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4)
2023(10827)
2022(9641)
2021(9285)
2020(7831)
2019(18324)
2018(18226)
2017(34726)
2016(19214)
2015(21955)
2014(21864)
2013(21243)
2012(19176)
2011(17314)
2010(17290)
2009(15395)
2008(14850)
2007(12758)
2006(11068)
2005(9536)
作者
(53124)
(43898)
(43501)
(41576)
(28073)
(21114)
(19963)
(17445)
(16824)
(15739)
(15275)
(14621)
(13864)
(13761)
(13523)
(13307)
(13213)
(13118)
(12545)
(12495)
(10875)
(10745)
(10605)
(10040)
(9953)
(9829)
(9729)
(9666)
(8797)
(8730)
学科
(70924)
经济(70845)
管理(52365)
(48584)
(41466)
企业(41466)
方法(34408)
数学(29553)
数学方法(29109)
中国(19248)
(17773)
(16924)
(16189)
业经(15393)
理论(14915)
地方(14648)
教育(14490)
农业(11968)
(11940)
(11937)
贸易(11930)
技术(11834)
(11553)
(11060)
(10968)
财务(10898)
财务管理(10882)
环境(10443)
企业财务(10334)
(10024)
机构
大学(265660)
学院(258541)
管理(104404)
(95884)
经济(93628)
理学(91553)
理学院(90465)
管理学(88618)
管理学院(88156)
研究(84799)
中国(59223)
(56986)
科学(54132)
(42811)
(41732)
业大(39271)
(39260)
(38692)
师范(38364)
研究所(38319)
中心(37988)
(36875)
北京(36311)
财经(34935)
(31861)
师范大学(31266)
(30906)
农业(30716)
(30407)
技术(28579)
基金
项目(182774)
科学(143899)
研究(136225)
基金(131022)
(113098)
国家(112112)
科学基金(96693)
社会(83217)
社会科(78662)
社会科学(78640)
(72207)
基金项目(70210)
教育(65309)
自然(63610)
自然科(62154)
自然科学(62142)
(61193)
自然科学基金(60977)
编号(56919)
资助(53994)
成果(47123)
重点(40816)
(40395)
课题(39996)
(38219)
(37858)
大学(36328)
项目编号(35406)
创新(35289)
教育部(34993)
期刊
(100703)
经济(100703)
研究(79056)
中国(52791)
教育(45263)
学报(41893)
科学(38084)
管理(37662)
(34939)
大学(32712)
(31269)
学学(29171)
农业(25050)
技术(23435)
(17216)
金融(17216)
图书(17100)
财经(16291)
业经(16273)
经济研究(15992)
(13819)
科技(13500)
(12909)
理论(12843)
问题(12751)
技术经济(12217)
实践(12055)
(12055)
(11780)
情报(11462)
共检索到373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彬  余亭蓉  白莹  林娜娜  
从知识获取与应用能力、学习过程的我监控能力、学习资源管理与应用能力三个维度,对在校的第一代大学生与非第一代大学生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亲的学历高低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在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中,大一新生的学习能力低于其它年级的学生,经常参加校内活动的学生,总体上学习能力强于不经常参加活动的学生,经常从事兼职的学生,总体上学习能力低于很少从事兼职的学生。而在非第一代大学生群体中,除大二学生学习能力低于其它年级的学生,其他同学之间学习能力差异性则不显著。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高校在大学生分类教育中有所帮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包志梅  
基于“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的数据,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院校、家庭和同伴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学习支持的现状,并借助回归模型探讨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读期间专业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与非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支持上存在较大差异,在院校支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任课教师的帮助上,并且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不易受到同伴群体的负面干扰;两者在专业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专业规范承诺上差异不显著;关系群体的学习支持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有显著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强化任课教师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支持,提高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身的资源利用意识和转化能力,关注家庭对学生的情感支持,并发挥同伴网络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娇  
基于2019年《中国本科教与学调查China College Teaching&Learning Survey(CCTL)》的4 461份问卷,从学业表现、能力提升以及态度认同这三个维度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评价。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高考分数等背景变量之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在本科期间的挂科数、专业排名以及奖学金获得情况都与非第一代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但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对所修专业的认同以及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各项能力提升都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可见高校对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帮扶重点不在学业表现,而是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的专业选择以及入校之后的专业认同。帮扶工作还需对城乡生源予以区分,促进农村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感知、体验并运用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提升沟通表达、未来规划等核心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赵琳  郭菲  
本文基于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数据,通过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比较,全面分析第一代大学生的个体及家庭特征、大学前学习特征以及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行为特点。希望能够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证依据,为促进高等教育过程性公平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陈亚晓  
本文旨在考察经济资助和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间的联系,以期更好地理解经济资助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汀托的学生整合分析理论、比恩的学生资助双重效应理论和实证数据发现,高校学生资助与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问存在关联性和特定的影响机制:学生资助在直接促进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学业成就提升的同时,分别通过调整经济压力、强化学术融入、增加专业兴趣、促进社会融入等不同路径,间接影响农村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此外,不同类型资助方式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影响机制各不相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维  要攀攀  李凡  
助学贷款扩大了中国第一代大学生的高等教育参与和入学机会,但是否促进了其学业发展,需要精确评估。将倍差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相结合,对助学贷款影响第一代大学生学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学贷款未能改善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偿债压力,刺激他们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需求;学生贷款增加了第一代大学生的课外打工时间,而在学习时间上并没有变化。这一研究发现为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证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峰  郭菲  史静寰  
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是教育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使用本研究构建的三类九项有中国特色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及清华大学2015年"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项目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参与过各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的收获显著高于没有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第一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类"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参与度较高,但在"扩展性学习"和"研究相关性"活动上参与不足。加强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志趣有助于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伍海霞  
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迪倩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第一代大学生在校占比持续上升且受先赋性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业、社交、校园生活等方面表现不足,部分教育收获较低。高校图书馆的适时介入与助推可显著减少高等教育对该群体的无效供给,有效改善其大学体验感和受教育经历。文章以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文献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检索文献中梳理美国图书馆学界参与校园支持的研究进展;运用网络调研方法,调查美国13所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举措。立足我国第一代大学生非经济因素群体困境,借鉴国外图书馆的支持理念和服务经验,建议我国“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从减少服务障碍、搭建同伴支持平台、尽早开展信息素养和财经素养教育以及合作组织高影响力教育活动5个途径开展支持服务,以融入大学“三全育人”体系,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隽  谈佳隆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后诞生的一个新的群体,工作在传说中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的在华命运。然而,人到中年的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十字路口,不得不开始面对职场中的"40、50"现象。公司里最尴尬的人Stella的前半生经历,可以说是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现实版。1996年,大学生Stella在北京某部委设计院当实习生,由于英语专业的关系,负责一些文字翻译,有机会和外企公司的员工接触。"我当时都傻了,真羡慕呀!我们辛辛苦苦算一周的数据,人家那边计算机轻松搞定;我们要一次次坐1号线地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风笑天  
依据对全国12个城市1 786名在职青年的抽样调查资料,从工作、恋爱婚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认知等方面考察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除了未婚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外,两类青年在社会适应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明显差别。认为独生子女不适应社会的看法没有获得证实, 总的研究结论不支持独生子女社会适应不好的负面偏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文章基于2015年5省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调查数据,揭示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代居住方式、影响因素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未婚者中,亲子组成核心家户是主导;已婚者中,亲子独居和合爨并存。已婚子女的性别、婚配组合类型、亲代所拥有的住房数量和亲子受教育程度对亲子居住方式影响显著。这是传统惯习和现代观念、居住意愿和物质条件、个人偏好和家庭功能履行相互制约的结果。而亲子在初婚、初育和抚幼阶段家户类型的时期差异更表明不同代际成员居住方式并非遵循单向或单一模式演变,表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相对于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生活单位边界相对模糊,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特征明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世惠  
西藏阿里高原竞相绽放格桑花。如同墨客多雅号一样:波斯菊、金露梅、狼毒花、雪莲都有格桑花的说法。格桑花是高原唯一开花的植物,不畏寒暑,生命力极强,零下50℃生命依旧。格桑花开毫无顾忌,一任天然,张扬独特的野性美。格桑花是生命的使者,咏唱不老的时光。春夏之交,阿里高原最迷人的季节。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云集座座雪峰高耸入云;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谷溪流湍湍,四野格桑花开,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郑丽芬  
以民国早期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现有研究拾缺补遗,论述第一代图书馆学人留美的整体状况。从赴美背景和途径、在美学习经历等方面揭示图书馆学的"西学东渐"和人才跨国培养之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黄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