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4)
- 2023(11872)
- 2022(10056)
- 2021(8959)
- 2020(7831)
- 2019(17581)
- 2018(17174)
- 2017(33911)
- 2016(18635)
- 2015(21046)
- 2014(21006)
- 2013(21006)
- 2012(19475)
- 2011(17546)
- 2010(17354)
- 2009(16151)
- 2008(15997)
- 2007(14451)
- 2006(12295)
- 2005(10837)
- 学科
- 济(85527)
- 经济(85425)
- 业(53449)
- 管理(51357)
- 方法(42150)
- 企(41514)
- 企业(41514)
- 数学(38083)
- 数学方法(37835)
- 农(24054)
- 财(23293)
- 中国(21626)
- 地方(18259)
- 业经(18057)
- 农业(16553)
- 贸(16217)
- 贸易(16215)
- 学(16129)
- 易(15719)
- 制(13827)
- 务(13149)
- 财务(13135)
- 财务管理(13098)
- 产业(12841)
- 技术(12582)
- 企业财务(12445)
- 环境(11538)
- 融(11325)
- 金融(11323)
- 银(11292)
- 机构
- 学院(275454)
- 大学(275430)
- 济(118857)
- 经济(116739)
- 管理(106421)
- 理学(93367)
- 研究(92822)
- 理学院(92335)
- 管理学(90948)
- 管理学院(90454)
- 中国(67436)
- 科学(58495)
- 京(56218)
- 农(54771)
- 财(52215)
- 所(47914)
- 业大(45905)
- 研究所(43975)
- 农业(43727)
- 中心(42744)
- 财经(42729)
- 江(40627)
- 经(38982)
- 经济学(38089)
- 经济学院(34997)
- 北京(34474)
- 范(33659)
- 师范(33178)
- 院(32663)
- 财经大学(31828)
- 基金
- 项目(191350)
- 科学(150425)
- 基金(140848)
- 研究(132606)
- 家(125115)
- 国家(124108)
- 科学基金(105547)
- 社会(87152)
- 社会科(82915)
- 社会科学(82890)
- 基金项目(75603)
- 省(75146)
- 自然(69407)
- 自然科(67855)
- 自然科学(67830)
- 自然科学基金(66689)
- 划(63516)
- 教育(60205)
- 资助(57139)
- 编号(51075)
- 重点(43460)
- 部(42595)
- 发(41972)
- 创(40127)
- 成果(39653)
- 创新(37523)
- 科研(37491)
- 国家社会(36839)
- 计划(36714)
- 教育部(36213)
共检索到385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永康 鲁志国
文章基于198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就业与城镇居民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第三产业就业仅仅存在单方面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城镇居民收入对第三产业就业的贡献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贡献逐年增大,到第10期贡献高达74.64%。第三产业就业对城镇居民收入贡献较小,源自自身的贡献较大。为此,必须加强就业政策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就业;注重个人投资引导,打造服务产业平台;优化创业社会环境,实行创业诚信互动。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就业结构 居民收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栋强
中国国内对于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实证研究的总体结论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有抑制作用,具体到贵州省,现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也存在抑制作用。由于贵州省收入水平偏低,这一抑制作用现阶段还不算严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不利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翊 侯莉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随经济水平提高两者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远高于直接能耗。影响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间接能耗的收入弹性是一般消费收入弹性的三倍,说明收入提高使消费者选择了更多高能耗产品,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居住类开支。我国应该在提倡可持续消费、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努力争取降低家庭间接能耗。
关键词:
家庭能源消费 可支配收入 间接 城镇居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作磊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劳动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分析了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的分析 ,提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有赖于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产业联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贡生 吕良宏
居民消费对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区城镇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对产业产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从全国及区域的角度出发,对居民消费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实证方法探讨了区域消费支出与第三产业产出的关联程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晓晓 苏朝晖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居民服务性消费正成为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重要项目,而第三产业和服务性消费在实质上存在供需关系。本文以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为研究对象,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服务性消费的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并比较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为扩大居民服务性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服务性消费 第三产业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佳鸿 张海波
近年来,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单位根检验,分析基尼系数与平均消费倾向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收入差距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并对消费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断层以及预防性储蓄的增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春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构成和变动的分析,发现虽然收入差距扩大了,收入在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的居民中的分配更加合理,但仍存在行业垄断等加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政府应规范市场、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使劳动者可以公平地获得收入。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北京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莲 樊明方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主要是由于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竞争条件不平等、收入分配体制、企业体制和工资体制的改革以及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须调节个人所得税、打破行业垄断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陕西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亚辉 王军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甘肃省第三产业、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第三产业、城市化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 rang er原因,它们两者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基于此结论,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前应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VAR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静 杨向辉 张光源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就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我国2004—2012年第三产业14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探究了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相关因素。通过一系列计量检验和数量分析,研究发现:(1)在短期内,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例、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的比例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产生显著影响;(2)在长期内,需求因素、技能劳动力比例、金融深化等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技术进步率作用为负。因此,全面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提高第三产业就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创造 就业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平 黄恒
本文从第三产业发展与城乡协调理论出发,运用中国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城乡协调的影响出现扭曲效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对城乡收入、消费比的扩大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就业比重是城乡收入比的Granger原因。城乡固定资产投资不协调和城乡就业增长差距受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影响显著,指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长期系统影响,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最后本文针对这些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建绩 翁睿
有针对性地选择消费补贴的类型,对于有效刺激消费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04-2007年我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家庭在不同产业的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面板数据,建立预期收入消费理论下的消费函数模型,根据我国低中高收入水平的居民在不同消费项目上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哪些产业的消费受消费者永久收入预期影响较大,受临时性消费刺激影响较小,从而对国家消费补贴应该针对的产业和人群提出建议。
关键词:
消费补贴 临时性收入 产业选择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