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20)
- 2023(7034)
- 2022(6003)
- 2021(5467)
- 2020(4766)
- 2019(10781)
- 2018(10553)
- 2017(20306)
- 2016(10765)
- 2015(11671)
- 2014(11427)
- 2013(11375)
- 2012(10477)
- 2011(9461)
- 2010(9773)
- 2009(9267)
- 2008(9525)
- 2007(8482)
- 2006(7630)
- 2005(7309)
- 学科
- 济(44050)
- 经济(43962)
- 管理(39180)
- 业(34158)
- 企(31027)
- 企业(31027)
- 财(17864)
- 方法(17508)
- 数学(15185)
- 数学方法(15009)
- 制(14887)
- 务(11841)
- 财务(11815)
- 财务管理(11794)
- 企业财务(11371)
- 中国(10884)
- 体(10448)
- 业经(9539)
- 农(9444)
- 体制(9041)
- 融(8133)
- 金融(8131)
- 银(8046)
- 银行(8029)
- 行(7624)
- 学(7292)
- 划(7072)
- 地方(7046)
- 贸(6680)
- 贸易(6675)
- 机构
- 大学(153826)
- 学院(150742)
- 济(65796)
- 经济(64487)
- 管理(57935)
- 研究(51116)
- 理学(49340)
- 理学院(48797)
- 管理学(48056)
- 管理学院(47744)
- 中国(40367)
- 财(36983)
- 京(32005)
- 财经(27994)
- 科学(27140)
- 经(25415)
- 所(24958)
- 江(23624)
- 中心(23306)
- 研究所(21760)
- 经济学(20998)
- 财经大学(20899)
- 农(20713)
- 北京(20445)
- 经济学院(18746)
- 业大(18567)
- 院(18488)
- 州(18063)
- 范(17997)
- 师范(17827)
- 基金
- 项目(95800)
- 科学(77120)
- 基金(72564)
- 研究(71195)
- 家(62227)
- 国家(61765)
- 科学基金(54067)
- 社会(48251)
- 社会科(45886)
- 社会科学(45877)
- 基金项目(37694)
- 省(35686)
- 自然(33643)
- 教育(33372)
- 自然科(32920)
- 自然科学(32911)
- 自然科学基金(32359)
- 划(30132)
- 资助(29640)
- 编号(27537)
- 制(24585)
- 成果(23904)
- 部(22770)
- 重点(21723)
- 国家社会(20739)
- 教育部(20316)
- 创(19979)
- 课题(19443)
- 性(19428)
- 人文(19406)
共检索到240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亚民 姜诚
本文以2014~2016年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作为年度数据,研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制衡程度对于现金股利支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选择会受到内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程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不仅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还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的比率,公司内部的股权制衡程度则会造成相反的影响。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股权制衡 现金股利 创业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尊焕 郑秋亚
本文提出了在"一股一票"投票原则下测定第一大股东控制权的一般化模型。这一模型不但能够计算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而且它表明随着有实际投票权大股东数量的增多,第一大股东对公司决策的控制程度也随之提高。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 决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赫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更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采用大样本Panel数据(2008—2012),引入相关公司治理变量、行业变量,研究发现:(1)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具有负向影响,随着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经营绩效降低;因此,一味地通过提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试图牵制控股股东,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价值;与此对应,本文发现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2)第一大股东的更换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绩效;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带来的经营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效应以及公司治理方法的改变、战略的转移,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但是第一大股东的更换对于公司绩效提升的正向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秀 刘清军
本文从我国制度背景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考察了我国上市企业大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对恶性增资的影响作用。选取2008-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时,股权制衡对企业恶性增资的影响不明显;前两大股东性质均为国有时,股权制衡对恶性增资存在正的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也与恶性增资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大股东之间合谋;第一大股东为国有、制衡股东非国有性质时,虽然股权制衡与恶性增资没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恶性增资显著负相关,这充分说明我国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时,为获得私人利益而进行恶性增资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词:
恶性增资 股权制衡 大股东性质 制度背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林建秀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第一大股东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的控制权组合界定为控制模式,考察在各种控制模式下,第一大股东为政府和自然人的上市公司业绩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超强控制和完全竞争的控制模式,政府和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不存在差异;在第一大股东高股权低控制模式下,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而在第一大股东低股权高控制模式下,自然人性质的上市公司业绩优于政府性质的上市公司。
关键词:
第一大股东 控制模式 公司业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特殊资产保护出发,基于终极控制权,探讨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虽然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得越可靠和及时,但控股股东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2)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高,即其特殊资产卷入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卷入信息操纵。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但同样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3)其他大股东可能阻碍控股股东操控信息披露,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对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产生负面作用。(4)其他大股东制衡度与信息披露指数、信息披露可靠性和及时性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通过分析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权性质对于代理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代理成本显著较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的影响,结论显示在国有企业中,无论使用营业管理费用率还是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而非国有企业仅在以资产周转率为代理变量时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文章采用2002年以前在中国上市的能源、公用事业、工业、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行业695家上市公司2004年12月31日的观察值为样本,从行业竞争角度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持股性质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程度低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相关性较弱,当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在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当第一大股东是非国有股股东时,公司绩效较高。
关键词:
行业竞争 第一大股东 公司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明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军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普遍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动力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大。无论控股股东的性质如何,大股东持股都能够强化控股股东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但是,激励效应的强度受其性质的显著影响:流通股股东控股比例的解释力最强,法人股股东其次,国家股股东最弱。流通股股东随着其对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其激励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消极的激励功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理功能。作为控股股东的流通股股东所发挥的积极治理功能还表明,流通股比例的消极治理影响根本源于流通股股东的非控股地位及其所产生的权利弱化。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参与管理改善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而言,较高程度的集中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王淑贤
文章以中国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为背景,借鉴西方多个大股东的相关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选取两组五家具有多个大股东结构的上市公司(第一组:西藏药业和锦州港;第二组:ST景谷、天科股份和中百集团)进行案例内纵向研究、组内跨案例对比和组间跨案例对比研究,探讨第二大股东进行制衡的路径。研究发现:第二大股东主要采取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的制衡路径;无论第二大股东采取何种制衡路径,第二大股东自身会获得一定好处,但并不能保证公司整体效率;国有企业的民营参股股东进行制衡总体上没有违反效率原则。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志辉 魏斌 陈海龙 季山
股东治理是股票市场运行的基石。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股票三秒切片高频交易数据检验了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能够加剧股票市场操纵,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会加剧大股东掏空效应、降低企业信息透明度、抑制股票流动性,从而促进股票市场操纵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在分析师关注度低、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占比低等弱监督制衡机制的环境下,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建议通过构建适度制衡的股权结构、加大股东监督力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操纵监控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牟伟明
由于两类代理问题的存在,企业成本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增减变动可能会呈现出粘性特征。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对比样本探讨所有权性质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费用粘性,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程度更大,且费用粘性主要体现在管理费用粘性上。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大股东控制对费用粘性是有差异的:民营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抑制管理费用粘性,而国有企业的实证结果则相反。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提高股权制衡度都有利于抑制负面的管理费用粘性。应进一步优化国有股权结构,增强决策科学性;加强费用支出管理,控制相关费用过快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