常规和标准。对于第三方资助仲裁,香港依循的是轻度规管的路线。从内容上来看,相关规定较为全面,更好地保护了受资助方的利益,保障了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立法者也为第三方资助仲裁的未来发展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这些都对中国大陆具有借鉴与启示作用。鉴于已出现第三方资助仲裁的实践,在《仲裁法》的修订中应当借鉴香港地区分阶段规管的思路,在立法上明确承认其合法地位,日后通过司法解释和仲裁规则对其予以具体化和制度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梁文才  
第三方资助制度目前在国际仲裁界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关于它是否有利于仲裁却存在激烈的争论,其中之一的质疑声就是关于商事仲裁中的第三方资助制度引发的利益冲突问题。对其利益冲突的合理规制:首先,要求相关义务人进行及时和适当的披露;其二,需加强仲裁机构的审查职能;最后,在仲裁规则中将相关规定明确化,是合法规制第三方资助仲裁中利益冲突的有力手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当事人双方庭审的过程是不断"攻击"与"防御"、"再攻击"与"再防御"的往复过程,涉及到"主张"与"反驳"、"本证"与"反证"等诸多问题,甚至有很多细节问题。作为一名仲裁员,如何梳理并保持庭审思路的清晰与流畅呢?从实践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德沛  
仲裁员国籍规则是仲裁机构任命仲裁员的重要依据。国籍规则的目的是保障仲裁员中立性,其内涵则是仲裁员的文化背景中立于当事人国籍国的文化背景,消除仲裁庭对一方当事人有倾向或成见的可能性。从实质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技术国籍以及仲裁员与当事人国籍国其他密切联系的认定。从形式上看,国籍规则的内容关乎其效力程度以及适用范围。不同仲裁机构的国籍规则在实质和形式上的规定有所区别,原因在于仲裁员中立性代表的公平价值和仲裁庭顺利组成代表的效率价值有所冲突。我国仲裁机构也应当构建仲裁员国籍规则,规范外籍仲裁员在我国参与仲裁,通过保障仲裁员中立性提高仲裁公信力。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袁小珺  
国际投资仲裁起源于国际商事仲裁,却又因为其往往涉及公共利益而得到更多的第三方关注。在第三方参与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比较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通过《投资人与国家间基于条约仲裁透明度规则》和《联合国投资人与国家间给予条约仲裁透明度公约》。虽然目前对第三方参与投资仲裁仍有非议,但不可否认其是大势所趋,值得我们梳理借鉴。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红  袁小珺  
国际投资仲裁起源于国际商事仲裁,却又因为其往往涉及公共利益而得到更多的第三方关注。在第三方参与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比较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通过《投资人与国家间基于条约仲裁透明度规则》和《联合国投资人与国家间给予条约仲裁透明度公约》。虽然目前对第三方参与投资仲裁仍有非议,但不可否认其是大势所趋,值得我们梳理借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夏  
国际投资仲裁中,仲裁员公正性的内涵包括"身份要求"和"行为要求":前者通常具象为"身兼数职冲突"、"身兼数案冲突"以及"观点冲突";后者表现为违反相关程序,未能及时披露信息等。在质疑仲裁员公正性案件的裁决中,仲裁庭在多数情形下以仲裁员的客观外部行为并结合案件具体事实作为评判标准,并不对仲裁员主观动机作过多考察。这种"缘迹不缘心"的"路径依赖"既与仲裁员公正性本质相关,也与仲裁员在仲裁程序中所充当角色的特性密不可分。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朱若菡  
近年来,以国际商会仲裁院和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为代表的仲裁机构在快速仲裁规则中引入强势独任仲裁员条款,规定即使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有相反的约定,同意由该机构对案件进行快速仲裁应被视为当事人已经同意对强势独任仲裁员条款予以适用。这一条款引发热议,问题主要集中于独任仲裁员与传统的三人仲裁庭相比是否可以体现公平,以及仲裁规则中对独任仲裁员的规定优先于当事人约定是否有违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仲裁基石,是否会因此导致裁决难以承认与执行。快速仲裁具有更加强调意思自治、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可以在效率和公平价值中维持平衡,并维护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仲裁基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龙伟  
周某,系某学院外聘教师,双方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第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第二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2011年7月,某学院口头通知周某解除劳动合同。2011年8月,周某向某学院发出《律师函》,声明学院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加  
商事仲裁具有准司法性和契约性,商事仲裁员刑事责任只能由准司法性因素决定。许多国家实行仲裁员法律责任有限豁免绝不意味着刑事责任的豁免,少数国家立法明文规定仲裁员承担类似法官、公务员刑事责任。过分强调仲裁契约性是引发各种仲裁员刑事责任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时间证明这一应对类似司法腐败的制度安排并未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刘晓红  李超  范铭超  
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员(公断人)责任制度是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在商事与贸易仲裁以及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方面起步较晚,尚有不足之处和完善空间。中国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国际商事贸易,合理应对日益频繁和复杂的国际贸易争端。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国际商事与贸易仲裁员的法律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商事与贸易仲裁员责任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珏  
紧急仲裁员是国际商事仲裁中新近出现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指仲裁一方当事人可以不需要等待仲裁庭组成,通过向仲裁机构递交申请,由仲裁机构任命紧急仲裁员来作出是否采取临时措施决定的一种紧急程序。国际商会仲裁院、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国际知名仲裁院均采用这种制度安排。结合我国的仲裁立法情况,对紧急仲裁员制度在我国适用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与完善我国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