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1)
- 2023(12942)
- 2022(11377)
- 2021(10774)
- 2020(8975)
- 2019(20284)
- 2018(20148)
- 2017(38736)
- 2016(21371)
- 2015(23970)
- 2014(23915)
- 2013(23353)
- 2012(21600)
- 2011(19505)
- 2010(19471)
- 2009(17793)
- 2008(17439)
- 2007(15016)
- 2006(13231)
- 2005(11671)
- 学科
- 济(84998)
- 经济(84901)
- 管理(59459)
- 业(57267)
- 企(46236)
- 企业(46236)
- 方法(38676)
- 数学(33361)
- 数学方法(32960)
- 中国(22879)
- 农(22052)
- 地方(21954)
- 财(20153)
- 学(19992)
- 业经(18500)
- 制(15735)
- 农业(14717)
- 理论(14413)
- 贸(14324)
- 贸易(14314)
- 和(13888)
- 环境(13841)
- 银(13818)
- 易(13795)
- 银行(13775)
- 务(13188)
- 融(13162)
- 金融(13159)
- 财务(13128)
- 财务管理(13092)
- 机构
- 大学(302690)
- 学院(299865)
- 管理(120097)
- 济(113546)
- 经济(110913)
- 理学(104073)
- 理学院(102841)
- 研究(101556)
- 管理学(100913)
- 管理学院(100377)
- 中国(76695)
- 科学(65816)
- 京(64901)
- 财(52981)
- 所(51082)
- 农(48427)
- 研究所(47097)
- 中心(45574)
- 业大(45442)
- 江(43373)
- 财经(42852)
- 范(41231)
- 北京(40927)
- 师范(40876)
- 经(38937)
- 农业(37948)
- 院(37445)
- 州(35728)
- 师范大学(33503)
- 经济学(33252)
- 基金
- 项目(211793)
- 科学(166404)
- 基金(153622)
- 研究(153495)
- 家(134794)
- 国家(133706)
- 科学基金(114220)
- 社会(95698)
- 社会科(90448)
- 社会科学(90424)
- 基金项目(82260)
- 省(82055)
- 自然(75649)
- 自然科(73798)
- 自然科学(73777)
- 自然科学基金(72419)
- 划(70359)
- 教育(69524)
- 资助(62794)
- 编号(62610)
- 成果(50689)
- 重点(47771)
- 部(46172)
- 发(44942)
- 创(43559)
- 课题(43063)
- 创新(40725)
- 科研(40529)
- 教育部(39161)
- 国家社会(38803)
- 期刊
- 济(122351)
- 经济(122351)
- 研究(88407)
- 中国(54293)
- 学报(49650)
- 科学(46484)
- 农(43497)
- 管理(41778)
- 财(37929)
- 大学(36876)
- 学学(34797)
- 教育(32598)
- 农业(30355)
- 融(27758)
- 金融(27758)
- 技术(24248)
- 财经(19812)
- 业经(19484)
- 经济研究(18477)
- 经(16679)
- 图书(15858)
- 问题(15768)
- 业(15367)
- 理论(15208)
- 资源(15177)
- 科技(14837)
- 版(14620)
- 实践(14170)
- 践(14170)
- 技术经济(13724)
共检索到43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国权 陈永杰
第三区域因采取政企统合治理模式而与城市治理和乡村治理形成显著的差异。这种治理模式的组织结构特征集中体现为统合性、大部门制和不均衡性,并由此形成了统合型的权力分布形态,关联事权的一体化和重决策执行、轻监督的权力配置关系。这种治理模式和集权结构内生于地方官员在"增长考核"下的经营策略和效率追求,并在"底线增长"的政治逻辑约束下具有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政绩依赖、权力的统合性以及民主监督的限度弱化了权力控权和权利控权两种控权机制,并由此引发了第三区域治理中的高廉政风险。
关键词:
第三区域 政企统合 集权结构 廉政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国权 陈永杰
第三区域因采取政企统合治理模式而与城市治理和乡村治理形成显著的差异。这种治理模式的组织结构特征集中体现为统合性、大部门制和不均衡性,并由此形成了统合型的权力分布形态,关联事权的一体化和重决策执行、轻监督的权力配置关系。这种治理模式和集权结构内生于地方官员在"增长考核"下的经营策略和效率追求,并在"底线增长"的政治逻辑约束下具有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政绩依赖、权力的统合性以及民主监督的限度弱化了权力控权和权利控权两种控权机制,并由此引发了第三区域治理中的高廉政风险。
关键词:
第三区域 政企统合 集权结构 廉政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曲应
文章借鉴审计风险模型,将高等学校廉政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内控风险和管理缺失风险,在分析高校在招生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风建设和人事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及其监控措施之后,从加强领导、创新制度与业务流程、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和构建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构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廉政风险 监控措施 防控体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杰 胡金发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的高发与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只有坚持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才能减少和控制诱发腐败的风险。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腐败行为的发生。腐败机会是外在的,是外因,因为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得以实现;动机是内在的,是内因,因为思想道德防线瓦解和崩溃而成实践。因此,在对权力运行的风险预警中,要靠制度建设、科技监督来减少腐败的机会,同时,也要靠文化的浸润来加筑个体内心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监督、提高廉政意识是有效预防高校廉政风险发生的三个关键要素。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使制度的约束力、教育的说服力、监督的制衡力共同作用于风险发生的抑制与化解上,构筑"制度+文化+科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帆 刘文礼
本文从研究电力企业存在廉洁风险的重点业务领域入手,分析存在廉政风险的原因,以目标为导向,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基于目标为导向的业务领域廉政风险管控,是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将管理重心前移,通过归纳梳理电力企业廉洁风险的重点领域,研究分析廉洁风险存在的原因,探索提出加强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提高反腐倡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毕秀玲 刘洁 李珊珊 金娜 谷艺 秦之泰
审计机关是反腐败的利剑和公共权力运行的"紧箍咒",但现实中还存在审计腐败的现象,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成为审计机关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审计实务中不乏廉政风险防控的良好实践,但尚缺乏结合典型案例进行的深度分析。本文采用内容编码分析法,对威海市审计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个案分析,结合其他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路径验证,归纳出审计机关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审计业务执行、制度机制、监督制约、机关内部综合管理六类廉政风险,其中审计业务执行是审计机关廉政风险主要来源。亦归纳出由廉政风险排查、预防、监控预警构成的运行机制和由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和监管问责构成的保障机制,探究了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路径。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廉政风险防控 内容编码分析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诚 陈剑
我国现有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尚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主要依托于纪检监察机关和党政机关。从公共受托责任的视角看,现有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只解决了政府内部的受托责任问题,政府作为廉政风险管理的主体,其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外部受托责任既未界定也未解除。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廉政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机制,以有效界定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者的廉政风险管理外部受托责任,并通过社会公众的评价和监督来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剑
近年来,高校领域成为腐败的多发区,其廉政风险一直是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与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水平低下、制度缺失有很大关系。笔者从财务管理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财务管理与廉政风险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廉政风险防范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对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体系的建立健全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加强和规范反腐倡廉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咨询和服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剑
随着高校财务环境日益复杂,受道德观念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上制度机制缺失以及岗位职责不清等原因,发生在招生、基建、物资设备和图书教材采购上的职务犯罪案件也越来越突出,致使高校廉政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发挥各主体在廉政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创建廉政风险预警及财务防控体系,是规避会计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各种廉政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新形势下防治高校腐败的根本之举。
关键词:
高校财务 廉政风险 预警防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纪委、监察部课题组 张建中 桑美芹 郑国忠
廉政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概述(一)理论背景当前,对廉政风险的通行表述为: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所谓"廉政风险",通常指银行从业人员在从业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控就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到预防腐败工作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其实质是用科学的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剑
高校财务职务犯罪的发生大多与财务管理不完善有关。本文以广西高校工作人员在财务方面的职务犯罪为例,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廉政风险的新路径。
关键词:
财务职务犯罪 廉政风险 高校财务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罗朝芳
审计监督权力行使依赖于审计业务运行过程,它应始终成为审计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的龙头和重心。在深入分析审计业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现状特别是"识别—防控—保障—修正"循环模式的审计业务防控管理方法、"两条主线"和"两套管理框架"并行的审计业务防控方法等主要创新做法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审计业务全过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中审计自由裁量权风险防控的复杂性、思想道德风险防控的有效性等难点问题及风险征兆,据此提出通过构建科学制度和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引入预警机制,进一步构筑审计业务全过程无缝透明、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路径。
关键词:
审计业务 廉政风险 防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洪玉 崔来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级党委从落实"全面领导责任"到"主体责任"的转变,教育部加强高等学校监督体制改革,支持高等学校设立二级纪委,都为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形成了有利的形势。但是,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控也存在权力配置不合理、风险预警作用难以发挥、高等学校纪委的监督乏力等困境。在新形势下构建适应高等学校发展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需要科学合理配置权力,突出廉政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加强信息化建设,发挥廉政风险的预警作用;进一步完善监督体制,加强二级单位纪委的制度设计;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发挥高等学校党委的优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迎春 邹永松 张国营 杨宏云
如何进一步做好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是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可通过明确各二级部门工作职责、建立校院二级管理制、项目立项论证制、实行双重验收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物资采购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廉政机制建设、完善监督体系等措施,使采购监督监控常态化。
关键词:
物资采购 风险防控 廉政 优化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旭龙
一、理论基础预防腐败是要把具体防腐败工作向前推移,强调"以人为本",从可能会引起腐败情况的行为开始实施预防。从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的观点出发,防范管理应该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在全年内再细分为"前期、中间段、后期"三个阶段重点预警、预防和考核修正。(一)预警阶段该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全面准确地查找廉政风险点,具体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工作内容和性质出发,组织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