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2)
- 2023(11499)
- 2022(9803)
- 2021(9044)
- 2020(7822)
- 2019(17828)
- 2018(17550)
- 2017(33574)
- 2016(17675)
- 2015(19918)
- 2014(19437)
- 2013(19237)
- 2012(17914)
- 2011(16072)
- 2010(16430)
- 2009(15796)
- 2008(15027)
- 2007(13926)
- 2006(11967)
- 2005(10857)
- 学科
- 济(69741)
- 经济(69670)
- 业(57198)
- 管理(55717)
- 企(49069)
- 企业(49069)
- 方法(31614)
- 融(28005)
- 金融(28003)
- 数学(27521)
- 数学方法(27250)
- 银(26856)
- 银行(26831)
- 行(25942)
- 中国(25284)
- 财(22142)
- 制(19347)
- 农(18879)
- 技术(17751)
- 业经(17265)
- 地方(16782)
- 务(14337)
- 财务(14306)
- 财务管理(14262)
- 贸(14222)
- 贸易(14210)
- 易(13811)
- 企业财务(13580)
- 学(13243)
- 农业(12917)
- 机构
- 学院(245906)
- 大学(245900)
- 济(103465)
- 经济(101154)
- 管理(97354)
- 理学(83085)
- 理学院(82223)
- 管理学(80999)
- 管理学院(80512)
- 研究(79925)
- 中国(69188)
- 京(50648)
- 财(50294)
- 科学(47075)
- 中心(40777)
- 所(39523)
- 财经(39364)
- 农(38946)
- 江(38554)
- 研究所(35721)
- 经(35620)
- 业大(34347)
- 经济学(32303)
- 北京(31799)
- 州(31267)
- 农业(30509)
- 范(30382)
- 师范(30081)
- 财经大学(29347)
- 经济学院(29318)
- 基金
- 项目(161055)
- 科学(127722)
- 研究(119574)
- 基金(116591)
- 家(100415)
- 国家(99570)
- 科学基金(86507)
- 社会(76575)
- 社会科(72723)
- 社会科学(72702)
- 省(64724)
- 基金项目(62174)
- 教育(55014)
- 自然(54794)
- 自然科(53640)
- 自然科学(53626)
- 划(53412)
- 自然科学基金(52731)
- 编号(48669)
- 资助(46593)
- 成果(39600)
- 创(39446)
- 重点(36265)
- 创新(36017)
- 部(35571)
- 发(35052)
- 课题(33536)
- 国家社会(31493)
- 教育部(30916)
- 科研(30803)
- 期刊
- 济(111344)
- 经济(111344)
- 研究(72778)
- 中国(52838)
- 财(40651)
- 融(39787)
- 金融(39787)
- 管理(36433)
- 学报(35330)
- 农(34869)
- 科学(32899)
- 大学(26845)
- 教育(26206)
- 学学(25206)
- 农业(22380)
- 技术(22229)
- 财经(19580)
- 业经(18195)
- 经济研究(18140)
- 经(16754)
- 问题(14079)
- 技术经济(13602)
- 理论(13148)
- 业(13130)
- 科技(12907)
- 实践(11932)
- 践(11932)
- 图书(11862)
- 商业(11803)
- 贸(11648)
共检索到37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紫剑 高洁云
第三方支付掀起的网络金融创新已不仅局限于支付领域,呈现出跨平台、跨行业、集团化、产业联动、相互融合等特点,并向着金融产业链的纵深发展。这种创新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形成强劲冲击的同时,也暴露出众多的风险敞口,对金融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金融信息安全形成一定隐患。当前网络金融创新监管存在着监管主体单一、对信息资源利用的监管严重缺失等问题,亟须从建立多层次动态联合监管体系、加强技术监管研究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网络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昕 王静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构建在畅通电子商务资金流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对该领域的监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本文在借鉴国际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对第三方网土支付平台进行金融监管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第三方网上支付 新课题 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先玲 徐晓兰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创新加速向资金配置等金融领域渗透,对其现行监管框架提出了挑战。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准入门槛过高、单一机构监管模式不适应业务新发展、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和美国相关监管经验,尽快实现第三方支付领域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较低准入门槛与有效过程监管相配套的新型动态监管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秋霞
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相伴而生,文章通过分析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创新,揭示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风险,结合第三方支付在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监管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安
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逐渐发展,占有市场规模较大的几家支付机构将有实力去涉足更宽的领域,进而发生转型,这是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央行监督管理所需关注的重要方面。2012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思贤 包丽红
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隐藏的较大风险已对中国相关监管制度形成了巨大挑战。基于静态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最佳策略。本文认为,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宜以合规性激励手段为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定位应与监管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的将支付机构定位为"非金融机构"的做法仅可作为风险谨慎管理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创新;"对机构实施全面监管、对核心业务和功能实施重点监管"的组合监管模式更适合于中国;中国应尽快落实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强行托管和运营信息严格披露等监管制度。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静态博弈 演化博弈 监管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董佳佳
第三方支付为网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流通渠道,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第三方支付产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机制的建议,以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董佳佳
第三方支付为网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流通渠道,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第三方支付产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机制的建议,以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法律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韩国红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规模越来越大。本文研究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创新路径以及发展历程中的行业监管演进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后牌照时代保持第三方支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点监管建议:一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加强合规经营和金融创新活动;二是政府部门加大第三方支付产业扶持力度;三是监管部门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电子商务 支付牌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顾弦
建议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位为从事"货币服务机构"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置于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鸣
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日常化、中立性的服务虽不具有犯罪的性质,但客观上极易被犯罪所利用。第三方支付因交易对象与内容不同分为代理型服务关系与契约型服务关系,为避免不加区别地将中立帮助行为作为帮助犯处理,防范司法犯罪圈不当扩张带来的不利后果,宜以客观归责理论为依据,明确第三方支付中立帮助行为的责任形态与依据,划分中立帮助行为可罚与不可罚的界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松涛 危怀安
第三方支付市场涉及多维度的信息和若干参与方,揭示各主要参与方对相关信息安全监管的认知对于保障第三方支付健康发展是必要的。文章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方法,设计了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监管机构以及个人的问卷,并对调查结果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多元化数据分析,给出了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管的原则、目标、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信息安全 监管 调查问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如倩 石玉洲 叶青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规模越来越大,在带给人们便捷支付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反洗钱的角度对第三方支付业务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洗钱风险监管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英隽 赵喜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网上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第三方网上支付成为电子支付领域的主流模式,不仅是因为其在使用上的便捷性,更是由于其信用和安全因素。作为市场新宠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快速发展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关注点集中在其使用的风险方面。在介绍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和列举法,重点研究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风险需要从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主体着手分析,各方的协作才能促进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淑锦 陈莹
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视角将第三方支付引入通货膨胀形成机制,利用Bootstrap方法和2008年第1季度-2016年第2季度的时间序列季度数据,分析第三方支付如何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通货膨胀。结果表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使用率和央行规范互联网支付事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显著正相关,狭义货币乘数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产出缺口、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显著。上述结论说明,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今天,第三方支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