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7)
- 2023(9998)
- 2022(8596)
- 2021(8027)
- 2020(6948)
- 2019(15360)
- 2018(15294)
- 2017(28657)
- 2016(15927)
- 2015(17545)
- 2014(17272)
- 2013(16715)
- 2012(15178)
- 2011(13781)
- 2010(14053)
- 2009(12987)
- 2008(12777)
- 2007(10986)
- 2006(9744)
- 2005(8765)
- 学科
- 济(62460)
- 经济(62381)
- 管理(45553)
- 业(44103)
- 企(36138)
- 企业(36138)
- 方法(30469)
- 数学(27578)
- 数学方法(26982)
- 农(17586)
- 财(15840)
- 中国(15774)
- 学(15488)
- 业经(13603)
- 制(12883)
- 贸(12475)
- 贸易(12464)
- 易(12097)
- 农业(11664)
- 地方(11579)
- 技术(11037)
- 理论(9901)
- 银(9759)
- 银行(9711)
- 务(9553)
- 财务(9516)
- 财务管理(9494)
- 行(9240)
- 企业财务(8969)
- 环境(8853)
- 机构
- 大学(223138)
- 学院(222712)
- 济(86832)
- 管理(85444)
- 经济(84990)
- 研究(76279)
- 理学(74335)
- 理学院(73483)
- 管理学(71722)
- 管理学院(71352)
- 中国(57762)
- 科学(51033)
- 京(46952)
- 农(46447)
- 所(39937)
- 财(39430)
- 业大(39332)
- 农业(36888)
- 研究所(36822)
- 中心(35611)
- 江(34697)
- 财经(31427)
- 北京(28886)
- 经(28571)
- 范(28286)
- 师范(27816)
- 院(27702)
- 州(27157)
- 省(26251)
- 经济学(25904)
- 基金
- 项目(156458)
- 科学(122446)
- 基金(114537)
- 研究(104827)
- 家(104119)
- 国家(103294)
- 科学基金(87441)
- 社会(66641)
- 社会科(63285)
- 社会科学(63270)
- 省(61602)
- 自然(60521)
- 基金项目(60414)
- 自然科(59222)
- 自然科学(59206)
- 自然科学基金(58160)
- 划(53029)
- 教育(48896)
- 资助(47262)
- 编号(40424)
- 重点(36292)
- 部(33486)
- 创(32848)
- 发(32590)
- 计划(31789)
- 成果(31357)
- 科研(31085)
- 创新(30820)
- 课题(28442)
- 大学(28029)
共检索到324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甲 王建华 吉星 张红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目标是促进林地流转,以及提高转入方的林地投入水平。实践中基层政府或村委会常作为第三方介入林地流转。文章利用2022年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调研获得的457个林地转入地块样本,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第三方介入以及第三方不同方式介入流转对转入方林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第三方介入流转提高了转入方对林地的投入水平,相比于自发流转,第三方中介组织影响转入方资本投入的边际效应为30.71%,第三方行政主导影响转入方资本投入的边际效应为22.31%,第三方中介组织对转入方的林地投入激励作用更明显。(2)从产权实施的角度,相比于第三方行政主导,第三方中介组织降低了林地流转事后发生纠纷概率,边际效应为13.41%,第三方中介组织能更好地强化林地经营权稳定性。(3)从规模匹配的角度,相比于第三方行政主导,第三方中介组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降低了转入方实际需求与转入面积不匹配的概率,边际效应为17.42%。文章在考虑第三方角色差异的基础上,关注了不同介入方式中产权特征和规模特征的差别。研究结论表明,第三方对林地流转进行适当的干预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需要平衡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边界,将第三方介入的手段限定在信息传递、协调服务和合约保障等方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心刚
第三方物流(3PL)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满足货主企业对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物流服务运作形态,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出现这个概念。但时至今日,我国在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上仍然存在着模糊和混乱的现象,影响着我们对第三方物流本质的把握,也会造成物流数据(如物流市场规模)统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必须站在一体化物流服务的角度去认识第三方物流,并在术语使用上加以规范。在社会上对"第三方物流"一词已经有了习惯性用法并很难纠正的情况下,需借用一体化物流、系统化物流概念去把握本来意义上的"3PL"...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曙明 张静 赵立强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这种互联网支付方式获得了人们的青睐,第三方支付产业逐渐成为支付行业的支柱,其发展状况也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递进的方式整理归纳出第三方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及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以第三方支付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固有的双边市场特征以及特有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内涵 特征 分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储昭昉 邓蕾
本文研究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特征的权变效应,通过对130家物流外包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三方物流整合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受到企业特征(企业规模、年龄、所有制结构、行业)的影响。企业规模越大,第三方物流整合对运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企业年龄越大,第三方物流整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越小;本土企业实现第三方物流整合对绩效的促进作用要明显优于外资企业;服务业企业实现第三方物流整合对绩效的促进效果比制造业更强。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供应链整合 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光辉 廖文虎 汤猛
文章以第三方评论的视角,探讨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如何通过网络信任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以及产品类别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三方评论主体专业性、权威性、独立性、规范性与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与在线购买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产品类别在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与在线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竑 蒋晓全
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实现供应链物流集成运作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通过将供应链上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有利于企业集中核心业务的经营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效率。客观地识别自身的物流需求、科学地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动因 特征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建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的扩大使这个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第三方支付企业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取一席之地,首先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平台服务价格。文章认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市场高度集中、市场竞争仍然存在并且支付牌照的发放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双边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具有两个客户群,并且平台具有价格非对称特征,平台的发展具有正效应,以及平台具有网络外部性。
关键词: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 定价机制 特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光辉 廖文虎 汤猛
文章以第三方评论的视角,探讨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对在线购买意愿的影响,分析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如何通过网络信任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以及产品类别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三方评论主体专业性、权威性、独立性、规范性与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与在线购买意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产品类别在第三方评论主体特征与在线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世忠 叶钦华
本文基于2019~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涉及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样本及其处罚决定书,分析第三方配合上市公司进行收入和利润造假的严重程度,并通过文本挖掘提取配合财务造假第三方的相关信息,借助于工商大数据进一步分析配合财务造假第三方的企业性质、规模特征、关联关系等群体特征。基于这些样本分析和紫晶存储案例分析,发现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并从追究配合财务造假第三方法律责任、认定审计责任时酌情考虑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因素、秉持过罚相当和比例原则合理确定审计失败赔偿金额、关注异常信号以提升财务造假识别能力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燕林 张娓
第三方评估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第三方评估在中国的发展,需要正确认识第三方评估的内涵、特征与类型。通过第三方评估在中国的实践案例,对成熟型、补充型和潜在型三种类型的专业性和公开性进行剖析。同时,通过对第三方评估自身特征和外部环境的SWOT分析,将未来第三方评估的发展划分为乘势发展、积极追赶、韬光养晦和探索转型四种策略。
关键词:
第三方评估 专业性 公开性 P-O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啸宇
第三方评估是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实施管办评分离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程序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符号暴力教育理论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在提升评估结果的公信力,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和推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的现实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评估本质在于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具有工具理性的价值,因此,在实践中应当遵循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适应与超越的统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颖 邱国栋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新形式,为"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自身特点,将系统特征和社会影响这两类因素引入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接受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类因素(兼容性、便利性)、社会影响类因素(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晓颖 邱国栋
第三方移动支付作为移动支付的新形式,为"互联网+"消费模式的推行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自身特点,将系统特征和社会影响这两类因素引入到技术接受模型中,构建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接受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类因素(兼容性、便利性)、社会影响类因素(主观规范、网络外部性)对使用意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婧 刘营军 张龙耀
本文使用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家P2P平台数据,基于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出具的评级报告,运用System-GMM方法研究第三方评级对P2P平台成交规模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三方评级对P2P平台成交规模有市场约束作用,但只在政府监管下才有效力;网贷监管政策出台有助于评级结果更好地推动P2P平台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宇
本文讨论了一个新的博弈模型:博弈时出现一个新的"裁判",这个裁判既不参与博弈,也不定出博弈规则。这个裁判只在博弈产生结果时才会奖励博弈胜出方。这样的博弈定义为:裁判博弈。本文对裁判博弈进行了讨论,对裁判博弈的通用解法进行了论述。本文最后用裁判博弈的方法对囚徒困境进行了新的解法。
关键词:
裁判博弈 博弈论 纳什均衡 博弈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异质性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方”效应——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考察
关系治理、第三方介入对农地流转租金的影响——基于CLES的经验证据
关于我国外贸运输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思考
第三方监管机制下PPP财政风险特征及防范
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平台商定价研究——基于平台经济特征的探析
第三方支付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探索和思考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卡套现流程、特征及监管建议
第三方中间信号与外商进入决策:外商群体组成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的调节作用
考虑季节因素的非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第三方治理稳定性促进机制研究
“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