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3)
- 2023(2674)
- 2022(2359)
- 2021(2374)
- 2020(2012)
- 2019(4269)
- 2018(4115)
- 2017(7105)
- 2016(4193)
- 2015(4708)
- 2014(4869)
- 2013(5044)
- 2012(4736)
- 2011(4090)
- 2010(4574)
- 2009(4388)
- 2008(4875)
- 2007(4341)
- 2006(3980)
- 2005(3903)
- 学科
- 管理(13987)
- 业(12511)
- 济(11888)
- 经济(11862)
- 企(11421)
- 企业(11421)
- 财(8104)
- 务(6238)
- 财务(6230)
- 财务管理(6217)
- 企业财务(5725)
- 学(5512)
- 制(4559)
- 中国(4521)
- 农(3752)
- 会计(3730)
- 教育(3599)
- 理论(3579)
- 银(3559)
- 银行(3554)
- 方法(3403)
- 行(3071)
- 业经(2995)
- 地方(2873)
- 体(2696)
- 制度(2525)
- 度(2525)
- 融(2481)
- 金融(2481)
- 教学(2451)
- 机构
- 大学(58123)
- 学院(57703)
- 管理(18996)
- 研究(18859)
- 济(18771)
- 经济(18074)
- 中国(16893)
- 财(15981)
- 理学(15032)
- 理学院(14836)
- 管理学(14491)
- 管理学院(14378)
- 京(12972)
- 江(12148)
- 科学(11048)
- 所(10584)
- 财经(10559)
- 中心(9555)
- 州(9266)
- 经(9204)
- 会计(8979)
- 范(8854)
- 省(8805)
- 师范(8791)
- 北京(8599)
- 研究所(8596)
- 农(8042)
- 财经大学(7305)
- 师范大学(6906)
- 院(6815)
共检索到10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晗 郭俊
《符木记刻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allies)出自于《Accounting Research》1952年7月第三卷第三册,由英国著名地方志作家罗德夫·罗伯特(Rudolph Robert)所写。《符木记刻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是较早研究有关人类符木记刻历史的资料,是一篇全面详细介绍符木记刻发展史的文献,填补了会计记录早期发展史的空白,为后来学者系统研究会计记录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美国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绪容
万历间刘应袭(太华)梓《李卓吾批评合像北西厢记》,是一个孤本,现藏于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郭立暄率先撰文研究其书,并提出陈眉公本据刘太华本刊刻的意见。陈旭耀表示此说“或可商榷”。本文认为,刘太华本乃是陈眉公本的翻刻重评本,其正文和批语都是在陈眉公本的基础上,再参校容与堂本而成。故此认定刘本的出版时间晚于陈眉公本,即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之后。孙月峰本的渊源关系与刘太华本相同,属于兄弟关系,相互之间并无直接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古籍版本之学,重在目验和实物的考镜,今人难得有这种机会,则可通过阅看藏书家书目、研读版本学专书、参考古籍书影和古籍影印本等方法予以弥补。如清末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对于古籍版本的研究就很有参考价值。《书林清话》卷六有一篇《“宋刻书之牌记”,其中谓:“宋人刻书,于书之首尾或序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欧阳伟如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致力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巴罗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通过把数量方法应用于分析社会政策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般非均衡、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平滑、政策无效论、巴罗变量等方面,涵盖了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两大宏观经济学主题,深刻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文建东 欧阳伟如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致力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热点问题,对公共财政、经济增长、货币理论与政策等领域都有卓越贡献。巴罗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才华,通过把数量方法应用于分析社会政策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般非均衡、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税收平滑、政策无效论、巴罗变量等方面,涵盖了短期经济波动与长期经济增长两大宏观经济学主题,深刻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诸多领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晶
罗伯特·佩拉看起来像一个安静的大男孩,表情中总有一种沉思的味道。2012年34岁的他,曾在苹果公司担任硬件工程师,2005年,他创办了一家无线网络设备制造公司,取名叫优比快科技公司。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全球最年轻富豪榜"中,拥有15亿美元净资产的佩拉位列第五。在这个榜单上,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因为比其四大元老之一达斯汀·莫斯科维茨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包雅钧
文章对罗伯特·达尔的经济民主思想做了初步述评。达尔认为,经济民主可以进一步地推动政治民主,解决多元民主的某些弊病。但是经济民主可能与政治民主的某些价值相冲突,而且它自身的实现也有许多困难。
关键词:
罗伯特·达尔 经济民主 自治 决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郁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两位经济史学家,其中之一便是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较之另一位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思,福格尔在中国经济学术界的知名度要小得多.而在欧美,福格尔早在30年前就蜚声学术界.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有人言,10年前他们就将福格尔列人授奖对象的名单.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俊 孙晗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麦克莫瑞学院著名会计学教授弗洛伦斯·艾德勒·德罗弗(Florence Edler De Roover)在商业历史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Business Historical Society)上发表了多篇经典论文,其中发表于1941的《十二世纪热那亚的合作账户》(Partnership Accounts in Twelfth Century Genoa,后文简称"《账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燚 刘进平 张锐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人们的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已受此束缚。这不仅给本土品牌成长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阻碍民族产业的振兴,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本文借助刻板思维与符号认知理论,从企业、政府、媒体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成的认知环境进行了文本分析析,得出的结论是:本土品牌自身的良莠不齐和高端产品匮乏是根本原因;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策略、政府行为以及消费异化环境虽然不是构成本土品牌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它们在偏见地解释符号意义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从企业、政府和媒体等角度提出了抑制本土品牌刻板印象、优化本土品牌成长环境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恩静 张庆平
在不知总体分布时,特别是小样本时,应用t检验可能有风险,因为此检验有一定的假设前提。因此当处理相当数量的数据时,如果其总体的分布情况不易辨明,甚至无法确定,这时就要用非参数方法,用以进行的检验,称为非参数检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豪
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毛氏汲古阁刻本《历代名画记》实际有A、B两本。经目验得知A、B两本版式、字体、卷端题字完全一致,所用纸张均为黄色竹纸,在装订上存在相同的错版,故二者有着共同的祖本。它们所据祖本应是今所未知的另一明翻宋本。B本为毛氏汲古阁原单刻本,年代最早;《津逮秘书》本据B本重刻改订,年代较晚;A本《历代名画记》部分与B本同出一版,清末又经人改装,从汲古阁单刻本中选出《后画录》《古画品录》《续画品并序》三种,合订为一书。A本自汲古阁散出后,归日本人今关天彭所有,又入藏三井文库,后为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购藏。B本原为清末名宦李文田旧藏,历经其子李渊硕、其孙李棪收藏。1938年1月9日,李棪因经济困难,祖上又与香港富商结缘,故将B本赠予港商冯香泉。冯香泉之子冯钜飞奉母命,又将该书赠予同宗冯秉华。后从冯秉华处散出,归藏伯克利。伯克利东亚图书馆藏《历代名画记》的流传与递藏,恰是知识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苏常强 冯巧根
2006年美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学部(Management Accounting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授予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教授2006年度管理会计终身贡献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冰 杜娟 赵伯飞
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命共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第一,生态美学应着重于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同一和亲和关系,只有建立在这种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会呈现真正的审美自由和审美人生。第二,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哲学领域由机械论进一步向存在论演进过程中,在美学的表现和发展,它内含着深刻和重大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正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人类与自然构成系统统一的生命体系的转变。第三,生态美学在我国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这一转变有助于美学研究的资源和权力正在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精神文明 人化自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