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9)
- 2023(8427)
- 2022(7045)
- 2021(6178)
- 2020(5161)
- 2019(11157)
- 2018(10688)
- 2017(20910)
- 2016(11178)
- 2015(11913)
- 2014(11416)
- 2013(11430)
- 2012(10642)
- 2011(9559)
- 2010(9171)
- 2009(8455)
- 2008(8273)
- 2007(7128)
- 2006(6081)
- 2005(5263)
- 学科
- 济(51126)
- 经济(51068)
- 管理(35699)
- 业(34810)
- 方法(28987)
- 企(28153)
- 企业(28153)
- 数学(27139)
- 数学方法(26998)
- 财(15085)
- 农(12321)
- 中国(11582)
- 贸(10602)
- 贸易(10597)
- 易(10299)
- 务(10203)
- 财务(10199)
- 财务管理(10176)
- 企业财务(9819)
- 业经(9818)
- 环境(9530)
- 地方(9445)
- 学(8742)
- 农业(8614)
- 融(8470)
- 金融(8470)
- 银(8432)
- 银行(8396)
- 制(8351)
- 行(7868)
- 机构
- 大学(162082)
- 学院(160989)
- 济(71091)
- 经济(70050)
- 管理(64932)
- 理学(57881)
- 理学院(57312)
- 管理学(56506)
- 管理学院(56232)
- 研究(51892)
- 中国(40481)
- 农(32581)
- 财(32320)
- 科学(32071)
- 京(31609)
- 业大(27961)
- 财经(26810)
- 农业(25934)
- 所(25649)
- 中心(24885)
- 经(24761)
- 研究所(23728)
- 经济学(23206)
- 江(22264)
- 经济学院(21488)
- 财经大学(20404)
- 商学(19156)
- 商学院(19014)
- 北京(18876)
- 院(18583)
- 基金
- 项目(118260)
- 科学(94170)
- 基金(90306)
- 家(80896)
- 国家(80274)
- 研究(78449)
- 科学基金(69467)
- 社会(54727)
- 社会科(52341)
- 社会科学(52325)
- 基金项目(48479)
- 自然(46677)
- 自然科(45670)
- 自然科学(45656)
- 省(45194)
- 自然科学基金(44917)
- 划(38467)
- 资助(36415)
- 教育(35565)
- 编号(27467)
- 重点(26683)
- 部(26619)
- 创(25345)
- 发(24565)
- 国家社会(24000)
- 创新(23800)
- 科研(23636)
- 教育部(23024)
- 计划(22903)
- 人文(22269)
共检索到21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王书灿
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的先决条件,而第三方认证作为绿色债券发行中重要的认证评估环节,对于防范“洗绿”等行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发行的719只绿色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将其置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予以讨论。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对高信用评级、中西部地区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而言,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了第三方认证通过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个路径来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拓展性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作用并以此推动绿色债券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静静 梅凤乔
分析现行的以政府认证为主的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政府供给-行业自律-多方监督"的绿色建筑第三方认证制度,分析其内涵、优越性、认证方法,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
建筑业 绿色建筑 第三方认证 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伟 魏芳 魏洁
一、背景绿色债券,就其债券本质来讲,与其他债券类似,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兴起于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的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Climate Awareness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伟 魏芳 魏洁
一、背景绿色债券,就其债券本质来讲,与其他债券类似,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兴起于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的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Climate Awareness
关键词:
绿色债券 毕马威 中期债券 募集资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乾宇 尤婧
基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并由后者为农户提供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和信贷次数;第二,通过缓解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会促使农户调减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促进更多价值更高的农机具替代老龄农业劳动力,增加大田作物的纯收入,并降低农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第三,农户可被观测到和无法被观测到的异质性会影响上述因果效应的大小。为此,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可以成为提高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改善其生产生活的有效金融创新。在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正规金融机构应根据农户禀赋、农户对参与第三方数字信用认证的预期净效用和农户借贷倾向等特征设计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将有助于其更有效、更精准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进元
<正>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其中债券市场存量规模在2023年8月已达到151万亿元。市场发展带动了金融投资品种日益丰富,资产管理业务长足发展。债券作为最重要的投资品种,对其计量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交易的大额、低频等特点决定了估值是债券市场运转的基石。我国会计准则允许债券公允价值的确定可有三种方法——摊余成本法、市价法以及第三方估值。在目前债券市场做市制度不成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成义
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生活各领域公平协调占主导的健康发展。当前,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可忽视第三方机构的作用。从广义讲,第三方机构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社会生活中,市场是商品行销场地和区域,形形色色的市场主体相当于"运动员",在"运动员"和市场之间引入第三方强化监督,经济社会生态才能协调健康发展。否则,发展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晓燕 纪文鹏
本文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发行的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和绿色中期票据等79只绿色债券作为对象,采用熵值法构建绿色债券发行人财务评价指数用以全面、客观地描述发行人的财务能力。再从绿色债券发行人特性的角度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发行人财务状况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并无显著影响;(2)发行人评级状况对发行信用利差影响显著,但影响方向相反,可能是由于我国债券评级市场以及绿色债券市场的不成熟造成的;(3)绿色认证虽为绿色债券的固有特性,但对绿色债券发行信用利差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就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降低绿色企业筹资成本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行人特性 发行信用利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志远 郭凯 闫实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的创新性工具,具有吸引绿色资本、扩大绿色投资规模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研究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发行利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绿色债券发行利差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将绿色债券发行利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是否具有绿色认证、发行主体性质、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以及发行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将信用评级、发行期限以及债券种类作为控制变量,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结果发现:通过绿色认证能够降低发行利差但效果不显著,发行主体为国有企业、发行主体所在城市生态排名靠前以及发行规模较大都会显著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利差。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绿色项目认证标准、支持发行主体为非国有企业的绿色债券、加强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永娟
文章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大背景,用品牌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认证信用置于分析的中心,深入剖析认证在什么条件下才是有效的。我们提出了第三方认证的乘数信用模型,从认证机构、认证标准和认证对象三个方面分析认证的信用如何保证,也是给出了第三方认证进行品牌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第三方认证信用 品牌信用 乘数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钻扩 李宇 徐文虎 蔡莉 李坎勇
研究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动机及关系形成是完善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应有之义,故文章基于2000~2022年第三方市场合作范围内绿色投资企业数据,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第三方市场绿色投资转译网络,通过加权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从内、外两个维度检验绿色投资网络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第三方市场范围内绿色投资多元结构涌现,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优越性有所显现,在企业投资区位选择上趋利性减弱,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但模式效用未充分发挥;此外,绿色投资关系的形成与强度还具有空间邻近效应、第三国效应和组织邻近效应。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应注重绿色投资发展趋势,引导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在绿色标准、投资机制及营商环境层面创新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媛媛 刘松涛 刘煜珅
近年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推出绿色金融债券,此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企业债券以及绿色公司债券相继问世,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的39%。绿色债券的核心内涵在于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能否实现环境目标往往是投资者最为看中的,但受限于技术、信息和专业能力等因素制约,债券投资者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媛媛 刘松涛 刘煜珅
近年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推出绿色金融债券,此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企业债券以及绿色公司债券相继问世,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的39%。绿色债券的核心内涵在于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能否实现环境目标往往是投资者最为看中的,但受限于技术、信息和专业能力等因素制约,债券投资者很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然 温梦瑶
文章以2017—2021年银行间市场上市公司所发行债券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投资者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及相关债券信用利差,与不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低14.4%。文章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导致债券信用利差降低的现象在ESG绩效和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考虑引入绿色投资者,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信用利差 投资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沈保全
近年来网络上应用Open ID第三方认证的网站越来越多,用户也越来越接受这种认证模式,而图书馆界相关的应用和研究不多。"服务外包产业信息门户"的应用实践表明,Open ID对拓展用户来源、增强用户体验有明显作用;Open ID将逐渐被接受,并最终成为网络上的主流认证模式;Open ID对用户忠诚度的影响不大;来自不同地域的用户因信息环境的不同对登录模式的选择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
开放认证 第三方认证 用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