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3)
- 2023(10166)
- 2022(8547)
- 2021(7560)
- 2020(6402)
- 2019(14492)
- 2018(14023)
- 2017(26937)
- 2016(14195)
- 2015(16055)
- 2014(16248)
- 2013(16083)
- 2012(15049)
- 2011(13972)
- 2010(14288)
- 2009(13655)
- 2008(13418)
- 2007(12039)
- 2006(11116)
- 2005(10425)
- 学科
- 济(83019)
- 经济(82921)
- 管理(47304)
- 业(39983)
- 企(34240)
- 企业(34240)
- 方法(25519)
- 数学(22059)
- 数学方法(21799)
- 地方(20245)
- 中国(18371)
- 制(17920)
- 财(17613)
- 业经(16648)
- 农(16103)
- 体(13989)
- 学(13985)
- 地方经济(13715)
- 融(11835)
- 金融(11833)
- 银(11526)
- 银行(11513)
- 环境(11318)
- 行(11105)
- 贸(10923)
- 贸易(10912)
- 农业(10630)
- 易(10499)
- 务(10094)
- 财务(10059)
- 机构
- 大学(216293)
- 学院(215515)
- 济(102371)
- 经济(100377)
- 管理(80529)
- 研究(78327)
- 理学(68260)
- 理学院(67505)
- 管理学(66532)
- 管理学院(66100)
- 中国(59636)
- 财(48489)
- 京(45059)
- 科学(42915)
- 所(39001)
- 财经(37287)
- 中心(34691)
- 研究所(34648)
- 江(33958)
- 经(33570)
- 经济学(32812)
- 农(30871)
- 经济学院(29012)
- 北京(28489)
- 院(28454)
- 财经大学(27406)
- 业大(27036)
- 范(26669)
- 师范(26446)
- 州(25948)
- 基金
- 项目(136316)
- 科学(108322)
- 研究(102019)
- 基金(100253)
- 家(86532)
- 国家(85849)
- 科学基金(73727)
- 社会(68472)
- 社会科(65054)
- 社会科学(65036)
- 省(52224)
- 基金项目(52015)
- 教育(46357)
- 自然(44582)
- 自然科(43513)
- 自然科学(43504)
- 划(43336)
- 自然科学基金(42732)
- 资助(40803)
- 编号(39533)
- 成果(33458)
- 重点(31323)
- 部(31185)
- 制(30805)
- 发(30290)
- 国家社会(29292)
- 课题(28724)
- 创(28221)
- 教育部(27441)
- 创新(26596)
- 期刊
- 济(125370)
- 经济(125370)
- 研究(71514)
- 中国(45959)
- 财(38878)
- 管理(33778)
- 农(29029)
- 学报(28771)
- 科学(28412)
- 大学(23104)
- 融(22773)
- 金融(22773)
- 学学(21998)
- 经济研究(20354)
- 技术(20084)
- 财经(20065)
- 教育(19942)
- 农业(18908)
- 经(17428)
- 业经(17291)
- 问题(16137)
- 贸(12916)
- 技术经济(12254)
- 国际(12157)
- 世界(11976)
- 统计(10918)
- 经济问题(10153)
- 策(10000)
- 现代(9911)
- 业(9759)
共检索到34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国 家主要奉行基于最惠国待遇(MFN)的单边自由化政策,是支持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力量。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基于市场力量而不是政府间的制度安排。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东亚国家的政策取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步入制度性安排的快车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等于支持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搞好多种经营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我国的农业不但不能实现现代化,就是摆脱困境也是不可能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金寅圭
本文采用Gravity模型实证分析,验证了中日韩三国已有的经济合作效果,为建立三国经济合作体提供例证。本文采集了1990年、1993年、1998年、2000年和2002年五个年份中日韩三国间,以及中日韩三国与已经或正在考虑建立FTA的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量,以及相关的GDP、人口数据,并采用相对距离的自变量,对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扩大和贸易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对2005年中日韩三国间贸易情况作出预测,并分析了到2005年中日韩三国可能的贸易量增长趋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安志达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作为最具经济实力的三个地区强国中、日、韩的合作动向将引起全球的注意力。本文就其合作现状,制度性安排及其前景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韩国 经济 合作 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领导人和企业家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然而,我们仍需考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障碍,以及正确、明智的战略选择。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提应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考察。由于中日、中韩和韩日之间情况不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中韩和韩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后时间有许多选择。中日韩企业家普遍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将给他们在国内市场上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安排”(EconomicPartnerArrangement,EPA)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好准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蒋学雷 李龙振 石圣东
自 1 994年日本著名学者森岛通夫提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的构想以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构建“中日韩经济合作体”。本文利用小型的中日韩三国经济的计量模型和贸易连接模型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 ,中日韩三国的财政扩大对本国GDP的影响很大 ,虽然对其他国家的 GDP也有影响 ,但是其影响还很小。本文还利用模型分析了日元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情况。结果表明 ,日元对美元的升值使日本对中国和韩国的出口、日本的总出口有所减少 ,使贸易对象国的中国和韩国对日本的出口有所增加 ,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使我国的 GDP和总出口、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都有所增加。
关键词:
经济计量模型 贸易连接模型 相互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经济增长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本文利用增长会计法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出发,计算各个经济指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计算出各结构的增长率和结构比。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来研究每个时期的需求和各产业因素对GNP的贡献程度,还对带动高速经济增长的的主要经济指标的结构比的变化进行研究。最后,对我国的需求和产业结构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印
环境问题在中日韩三国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不仅是因为三国因地理位置接近而共享环境资源和利益,而且因为环境问题背后是各国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建设问题,三国在环境方面的深入合作与交流对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安定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在保护和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单靠政府和市场的管理和调节是很难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作为第三支社会力量的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营利组织(NPO),在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中日韩三国开展环保NGO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入手,探讨中日韩三国环保NGO合作与交...
关键词:
中日韩 环境保护NGO 交流与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牛岛俊一郎 阿部一知
上世纪90年代,中日韩三国间的双边贸易整体增长。同时,三国间区内进出口贸易也有提高。但是,单纯的进出口份额并未考虑对方国家的进口总量。即使一个国家的出口份额相对于对方来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石柱鲜 姚国权 王宝阳
一、前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其相互依赖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主要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引人注目的是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发展到一个国家的经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中 万鹏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综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理论。在比较中日韩三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作者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表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差异,提出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公允价值研究领域存在着区域性合作的共同课题,并就加强合作的路径安排提出了笔者的构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征
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多种倡议、进程、机制并存的局面,中日韩经贸领域合作取得深入进展,三国都在争取于己有利的对外合作架构。TPP是涵盖领域广泛的高水平FTA,具有综合性、高标准、一体化特征。美国力推TPP,试图以此重振国内经济和出口,争夺亚太经济合作主导权,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面对TPP在东亚的介入,中日韩应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文章对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竞争力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内产贸业的分工变化作了实证分析,并对中日韩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将促使中日韩经济竞争共进,从产业间的互补走向产业内的互补,促使中日韩三国取得共赢。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琦 吕刚 许宏强
制造业发展对中日韩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中日韩自贸区(CJKFTA)将使三国宏观经济实现共赢,其中制造业的贸易自由化对总体收益的贡献最大。由于三国主要产业在国际市场和区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同,关税水平及结构存在差异,区域内贸易和产业联系快速发展,自贸区对各国主要产业的影响有所区别。如何看待自贸区对中日韩三国制造业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