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10085)
- 2022(9110)
- 2021(8682)
- 2020(7313)
- 2019(17078)
- 2018(17310)
- 2017(33540)
- 2016(18185)
- 2015(20510)
- 2014(20520)
- 2013(20329)
- 2012(18656)
- 2011(16545)
- 2010(16475)
- 2009(14908)
- 2008(14185)
- 2007(12039)
- 2006(10496)
- 2005(9129)
- 学科
- 济(67893)
- 经济(67806)
- 管理(51463)
- 业(48153)
- 企(40737)
- 企业(40737)
- 方法(32723)
- 数学(27911)
- 数学方法(27581)
- 财(18498)
- 中国(17299)
- 农(17226)
- 业经(15367)
- 学(15096)
- 地方(14793)
- 制(14753)
- 贸(14042)
- 贸易(14034)
- 易(13648)
- 银(13082)
- 银行(13049)
- 融(12997)
- 金融(12996)
- 行(12479)
- 理论(12271)
- 和(11857)
- 农业(11548)
- 务(11325)
- 财务(11265)
- 财务管理(11231)
- 机构
- 大学(249508)
- 学院(246755)
- 管理(102052)
- 济(95395)
- 经济(93145)
- 理学(88538)
- 理学院(87584)
- 管理学(86165)
- 管理学院(85735)
- 研究(81231)
- 中国(62028)
- 京(53468)
- 科学(50731)
- 财(44340)
- 所(40264)
- 中心(37361)
- 农(36885)
- 研究所(36819)
- 业大(36554)
- 财经(35540)
- 江(34652)
- 北京(33848)
- 范(32516)
- 经(32437)
- 师范(32248)
- 院(29907)
- 农业(28893)
- 州(28825)
- 经济学(27279)
- 财经大学(26714)
- 基金
- 项目(172965)
- 科学(135377)
- 研究(127877)
- 基金(125109)
- 家(108408)
- 国家(107518)
- 科学基金(92512)
- 社会(78425)
- 社会科(74262)
- 社会科学(74242)
- 基金项目(67424)
- 省(66700)
- 自然(60985)
- 自然科(59557)
- 自然科学(59545)
- 自然科学基金(58464)
- 教育(58052)
- 划(56670)
- 编号(53023)
- 资助(51428)
- 成果(42992)
- 部(38142)
- 重点(38106)
- 发(36066)
- 创(35940)
- 课题(35913)
- 创新(33418)
- 项目编号(33248)
- 科研(33140)
- 教育部(32729)
- 期刊
- 济(101612)
- 经济(101612)
- 研究(73426)
- 中国(44641)
- 学报(38095)
- 管理(36440)
- 科学(34952)
- 农(32728)
- 财(32428)
- 大学(28692)
- 教育(27725)
- 学学(26788)
- 融(23581)
- 金融(23581)
- 农业(23432)
- 技术(20624)
- 财经(16194)
- 业经(16010)
- 经济研究(15662)
- 图书(14456)
- 理论(13630)
- 经(13576)
- 问题(13248)
- 实践(12782)
- 践(12782)
- 业(12451)
- 科技(12166)
- 现代(11274)
- 技术经济(11207)
- 贸(10800)
共检索到358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杨彪
随着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初步构建了第三方支付监管框架。但相比美欧等第三方支付发展成熟国家,我国的监管体系仍显薄弱,在立法层次、分类监管、备付金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监管与创新关系等重大问题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突破。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欧等国际监管经验,充分剖析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规律及风险属性,在上述有关问题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备付金监管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澈 蔡欣 彭洪伟 封莉
1999年,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首信易”在北京挂牌成立,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254家机构获得非金融支付服务许可证。经过10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小额非现金支付服务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支付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其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变化,从单纯的资金沉淀风险衍生出了混业经营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等。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方面存在立法层次低、科技化水平不高、信息不对称、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据此,本文对比国外第三方支付监管机制,结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绩新 章力 章亮亮
监管部门要引导第三方支付企业,理性看待行业性发展,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业务运用领域越来越宽泛,其交易渠道已从单纯的网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雅龄 郭宏宇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对监管的要求也日新月异。从功能角度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深入分析,沉淀资金、虚拟货币、平台商务和网络技术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风险模块。建议设立以征信体系为轴心的"伞形"功能型柔性监管机制,切实作好在途沉淀资金的风险隔离,严格监管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货币创造。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功能型监管 风险模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包丽红 封思贤
在详细阐述并综合比较美国、欧盟、中国等地第三方支付监管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构建和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机制的相关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定位为非金融机构的做法在短期内能有效防范风险,但在长期内不利于金融创新;第三方支付机构性质的法律定位与监管体制的错配会逐步降低监管效率;综合运用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组合监管模式更适合于我国;强化信息披露制度、适当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建立灵活的备付金管理制度是健全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体制的重点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基本范畴包括第三方支付工具、机构和服务设施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货币名目论及双边市场平台理论。第三方支付体系能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伴随网络经济的爆炸式增长,第三方支付体系也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其提供的附加服务也越来越类似于商业银行,并初步具备信用创造功能,产生了宏观经济效应以及滋生各种风险,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乐毅
加强对个人跨境收支统计申报手续的监管,根据国际收支形势和个人外汇收支情况,适时、适度地调整年度总额;加强与国际反洗钱组织的合作随着国内用户海外购物需求的增加,以及海外用户对国内购物的需求增长,跨境支付业务越来越受大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重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
数字时代来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形成线上和线下相融合、支付和金融相促进、城市和乡村全覆盖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我国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体系构建取得积极进展,走在全球前列。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管。建议落实中央关于平台经济发展和监管的最新精神,因症施策,从完善规则、明确目标、反垄断和反洗钱以及创新监管手段等方面,加快完善我国支付平台治理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宗敏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同时,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网联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磊 刘海二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我国亟须建立直接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对第三方支付的有效监管截至2014年8月,我国已有269家机构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发展。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了影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淑波 李雨旋
伴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速扩张,中国正在迈入"无现金社会"。第三方支付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建议在监管体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沉淀资金管理等方面完善第三方支付的法律监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思贤 包丽红
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隐藏的较大风险已对中国相关监管制度形成了巨大挑战。基于静态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最佳策略。本文认为,监管第三方支付机构宜以合规性激励手段为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定位应与监管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的将支付机构定位为"非金融机构"的做法仅可作为风险谨慎管理的权宜之计,长期来看不利于金融创新;"对机构实施全面监管、对核心业务和功能实施重点监管"的组合监管模式更适合于中国;中国应尽快落实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强行托管和运营信息严格披露等监管制度。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静态博弈 演化博弈 监管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雁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消费者、商家、银行等交易关联方之间建立网络交易支持平台,并提供货币清算和交易资金代管服务的一种担保支付方式。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支付清算服务充分结合,通过介入交易过程有效解决了信用缺位问题,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有效满足了现代支付需求,促进了我国多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霞
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子商务的购买信任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小辉
有效防范沉淀资金诱发的风险,妥善解决沉淀资金使用与收益纠纷,对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淀资金估算的保证金制度和基于8种合意选择的事先协商制度。基于沉淀资金估算的保证金制度借助于M/M/1/∞排队模型估算沉淀资金量,并在估算基础上计算保证金额。事先协商制度要求第三方支付平台事先须与支付者就手续费、收益、使用三个方面8种可能合间之一达成一致,方可对其提供服务。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沉淀资金 保证金 事先协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