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5)
- 2023(8719)
- 2022(7275)
- 2021(6537)
- 2020(5423)
- 2019(11950)
- 2018(11489)
- 2017(20726)
- 2016(11803)
- 2015(12724)
- 2014(12344)
- 2013(12044)
- 2012(11438)
- 2011(10202)
- 2010(9953)
- 2009(9161)
- 2008(8913)
- 2007(7928)
- 2006(6939)
- 2005(6028)
- 学科
- 济(43618)
- 经济(43558)
- 管理(31260)
- 业(29837)
- 企(23408)
- 企业(23408)
- 方法(19511)
- 数学(17399)
- 数学方法(17198)
- 学(13112)
- 农(12897)
- 中国(12184)
- 财(11608)
- 业经(10221)
- 贸(9645)
- 贸易(9641)
- 易(9398)
- 农业(9000)
- 地方(8616)
- 制(7958)
- 银(7230)
- 银行(7157)
- 环境(7095)
- 融(7074)
- 金融(7074)
- 务(7059)
- 财务(7053)
- 财务管理(7032)
- 技术(6916)
- 行(6821)
- 机构
- 大学(168510)
- 学院(166644)
- 研究(66529)
- 济(63416)
- 经济(62160)
- 管理(57657)
- 理学(50424)
- 理学院(49738)
- 农(48890)
- 管理学(48550)
- 科学(48322)
- 管理学院(48315)
- 中国(46842)
- 农业(39816)
- 所(37538)
- 业大(37201)
- 京(36728)
- 研究所(35110)
- 中心(29131)
- 财(26860)
- 农业大学(25868)
- 江(25459)
- 省(24303)
- 院(23868)
- 室(22948)
- 北京(22516)
- 科学院(22317)
- 业(22047)
- 财经(21564)
- 实验(20966)
- 基金
- 项目(123910)
- 科学(94952)
- 基金(90514)
- 家(86198)
- 国家(85534)
- 研究(76177)
- 科学基金(69758)
- 自然(50729)
- 自然科(49564)
- 自然科学(49538)
- 省(49278)
- 自然科学基金(48702)
- 基金项目(48006)
- 社会(47309)
- 社会科(44786)
- 社会科学(44771)
- 划(43402)
- 资助(36544)
- 教育(34135)
- 重点(29235)
- 计划(29035)
- 编号(26491)
- 科技(26480)
- 发(26437)
- 创(26063)
- 部(25926)
- 科研(25381)
- 创新(24552)
- 业(24113)
- 农(22387)
共检索到24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张丽光 王鑫 姚满生 王宏富
【目的】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经草甘膦处理后植株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阐明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与常规大豆对草甘膦及其剂量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第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研究其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含量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可以抑制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晋豆27叶片的叶绿素合成,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对两种药剂的抗性高于普通大豆晋大75和晋豆27。4个大豆品种叶片的莽草酸含量随着草甘膦两种制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R1和RR2的增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文娟 刘勇 黄小琴 周西全 宋君 尹全 王东 陶李 张富丽 常丽娟 张蕾 雷绍荣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变化,阐明一定浓度的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生长繁育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过程中草甘膦喷施时间及浓度的合理选择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研究依据。【方法】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1—V5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草甘膦对不同时期转基因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同期监测该浓度梯度草甘膦的实际除草效果。【结果】1.23—12.30 kg.ai.hm-2的草甘膦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草甘膦超过推荐剂量1.23—2.46 kg.ai.h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惠林 贾芳 全宗华 崔海兰 李香菊
【目的】转GAT和EPSPS双价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除草剂材料,喷施草甘膦后,评价草甘膦对杂草防除、大豆安全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其将来商业化种植后的安全监测与杂草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除草效果: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施药后28 d调查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株数,并剪取地上部分称取鲜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对大豆安全性: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4株大豆并标记,在喷药当天、药后7、14、21及28 d调查大豆株高和复叶数,观察药害,收获前每小区取50株大豆调查结荚数及产量。杂草发生情况:每小区以对角线5点取样法取5个0.25 m2样点并标记(避开除草效果取样点),调查并记录每种杂草种类、株数,计算每种杂草相对多度。【结果】转基因大豆喷施900、1 800和3 600 g a.i./hm2草甘膦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2016年分别为84.30%、95.22%和83.62%,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49.80%、64.52%和61.93%,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在95.36%和82.05%以上,2017年对禾本科和阔叶草株防效分别达94.93%和85.09%以上,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98.00%和96.57%以上。转基因大豆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长没有不良影响,产量高于人工除草处理。两年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喷施草甘膦后杂草群落发生改变,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田不除草处理小区主要优势阔叶杂草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禾本科杂草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共6种,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2后转基因大豆田5种主要优势杂草为打碗花、夏至草(Lagopsis supina)、马齿苋、牛筋草和狗尾草。【结论】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喷施草甘膦900—3 600 g a.i./hm2对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大豆安全。因此,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GE-J16’将在我国有很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喷施草甘膦影响杂草种群的发生,如今后商业化种植需长期密切监测种群变化。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草甘膦 杂草防除 作物安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志辉 杨立桃 艾晓杰 张大兵 邹思湘
为了分析转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大鼠生理代谢水平的影响及其内源和外源基因遗传转移的情况,选用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含30%转基因抗草苷膦豆粕和含30%非转基因豆粕的大鼠配合饲料,连续饲喂30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体重,血清中尿素氮(SUN)、葡萄糖、天冬氨酸转氨酶(GPT)和血清总胆固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利用定性PCR方法检测试验大鼠的血液、肌肉、肝脏、胰脏、肾脏、胃及肠道内容物中的转基因豆粕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结果表明,在用含转基因豆粕的饲料饲喂的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片段,而在其血液及各组织器官中则没有...
关键词:
抗草苷膦转基因大豆 大鼠 代谢产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元招 尹靖东 李德发 王凤来
试验建立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采用双链DNASYBRGreenI结合染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扩增编码大豆凝集素的内参照基因lec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基因,绘制2种基因扩增的循环数拷贝数标准曲线图,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作重现性和熔解曲线分析。结果表明,lec和CaMV35s基因标准曲线方程线性好,R2值分别达到0.9997和0.9992。不同转基因含量的标准及模拟大豆样品定量显示,实测值与实际值接近,相对偏差5%~11%。SYBRGreenI实时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定量测定大豆中转基因品种的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勋波 吴海燕 张惠君 王海英 谢甫绨
通过不同时期对大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硒肥对植株形态影响不明显,但可促进株粒数的增加,并以1.67mL/L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均高于对照,但高浓度(3.33mL/L)处理抑制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适当浓度(1.67mL/L)处理有利提高光合速率;喷施硒肥可以改善群体结构,调节光分布。研究表明,大豆叶面喷施适当浓度的硒肥能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改善生理生态指标,提高子粒中硒含量,对促进产量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豆 硒肥 生长发育 生理生态参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小玲 强胜 彭于发
【目的】评价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40-3-2作为加工原料引入中国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验证转基因大豆杂草化环境安全评价条款的可操作性。【方法】在农田生态环境下比较了抗性大豆、受体品种和当地常规品种的生存竞争能力、繁育能力、自生苗、种子落粒性和延续能力。【结果】在适宜季节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繁育能力明显低于当地常规品种,表现在复叶数少、植株较矮、结实率低;受体品种的生存竞争能力和常规品种相似,但繁育能力低于常规品种。在非适宜季节三者的生存竞争能力相似,而受体品种和抗性大豆的结实能力都比常规品种略强。3个品种的落粒性都不强,形成自生苗的可能性也都很小。所有供...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杂草性 安全性评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雪勤 刘金悦 胡玉琪 盛泽文 强胜 宋小玲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基因流动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TS(父本)和内蒙古包头野大豆WS(母本)人工杂交F_1的自交种F_2为对象,研究F_2在农田土和荒地土2种土壤以及无杂草竞争和有杂草竞争2种种植条件下的适合度;并观察不同硬实率的F_2自交种子的种皮结构。[结果]F_2的出苗率为75.00%,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对于单株结荚数、单株饱粒数,4种种植方式下,F_2均显著低于WS;除在混种荒地土下F_2低于TS外,其他条件均高于TS或与TS相当。F_2的株高、百粒重以及地上部干生物量均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F_2自交种子出现种皮色和硬实率的明显分化,且种脐的开放程度及种皮表面是否有凹陷小孔是影响硬实率的关键因素。[结论]F_2均能完成生活史,且产生饱满种子,说明转基因大豆的花粉漂移到野大豆并产生杂交后代,杂交后代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定植的可能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兴虎 祝常青 吴洪洪 沈文飚 周光宏 黄明
采用PCR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了储藏过程中不同温度(4、25和37℃)和不同时间(10、30、50、70和90 d)对转基因大豆外源cp4-epsps基因和EPSPS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外源cp4-epsps基因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外源EP-SPS蛋白发生轻微降解,降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6.2×103,而且37℃降解条带较25℃明显,说明相对较高的温度(25和37℃)在储藏90 d期间能够促进外源EPSPS蛋白的降解,而对基因完整性影响较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璇 陈洁 孙涛
基于中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现实情境,结合社会系统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系统信任、风险/收益感知、科技观、传播媒介等系列变量,对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比较国内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公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比转基因大豆的接受度高,受到更多风险感知等结构因素的显著影响。信任国内转基因研发机构、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的收益感知是对这两种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公众接受度都有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转基因风险管理要聚焦粮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玲 潘根兴 胡秋辉 陈历程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g-1,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 ,施硒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而固体残渣降低。施硒不但提高了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 ,而且水溶性蛋白结合态硒上升 ,固体残渣结合态硒下降 ,故大豆对外源补充的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 ;7S蛋白是水溶性蛋白中比较活跃的组分 ,施硒后其本身含量及含硒量均大幅度提高 ,显示出容易受外界环境硒浓度变化的特...
关键词:
硒 大豆 蛋白质 低硒土壤 硒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锋 裴桂英 马赛飞 刘健 张跃进 缑国华
通过铁肥在大豆上的叶面喷施效果研究表明,铁肥对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降低结荚高度、增加有效分枝、提高大豆百粒重,对大豆的抗逆性和生育期没有影响.以0.3kg/666.7m2增产效果最大,较对照增产4.14%,增产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兵 李丹
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大豆因其在成本上的优势和优良的抗性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惟一不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国家,却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转基因大豆对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和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0%以上。转基因大豆价格影响国内大豆销售价格,销售价格进一步影响农户种植意愿,在5%的显著水平下,销售价格每下降1%,大豆种植面积会下降0.4%。当前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下降,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生产 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金英 翁欣
受到国际转基因大豆的冲击,1996年以后中国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为大豆净进口国,2014年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41%。首先通过介绍跨国公司转基因大豆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冲击,揭示了我国大豆在全球现货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其次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Granger因果分析、脉冲检验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大豆在全球大豆期货市场上也缺乏定价权,最后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应对国际转基因大豆冲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大豆期货 定价权 VAR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全 李忆 侯雪 刘勇 王东 张富丽 刘文娟 常丽娟 宋君
根据抗草甘膦大豆MON89788分子特征,选择大豆内源参照基因(LectiN)、玄参花叶病毒启动子(P-FMV 35S)、豌豆终止子(t-e93')和目的基因(cP4-ePSPS)4个基因作为复合PcR检测基因,其特异性引物序列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最终建立了可同时检测除内源基因在外的3种外源基因复合PcR检测体系。
关键词:
大豆 MON89788 复合PCR 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