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3)
- 2023(16163)
- 2022(13756)
- 2021(12715)
- 2020(10700)
- 2019(23954)
- 2018(23749)
- 2017(44644)
- 2016(24871)
- 2015(27503)
- 2014(27256)
- 2013(26496)
- 2012(24338)
- 2011(21848)
- 2010(21861)
- 2009(20301)
- 2008(19627)
- 2007(17600)
- 2006(15127)
- 2005(13129)
- 学科
- 济(92495)
- 经济(92382)
- 管理(66170)
- 业(61556)
- 企(48514)
- 企业(48514)
- 方法(41462)
- 数学(35416)
- 数学方法(35078)
- 农(28820)
- 中国(24512)
- 财(24363)
- 学(21594)
- 业经(21277)
- 地方(20447)
- 农业(19294)
- 贸(18910)
- 贸易(18905)
- 制(18324)
- 易(18293)
- 理论(15966)
- 环境(14803)
- 务(14636)
- 财务(14600)
- 银(14591)
- 财务管理(14563)
- 银行(14515)
- 融(13957)
- 金融(13949)
- 和(13946)
- 机构
- 学院(345589)
- 大学(341369)
- 济(131544)
- 经济(128638)
- 管理(126927)
- 研究(116608)
- 理学(109720)
- 理学院(108353)
- 管理学(106223)
- 管理学院(105595)
- 中国(86632)
- 科学(77266)
- 京(71981)
- 农(69467)
- 财(60570)
- 所(60404)
- 业大(58124)
- 研究所(55488)
- 农业(55449)
- 中心(54600)
- 江(52932)
- 财经(48502)
- 范(47300)
- 师范(46659)
- 北京(44344)
- 经(43885)
- 院(42264)
- 州(42215)
- 经济学(39853)
- 技术(39362)
- 基金
- 项目(238120)
- 科学(184450)
- 基金(169416)
- 研究(168329)
- 家(150934)
- 国家(149623)
- 科学基金(125968)
- 社会(104992)
- 社会科(99249)
- 社会科学(99217)
- 省(96233)
- 基金项目(90735)
- 自然(83379)
- 自然科(81441)
- 自然科学(81410)
- 划(81000)
- 自然科学基金(79961)
- 教育(77915)
- 编号(68745)
- 资助(68196)
- 成果(54500)
- 重点(54236)
- 发(52029)
- 部(50575)
- 创(49767)
- 课题(48132)
- 科研(46497)
- 创新(46471)
- 计划(45875)
- 大学(43423)
- 期刊
- 济(145168)
- 经济(145168)
- 研究(92136)
- 中国(66410)
- 学报(63790)
- 农(62867)
- 科学(55037)
- 财(47283)
- 大学(46101)
- 学学(43796)
- 农业(42522)
- 管理(42478)
- 教育(37260)
- 融(27969)
- 金融(27969)
- 技术(27851)
- 业经(26663)
- 经济研究(23422)
- 财经(22778)
- 业(22661)
- 经(19622)
- 问题(19304)
- 版(19058)
- 商业(16624)
- 业大(16622)
- 科技(16570)
- 图书(15985)
- 资源(15812)
- 技术经济(15257)
- 贸(15191)
共检索到498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赵金岭 何燕萍
20世纪鲍德里亚出版著作《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理论已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当中,跨领域应用研究日益丰富,但是在中国体育领域相关研究较少,尤其在红色体育旅游领域更少。江西省瑞金市被称为“红色故都”,是红色旅游的代表地之一,也是当前人们符号消费的目的地之一。但在瑞金市发展红色体育旅游产业的实践中,符号消费作为影响红色体育旅游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尚未受到相关部门和学界的足够重视。鉴于此,本文拟从符号消费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合具体数据,分析各因素对当地红色体育旅游的影响,从而为红色体育旅游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符号消费 体育旅游 红色体育 瑞金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秋芳
本文以陕西省这一区域旅游地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地中英文版本官方网站、国外旅游手册(Lonely Planet)及国内旅游网站携程网等四大旅游传播媒介,探讨不同媒体展现的旅游地符号。本文采用ROST分析软件对文字文本和视觉文本符号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其结果进行对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传播媒体旅游符号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符号生产者所处的文化和身份的差异及各自目标市场的不同所致。因此,旅游地政府管理部门需重视旅游地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旅游符号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关注符号体系中三组对象的匹配性——文字文本符
关键词:
ROST 旅游地符号 传播媒体 陕西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雷婷 张丽艳 孙洁 鹿广娟
红色旅游政策作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对红色旅游政策变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专门探讨。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和微观“地方”视角,选取中国3个典型红色旅游地(韶山市、瑞金市和井冈山市),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思政教育政策、文化产业政策、组织机构变革、重大主题活动、旅游市场舆情、社会公众参与等因素引发红色旅游政策变迁的组态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红色旅游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不存在单一必要条件,是多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2)红色旅游政策变迁的驱动类型主要包括群情驱动型、政策驱动型、组织驱动型、政策-群情驱动型、政策-组织驱动型、组织-群情驱动型、政策-组织-群情驱动型和弱混合驱动型8类;3)由旅游市场舆情和社会公众参与组成的群情因素是影响红色旅游政策变迁的核心因素。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红色旅游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能够为相关政策的科学制定及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席建超 葛全胜 成升魁 刘浩龙
本文以D.麦格奈尔(D.MacCannell)的符号吸引理论为基础,将雍和宫景区的发展历程系统解构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旅游资源的成功开发涉及到其形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注重对旅游资源地脉和文脉的挖掘,促进旅游资源神圣化是旅游资源顺利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加大机械复制力度,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不断形象化、真实化,是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符号吸引理论 旅游资源 雍和宫 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彭丹
人的符号学特征可以从地位、身份、角色和行为这4个方面进行剖析,而这4个概念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这些象征符号的意义,包括地位符号的自致性、临时性、炫耀性;身份符号的表征性和许可性;角色符号的表演性和多重性;行为符号的表意性和交际性。本文认为,旅游中三类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质上就是符号的互动,其研究价值在于加深理解旅游中各类人的本质特征以及旅游消费所蕴藏的丰富的象征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彦君 鲍燕敏
本文通过对旅游网站的网页信息进行符号性分析,概括了旅游网站上的符号传播模式、内容、类型和功能。本文认为,旅游网站的符号是影响旅游需求产生和实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旅游符号 旅游网站 符号功能 符号学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自"意象"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以来,对于旅游意象的多角度解读不断涌现。为建立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基于网络文本资料,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及符号学理论,通过Nvivo 11软件的编码分析,对城市旅游意象的符号表征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意象符号的表征系统分为直指系统与涵指系统两部分,直指系统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环境、社会空间、社会形态、社会行为6个维度,涵指系统包含隐含义、迷思、象征3个维度;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存在共性与个性、投射与感知、表征与意指、同时性与历时性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文化隐喻属性;通过城市旅游意象符号表征系统得到的青岛城市旅游意象为"海洋城市、德式风情、静享惬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符号隐喻 认知 陕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林岚 高华 张粮锋
旅游地图中的符号系统通过形状、色彩等视觉变量传递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文章采用认知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以不同符号表现形式的导游图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大学生游客群体差异和符号形式对地图符号空间认知的影响。结论显示:不同的地图符号形式影响差异显著,形象符号地图的空间认知显著优于抽象符号;旅游地图使用频率高者的空间符号认知显著优于偶尔使用者,且差异在抽象符号中表现更明显。性别、专业背景、学科背景的差异均对地图符号的空间认知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
旅游地图 空间符号认知 眼动实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岗
在MacCannell旅游吸引物符号学经典理论受到诸多挑战的背景之下,旅游者符号实践概念被提了出来。基于Shove等人的实践理论,文章系统地探讨了旅游者符号实践的概念框架。旅游者符号实践由旅游者、物质、技能和意义4大要素构成。旅游者是符号实践的主体,在临场亲身体验基础上进行符号的检验、消费、生产和表演。物质要素包括景物、标志和实践工具等。技能要素与旅游者拥有的身体知识、工具使用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紧密相关。意义要素则是时代精神、地方观念和旅游者主观价值共同作用于旅游者符号实践过程的结果。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案例分析,发现旅游者符号实践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旅游者符号实践概念对旅游目的地满意度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
旅游者 符号实践 概念框架 动态分析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唐文跃
书法景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景观和文化符号,广泛应用于旅游景区而成为旅游景观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以桂林旅游景区的书法景观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书法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旅游者总体上对其具有较高的认知和鉴赏兴趣;书法景观对旅游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符号效应,具体表现在书法鉴赏、文化象征、审美引导3个方面,对应于外在行为、文化环境知觉、景观审美活动3个层次的行为效应。书法景观的符号效应在书法鉴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文化象征和审美引导方面无显著差异。书法景观符号效应研究对于揭示人们的地方感和环境
关键词:
书法景观 符号效应 地方感 桂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秋芳
本文以Lonely Planet China(LPc)旅游手册符号文本尤其是视觉图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旅游景观和主客关系两方面探讨中国国家旅游形象在国际市场的变迁特点,并进一步基于符号学解读视觉文本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发现:一方面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元素特色东西仍是西方游客的凝视焦点,但局部发生某些转变,国际游客对中国旅游地符号的认识愈来愈客观、中性和多层次化;另一方面主客之间的亲密度存在某种程度的下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小龙 林璧属
商业化是旅游世界中一类特殊的反向性符号。在当前的旅游领域研究中,基于符号编码者视角的商业化研究与分析并不能完全认识符号的真实意义。游客作为符号的解码者能够识别的商业化符号是哪些,通过哪些符号来判断景区商业化形态等问题却鲜有涉及。文章以游客作为分析视角,对民族村寨景区的商业化符号进行识别和解读。选取西江苗寨为案例地,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收集在线评论文本并运用Content Mining 5和NVivo 1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及编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商业环境符号、旅游空间环境符号、旅游产品与商品符号、旅游经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林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化碎片化"过程中以"天下第一长发村"构建了最令游客直观感觉的"柔""情""爱""婚恋"的地方形象;贵州岜沙苗寨以独特"户棍"发髻、舞台化的成年仪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深层次的"树"崇拜和生死轮回的观念,建构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形象。黄洛瑶寨和岜沙苗寨利用"发髻"这一容易被认知、接受和解读的文化符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培海 李伟
在系统梳理国外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旅游符号消费以及旅游符号体验3个层面对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成果予以梳理,剖析了西方旅游符号研究的三条脉络:一是以Mac Cannell等为代表的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研究,重点关注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机制以及旅游媒介对目的地代表性符号的建构过程。二是以Culler、Urry等为代表的,对旅游符号消费及其背后隐含的权力机制问题的研究。重点关注旅游消费的象征性意义和旅游符号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权力的不平等性问题。三是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依据的存在主义符号学问题,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符号化 符号消费 符号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