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9)
2023(18233)
2022(15867)
2021(14782)
2020(12532)
2019(28232)
2018(27866)
2017(53485)
2016(28997)
2015(32408)
2014(31973)
2013(31374)
2012(28591)
2011(25466)
2010(25111)
2009(22918)
2008(22084)
2007(19127)
2006(16648)
2005(14009)
作者
(85234)
(70849)
(70455)
(66924)
(45012)
(34260)
(31926)
(27914)
(27145)
(24946)
(24147)
(24052)
(22596)
(22085)
(21989)
(21921)
(21393)
(21098)
(20414)
(20369)
(17752)
(17306)
(17128)
(16371)
(15993)
(15654)
(15613)
(15489)
(14248)
(14111)
学科
(110136)
经济(109927)
管理(81019)
(77325)
(63616)
企业(63616)
方法(53832)
数学(46309)
数学方法(45670)
(31677)
中国(29163)
(29120)
(27515)
业经(25227)
地方(21610)
农业(21375)
(20134)
贸易(20122)
(19807)
(19522)
理论(19253)
(18423)
(18094)
财务(18015)
财务管理(17975)
技术(17445)
环境(17392)
企业财务(17003)
(16155)
银行(16070)
机构
大学(405907)
学院(402644)
管理(157919)
(154818)
经济(151486)
理学(138256)
研究(136820)
理学院(136686)
管理学(133837)
管理学院(133154)
中国(100150)
科学(90249)
(85995)
(75297)
(69395)
(69095)
业大(67797)
研究所(64194)
中心(62846)
农业(59668)
(57786)
财经(56424)
北京(53337)
(52923)
师范(52200)
(51606)
(50157)
(46447)
经济学(46401)
技术(43337)
基金
项目(291251)
科学(227831)
基金(212295)
研究(203514)
(189275)
国家(187750)
科学基金(159846)
社会(128367)
社会科(120942)
社会科学(120905)
(113465)
基金项目(113024)
自然(108054)
自然科(105574)
自然科学(105543)
自然科学基金(103660)
(97140)
教育(93728)
资助(87144)
编号(81247)
重点(66097)
成果(64006)
(63310)
(61184)
(60228)
科研(57142)
创新(56297)
计划(55847)
课题(55611)
教育部(53495)
期刊
(160050)
经济(160050)
研究(110893)
学报(75635)
中国(74864)
(67087)
科学(65989)
大学(56355)
管理(55632)
学学(53377)
(52065)
农业(46002)
教育(41614)
技术(33614)
(30060)
金融(30060)
业经(26937)
财经(26730)
经济研究(26165)
(23697)
(22919)
(21371)
科技(20886)
问题(20874)
业大(20708)
图书(20464)
资源(18895)
技术经济(18115)
理论(17918)
统计(17162)
共检索到569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颖  邱国栋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新形式,为"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自身特点,将系统特征和社会影响这两类因素引入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接受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类因素(兼容性、便利性)、社会影响类因素(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颖  邱国栋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新形式,为"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自身特点,将系统特征和社会影响这两类因素引入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接受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类因素(兼容性、便利性)、社会影响类因素(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倩  刘鹏程  王小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者使用支付方式种类及第三方支付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风险规避程度越低、网上银行接受度和互联网依赖度越高、具有互联网设备的个体越有可能使用多种支付方式,也更倾向于使用第三方支付;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使用多种支付方式,但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几率相差不大;与个体特征因素相比,成本因素对支付方式种类和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影响作用更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德文  姚山季  
第三方支付的范畴已经逐步渗透到线下支付环节。我国支付行业的边缘逐渐消失,消费者的金融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方支付企业要增大市场获取利润,就必须让消费者愿意使用自己的支付产品。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意愿尤为重要。已有的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停留在线上的角度,得到的结论不适用于当下宽泛的第三方支付背景。本文基于TAM模型并结合第三方支付线下化特点,以支付宝为例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提出了一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二亮  
本文以创新扩散理论及其扩充为基本研究框架,在对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上用户进行生命周期划分的基础上,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通过对5组来自不同地区、年龄及职业的小组进行访谈,对移动第三方支付线下支付市场消费者的支付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基于讨论提出了线下支付市场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禄峰  唐雪萍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支付方式,其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手机支付宝自成立以来,通过扩大远程支付规模、布局近场支付网络、提供多种增值服务等,迅速占领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竞争平台定价模型,研究认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应通过拓宽线下支付网络、增强平台差异性、加快技术创新等策略,吸引更多用户,提升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海滨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成熟型双边市场特征,但由于其较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更加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形成了显著的行业壁垒。自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多部规章和多份规范性文件来规范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完善对支付机构的监管举措。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龙头企业的“结构-行为”为分析出发点,引入双边市场的平台概念,运用微观经济模型推导,解释集团内部交叉补贴是形成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掠夺性定价的原因,针对掠夺性定价的具体危害以及当前存在的监管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制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不当竞争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凯  孙旭丽  严建援  
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以及认知过程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从技术接受模型出发分析了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接受过程,但技术接受模型偏向于检验和解释用户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交换理论为基础,从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的行为决策角度来建构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系统意愿的认知过程模型,并利用248份有效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用户对移动支付系统的利益和风险的感知和权衡决定了其使用意愿,而感知利益主要受系统方便性的影响,感知风险则主要受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同时,个人创新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最终将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芦文娟  王一涵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其中,微信支付是由腾讯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它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目前,微信支付的功能涉及打车、话费充值、彩票、购物、公益等多方面。虽然大量用户了解微信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芦文娟  王一涵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其中,微信支付是由腾讯公司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联合推出的移动支付创新产品,它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目前,微信支付的功能涉及打车、话费充值、彩票、购物、公益等多方面。虽然大量用户了解微信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敏  罗梅芬  聂瑞  张艳  
为探究影响用户问诊类移动医疗APP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从患者特征、医护特性和系统质量的多维视角出发,在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媒体丰富度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实验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通过设计研究实验并选取多个移动医疗APP的用户为实验对象,结合问卷访谈获取263份有效数据,利用Smart 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关系质量能促进问诊类移动医疗APP的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对医生的信任、感知平台信息质量和感知平台服务质量均能正向影响关系质量;感知医生的沟通性、关怀性和媒体丰富度能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四清  王博  乔路  
文章从移动电商用户角度出发,引入风险容忍度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维度,提出了风险容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假设,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风险容忍度对其持续使用意愿的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合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户行为惯性正向作用于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又进一步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芬  赵学锋  张金隆  汤庆  
移动优惠券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关键是消费者的大量使用,国内缺乏对移动优惠券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本文从个人特征和动机的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索了消费者移动优惠券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影响使用意愿的动机因素包括感知娱乐性、感知便利性和感知经济利益,其中感知娱乐性的相对影响最大,感知经济利益的相对影响最小。影响使用意愿的个人特征因素——个人创新性和个人优惠券倾向对使用意愿既有直接影响,也通过动机因素对使用意愿产生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