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7)
- 2023(12678)
- 2022(11157)
- 2021(10572)
- 2020(8875)
- 2019(20699)
- 2018(20693)
- 2017(41115)
- 2016(21932)
- 2015(25020)
- 2014(25048)
- 2013(25170)
- 2012(23149)
- 2011(20880)
- 2010(20669)
- 2009(19022)
- 2008(18851)
- 2007(16594)
- 2006(14859)
- 2005(13360)
- 学科
- 济(87941)
- 经济(87840)
- 管理(63875)
- 业(62375)
- 企(50643)
- 企业(50643)
- 方法(43425)
- 数学(38432)
- 数学方法(38076)
- 财(28276)
- 中国(25214)
- 农(23919)
- 制(23571)
- 银(23055)
- 银行(22908)
- 行(21570)
- 贸(20963)
- 贸易(20948)
- 易(20489)
- 业经(18687)
- 学(17240)
- 地方(17023)
- 融(16633)
- 金融(16632)
- 农业(16115)
- 务(15900)
- 财务(15839)
- 财务管理(15801)
- 企业财务(14962)
- 出(13805)
- 机构
- 大学(317030)
- 学院(313655)
- 济(130036)
- 管理(127653)
- 经济(127251)
- 理学(110413)
- 理学院(109276)
- 管理学(107643)
- 管理学院(107080)
- 研究(101623)
- 中国(82837)
- 京(67464)
- 财(63388)
- 科学(60515)
- 财经(50781)
- 所(50225)
- 农(47745)
- 中心(46760)
- 经(46254)
- 研究所(45422)
- 江(45157)
- 业大(44240)
- 北京(42881)
- 经济学(40076)
- 范(39625)
- 师范(39298)
- 财经大学(38116)
- 农业(37449)
- 州(37127)
- 院(36617)
- 基金
- 项目(210307)
- 科学(165544)
- 研究(155144)
- 基金(154130)
- 家(132701)
- 国家(131638)
- 科学基金(113701)
- 社会(98444)
- 社会科(93463)
- 社会科学(93441)
- 基金项目(82354)
- 省(80111)
- 自然(73369)
- 自然科(71646)
- 自然科学(71630)
- 教育(70785)
- 自然科学基金(70352)
- 划(67430)
- 资助(64235)
- 编号(63430)
- 成果(51398)
- 部(47662)
- 重点(46174)
- 发(43795)
- 创(43250)
- 课题(42453)
- 教育部(41305)
- 人文(40435)
- 国家社会(40350)
- 创新(40319)
- 期刊
- 济(137947)
- 经济(137947)
- 研究(99044)
- 中国(55510)
- 财(47191)
- 学报(46453)
- 管理(45765)
- 科学(42921)
- 农(42329)
- 融(41044)
- 金融(41044)
- 大学(35447)
- 学学(33314)
- 教育(30967)
- 农业(28145)
- 技术(25427)
- 财经(24934)
- 经济研究(22666)
- 业经(22216)
- 经(21057)
- 问题(19016)
- 理论(17779)
- 贸(16544)
- 实践(16292)
- 践(16292)
- 图书(16091)
- 技术经济(15303)
- 现代(14332)
- 商业(14270)
- 科技(14068)
共检索到46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淑锦 陈银飞
构建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理论模型,以此探讨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将16家上市银行根据其性质是否为国有银行分成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季度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上市国有、非国有银行均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且第三方支付对非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两者的影响系数分别为4.927462、5.007115。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淑锦 陈银飞
构建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理论模型,以此探讨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溢出效应"。将16家上市银行根据其性质是否为国有银行分成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季度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于上市国有、非国有银行均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且第三方支付对非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两者的影响系数分别为4.927462、5.007115。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玉国 袁泽沛
网联清算运行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有涉及银行的结算业务必须通过网联清算处理,由此给第三方支付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网联45个股东中抽取16家支付机构,分成大、中小两组,分别利用Eviews 7.2就两组样本2017年8月31日~2018年10月31日共14个月的数据,选取固定效应进行面板回归,实证分析发现:网联清算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溢出效应更多表现为正溢出,对第三方支付中小机构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建议第三方支付机构应主动承接溢出效应,开展多种金融服务业务,建成生活型金融平台,有条件的大机构应尽快进军国际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月波
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的一部分,解决了商务活动中的资金流问题。现在很多人习惯了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网上银行进行购物支付、转账等活动。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由于传统银行在网上支付领域的薄弱与欠缺,给第三方支付公司诞生与发展的提供了机遇,出现了首信易支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明 赵龙
为研究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中资金吸纳的演化规律,借助演化经济学研究工具,建立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支付矩阵,分析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交往过程的演化模型,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竞合关系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随着双方风险和收益的改变,收敛于不同模式的概率发生显著变化;为寻求跳出不良"锁定"状态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商业银行群体与第三方支付群体的交往模式自发演化依赖于各种策略的相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健康发展需要对风险的合理分担;第三方支付长远发展需要政府协调其与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
关键词:
资金吸纳 演化博弈 第三方支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冯彦明 张向阳
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即银联模式阶段和直联模式阶段,前者的银行卡支付可以称为"传统第三方支付",后者的诸如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互联网支付可以称为"新型第三方支付"。2017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银支付[2017]209号文),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俊峰
面对第三方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银行应当以开放共赢和拥抱变化的胸襟,取长补短,共同构筑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生态圈伴随快捷支付模式的快速崛起,第三方机构已经将业务从单纯的转接支付拓展到了转账汇款、代缴费、基金销售和小额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隐患,妨碍了互联网支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宇光 赵世勇 陈丽杰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快速成长,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涵盖了多个领域。由于用户群体与业务范围的重叠,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之间的关系,思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的挑战与机遇。文中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接下来对第三方支付和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促进作用与抑制作用,最后总结研究结论,进而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蒙月
2014年11月11日又是一年全国电商"大狂欢"的日子,也再一次激发了全国消费者网购的热情。电商最大主力淘宝网全天成交额571亿人民币,通过无线网络成交243亿,占比42.6%。"双十一"首小时就完成6283万笔交易,每秒约1.7万笔。这其中,3504万笔交易是由手机发起的。当下,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取得了爆炸式的发展成绩。本文通过讨论第三方支付兴起的必然性,从而阐述其对商业银行业务和未来发展的冲击并提出相应对策。着重探讨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凌
随着科技进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种建立在银行基础上的网络交易第三方支付随之出现,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第三方支付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方便,实现了网络交易的公平公正。由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者之间既是互相竞争,又不能相互孤立。第三方支付既促进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电商业务的创新,又导致商业银行原有部分客户被分流、支付结算业务受到排挤、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迟缓。本文通过阐述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影响,并站在商业银行角度提出加速产品创新、构建金融生态等相关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刘科
以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以2009—2018年1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将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变量的选取建立面板数据方程,对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以及外部控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数据分析,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各组样本所适用的最优回归模型,然后引入工具变量来缓解内生性,得到各组样本缓解内生性后的回归结果,结果发现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与商业银行整体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呈负相关关系,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盈利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第三方支付虽对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产生抑制,但两者存在一定的作用空间来化解不利影响。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上市商业银行 盈利水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瑞红
第三方支付灵活丰富的支付方式给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也给传统的支付体系带来挑战和冲击,其风险也极易向银行业蔓延。本文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现状,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防控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第三方机构 合作 风险 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军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互联网+"战略得以快速发展。在支付产业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相上下,并有超越态势。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但是其业务与银行有大量重叠,双方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逐渐融合。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其信用与资金优势,在支付市场的规模竞争中一直制约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都面临着是否合作的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洪波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而对网上"资金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最后从互惠互利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促进网上支付高效、安全运行,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洪满 阎志鹏
近年来从网上购物、缴费充值、报刊登阅到证券买卖,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成为现行支付体系的有效补充,并能满足居民日常支付结算的需要,同时解决了网上购物付款难的问题,还降低了商家结算成本。但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由刚开始的仅仅网上支付发展到线下支付,再逐渐向理财、保险、转账等其他金融领域不断深入,银行面临存款流失、中间业务收入减少等问题。支付结算体系中的核心问题是个人支票(电子支票)的缺位和银行卡网上插件不兼容。本文还讨论了国内第三方支付与国外的不同之处,同时还提供了银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支付体系 第三方支付 银行卡 预付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