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5)
2023(14340)
2022(12501)
2021(11733)
2020(9765)
2019(22093)
2018(22059)
2017(43126)
2016(23062)
2015(25780)
2014(25209)
2013(24778)
2012(22487)
2011(20114)
2010(19681)
2009(18177)
2008(17258)
2007(14736)
2006(12636)
2005(10823)
作者
(63354)
(52473)
(52298)
(49580)
(33517)
(25213)
(23771)
(20577)
(20047)
(18598)
(18079)
(17490)
(16379)
(16259)
(16230)
(16087)
(15686)
(15620)
(15072)
(15003)
(12937)
(12635)
(12552)
(11909)
(11715)
(11553)
(11505)
(11504)
(10531)
(10271)
学科
(89985)
经济(89880)
管理(67885)
(63350)
(53420)
企业(53420)
方法(45165)
数学(39649)
数学方法(39260)
(24964)
(23391)
中国(22782)
业经(20217)
(18556)
贸易(18545)
(18032)
(18008)
地方(17854)
(16238)
(16225)
财务(16171)
财务管理(16135)
农业(15694)
理论(15481)
企业财务(15321)
技术(14177)
(13804)
银行(13767)
(13714)
环境(13508)
机构
大学(317832)
学院(316835)
管理(128910)
(125987)
经济(123297)
理学(112914)
理学院(111724)
管理学(109839)
管理学院(109285)
研究(99925)
中国(75597)
(65654)
科学(61151)
(58520)
(48278)
财经(47894)
中心(46297)
(46293)
业大(45830)
研究所(44078)
(44026)
(43777)
(41147)
北京(40790)
师范(40772)
经济学(38337)
(36429)
(36429)
农业(36343)
财经大学(36059)
基金
项目(222639)
科学(176124)
研究(164347)
基金(162891)
(140645)
国家(139488)
科学基金(121336)
社会(104539)
社会科(99102)
社会科学(99081)
基金项目(86774)
(86127)
自然(78928)
自然科(77131)
自然科学(77116)
教育(76168)
自然科学基金(75745)
(72608)
编号(67311)
资助(67259)
成果(53574)
(49550)
重点(49302)
(46827)
(46333)
课题(45413)
创新(43483)
教育部(43344)
国家社会(42701)
科研(42691)
期刊
(131786)
经济(131786)
研究(92473)
中国(54745)
学报(48168)
管理(45709)
(43891)
科学(43767)
(41195)
大学(36717)
教育(34701)
学学(34525)
(29936)
金融(29936)
农业(28766)
技术(26559)
财经(23131)
业经(22711)
经济研究(22307)
(19667)
图书(16821)
问题(16667)
理论(15773)
商业(15114)
科技(14764)
技术经济(14696)
实践(14489)
(14489)
(14312)
现代(13865)
共检索到44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峥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新型电子货币迅速发展、快速普及,广泛应用于小额、高频的交易场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传统货币理论产生了影响。本文从第三方支付视角出发,在分析新型电子货币替代流通中现金(纸质货币)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型电子货币替代现金的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新型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量逐年迅速增加,至2016年,替代量已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现金流通总量的20%。中央银行需要完善对新型电子货币的监管,密切关注新型电子货币对央行控制货币能力及执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段伟杰  陈文晖  
随着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方互联网和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电子货币逐渐取代现金和银行卡成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而这对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Romer (1986)构造的简单一般均衡家庭货币需求模型以及Miller-Orr(1966)企业货币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电子货币的货币需求模型,以研究电子货币对于家庭及企业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同时采用ARDL模型,选取2007-2018年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电子货币替代程度的增加会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水平,增加货币需求总量预测难度,进而弱化货币政策执行效率,也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建议创新利率调控手段,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数量;拓展经营业务,增强银行竞争力;顺应数字化支付发展趋势,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工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武聪  陈孝明  
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本文基于电子货币中第三方电子支付视角,探讨第三方电子货币支付对货币供需的影响机制,研究第三方电子支付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采用2006-2015年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电子支付将对我国货币供需机制、流动性以及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丽平  张晶  贺之瑶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推动了传统支付清算结构的深刻变革,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替代效应造成货币需求、信用创造过程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发生变化。本文立足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以惠伦货币需求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比例可达到66.67%以上,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效应明显。在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推导交易性货币需求,发现电子货币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货币需求难以预测;货币创造过程中信用扩张带来的引致效应可以创造出更多流通货币,放大电子货币替代效应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对GDP增长率的变动影响时滞较长,电子货币加大了中介目标的不确定性,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莹  李淑锦  
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背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为视角,将其引入传统货币需求理论框架,通过修正惠伦模型,建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定性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同时,实证检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将会替代部分预防性现金需求,且加速不同层次货币间转化,进而减少预防性货币需求。(2)实证结果表明,转化成本、机会成本、流动性比率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替代率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莹  李淑锦  
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背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为视角,将其引入传统货币需求理论框架,通过修正惠伦模型,建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定性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同时,实证检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将会替代部分预防性现金需求,且加速不同层次货币间转化,进而减少预防性货币需求。(2)实证结果表明,转化成本、机会成本、流动性比率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替代率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佳敏  
第三方支付通过影响社会公众的持币动机、资产组合选择以及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本文基于货币当局非金融机构存款项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比例估算备付金规模,与货币供给、货币乘数、现金漏损率等构建VAR模型。经验证据表明: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对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存在显著正向冲击,且对狭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乘数影响更大。备付金集中存管政策实施后,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对货币供给量的冲击大幅减小,但政策没有阻断第三方支付对货币乘数的放大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士贵  邹艺  
第三方支付凭借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点已经深刻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但同时根据其支付流程,第三方支付会通过将货币电子化,改变货币形态,进而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经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检验得到证实:第三方支付在长期范围内会抑制现金和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刺激广义货币流通速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弋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不仅改变了货币形态和支付方式,更给传统货币创造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的研究范畴中,考察了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发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构造了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研究发现,电子货币能够通过货币创造机制影响货币供给,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放大货币乘数方面尤为明显,需要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中更加关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电子支付、电子货币有关的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从电子货币替代视角出发,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效应。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投机需求和预防需求,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还是预防需求,银行卡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都是不完全的,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则能够对现金产生完全替代。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指出未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积极促进我国电子支付发展、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的同时,探索电子支付背景下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淑锦  张小龙  
本文研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中国各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具有增大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是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增大的格兰杰原因。央行和政府应加大对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的监管,减小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达  
受技术进步、电商和网购日益成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兴起得以迅速发展,至2015年体量规模已达到十万亿级别。由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通货和存款的取代作用日益明显,其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以及金融理论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费雪方程和市场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笔者构建了以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因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以探索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7—2015年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中国M_0、M_1以及M_2货币流通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达  
受技术进步、电商和网购日益成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兴起得以迅速发展,至2015年体量规模已达到十万亿级别。由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通货和存款的取代作用日益明显,其对我国传统金融行业以及金融理论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费雪方程和市场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笔者构建了以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因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以探索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7—2015年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于中国M_0、M_1以及M_2货币流通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同时从力度大小来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M_0和M_1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加速效果大于对M_2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2010年9月以来央行规范整个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发展对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为监管机构加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政策监管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赵国栋  
数字货币的诞生将颠覆现有的支付体系、重塑其逻辑。本文探讨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及变革效应,并提出推进数字货币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正式拉开了我国数字货币研发的序幕。数字货币是随着密码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一代货币形式。与电子货币相比,虽然数字货币也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交易,但却有着与电子货币截然不同的特点,如去中心化、开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杏平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跨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跨境电子商务出发,深入分析了跨境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特征,探讨其对外汇管理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建立跨境第三方支付业务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