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7)
- 2023(16410)
- 2022(14137)
- 2021(13376)
- 2020(11177)
- 2019(25619)
- 2018(25855)
- 2017(49108)
- 2016(26721)
- 2015(30312)
- 2014(30081)
- 2013(29795)
- 2012(26782)
- 2011(24062)
- 2010(24423)
- 2009(22855)
- 2008(22100)
- 2007(19756)
- 2006(17614)
- 2005(15350)
- 学科
- 济(106330)
- 经济(106220)
- 业(80934)
- 管理(79285)
- 企(59779)
- 企业(59779)
- 农(51627)
- 方法(48734)
- 数学(41579)
- 数学方法(40853)
- 农业(34328)
- 业经(28392)
- 中国(26128)
- 财(25980)
- 学(22188)
- 地方(21058)
- 制(20327)
- 理论(19131)
- 贸(17960)
- 贸易(17951)
- 易(17403)
- 务(16346)
- 策(16329)
- 财务(16256)
- 财务管理(16221)
- 和(16201)
- 银(15694)
- 银行(15657)
- 技术(15630)
- 环境(15440)
- 机构
- 学院(376677)
- 大学(371060)
- 管理(153408)
- 济(143599)
- 经济(140218)
- 理学(131885)
- 理学院(130504)
- 管理学(127967)
- 管理学院(127289)
- 研究(119901)
- 中国(93455)
- 京(79013)
- 科学(76978)
- 农(75578)
- 财(65103)
- 业大(61596)
- 所(60118)
- 农业(57928)
- 中心(56564)
- 江(56472)
- 研究所(54700)
- 财经(51327)
- 范(50524)
- 师范(50092)
- 北京(49564)
- 经(46595)
- 州(46037)
- 院(43120)
- 经济管理(40819)
- 经济学(40094)
- 基金
- 项目(255281)
- 科学(200203)
- 研究(187522)
- 基金(183447)
- 家(159350)
- 国家(157950)
- 科学基金(136227)
- 社会(116448)
- 社会科(109951)
- 社会科学(109916)
- 省(101727)
- 基金项目(97756)
- 自然(89430)
- 自然科(87289)
- 自然科学(87274)
- 教育(85961)
- 自然科学基金(85633)
- 划(83926)
- 编号(79402)
- 资助(75983)
- 成果(62640)
- 重点(56372)
- 部(55156)
- 发(54256)
- 课题(53376)
- 创(52410)
- 创新(48743)
- 科研(48629)
- 大学(47167)
- 教育部(46903)
- 期刊
- 济(166528)
- 经济(166528)
- 研究(104100)
- 农(75324)
- 中国(73809)
- 学报(58977)
- 科学(56196)
- 管理(54982)
- 农业(51220)
- 财(48768)
- 大学(45549)
- 学学(43106)
- 教育(41519)
- 业经(33766)
- 技术(33714)
- 融(33358)
- 金融(33358)
- 业(26512)
- 经济研究(23817)
- 财经(23253)
- 问题(21665)
- 版(20122)
- 经(19776)
- 图书(19496)
- 技术经济(18444)
- 资源(18170)
- 科技(18046)
- 商业(17725)
- 现代(17370)
- 理论(17182)
共检索到55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符号消费具有表征性和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的视角分析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发展是由于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范式,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是区别旅游产品的消费符号,同时,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具有符号消费的表象性与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背景下创建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就要实现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宣传符号动态对接,体现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国家旅游产业符号建设动态趋向,实现旅游地品牌固有属性与符号构建的动态匹配,实现旅游地品牌符号工程动态建设目标。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新农村 旅游地品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娟
符号消费具有表征性和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的视角分析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发展是由于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范式,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是区别旅游产品的消费符号,同时,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具有符号消费的表象性与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背景下创建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就要实现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宣传符号动态对接,体现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国家旅游产业符号建设动态趋向,实现旅游地品牌固有属性与符号构建的动态匹配,实现旅游地品牌符号工程动态建设目标。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新农村 旅游地品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秋芳 孙根年 张宏
在网络时代,网络宣传对于旅游地品牌的构建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在旅游地品牌符号"三位一体"系统构建基础上,基于政府旅游网站对中国各省域旅游地品牌符号表征进行比较研究。网站上研究的符号主要包括当地的旅游宣传口号、视频影像、图片及网站的语言设计等。首先,根据荣格原型理论把各研究样本旅游地的旅游宣传口号分成4大类;其次,随机抽样进一步探讨各旅游地所有品牌符号的匹配性;最后,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和商业网站旅游地口号的对比研究,分析旅游地宣传口号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部分旅游地网站旅游地宣传口号缺失,同时网站上各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兵 熊元斌 王红
构建强烈的情感性品牌依恋对于旅游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并进一步检验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与情感性品牌依恋的关系。通过对桂林和三亚两个旅游地共529份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的三维度模型: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认同、生活方式一致性,并且进一步证实了旅游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情感性品牌依恋的正向影响关系。基于上述结论得出,旅游者对旅游地品牌形成情感性依恋,不仅缘于旅游地的功能属性和价值,还依赖于旅游地象征性意义的实现,即旅游地品牌形象与旅游者自我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和匹配性。
关键词:
品牌依恋 象征性意义 旅游地 符号互动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明生 桂富荣 普雁翔
本文着眼于我国农产品符号性消费需求发展新趋势,对符号消费内涵及特征进行诠释,构建了符号消费导向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并对符号消费导向农产品流通模式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异同进行剖析。认为发展符号消费导向农产品流通,需要从农产品流通理念创新、流通组织变革、流通人才培育、流通产品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产品符号消费新趋势识别五个方面进行系统推进。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农产品 流通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惠芳 李朝阳 路艳杰
本文以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发展背景,从新农村背景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统筹规划、政府引导"、"资源整合、优势发挥"、"强化宣传、优化营销"这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指出了政府因素、资源因素以及宣传因素在提高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率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与意义,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旅游经济 背景 发展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成昆 张行发 徐虹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面临凋敝危机。旅游引发的景观符号生产与消费,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江西婺源县篁岭村为例,探究“晒秋”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的旅游地方营造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中,篁岭文旅公司始终扮演着关键行动者的角色,围绕“晒秋”景观的符号化运作,通过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推动着更多异质行动者加入行动者网络。(2)篁岭村的旅游地方营造经历了“晒秋”核心景观符号塑造与“晒秋”泛化景观符号融入两个阶段。在阶段演化过程中,行动者网络的强制通行点(OPP)由“发展乡村旅游,振兴篁岭”转变为“提升旅游项目品质,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3)关键行动者的能动性发挥、非人类行动者的属性挖掘与重要异质行动者的介入是在农俗文化景观符号化运作下,驱动篁岭村旅游地方营造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从景观符号化运作的视角拓展了地方营造的理论内涵,为新时期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秋芳
本文以陕西省这一区域旅游地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地中英文版本官方网站、国外旅游手册(Lonely Planet)及国内旅游网站携程网等四大旅游传播媒介,探讨不同媒体展现的旅游地符号。本文采用ROST分析软件对文字文本和视觉文本符号进行内容分析,并运用其结果进行对应分析。研究表明,不同传播媒体旅游符号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符号生产者所处的文化和身份的差异及各自目标市场的不同所致。因此,旅游地政府管理部门需重视旅游地符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旅游符号的构建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关注符号体系中三组对象的匹配性——文字文本符
关键词:
ROST 旅游地符号 传播媒体 陕西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鑫 杨新军 陈佳 吴文恒
为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转型及能源消费模式产生的影响,论文借鉴可持续生计理论,以陕南金丝峡乡村旅游地为例,通过入户调查与访谈,构建能源消费-生计多样性模型对农户分类,基于用能多样性矩阵与效益评估法,分析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用能结构及其综合效益,继而依据灰色关联分析,识别影响农户能源消费的主要生计资本因子,并总结农户能源消费模式转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参与旅游经营与不参与旅游经营的两大类农户中,农户用能多样性水平随生计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而上升;2与非旅游经营户相比,旅游经营户商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新型能源迅速推广,传统能源消费有所降低,能源消费模式向优质化和商品化发展;3不同类型农户用能综合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董涵 仇玉凤 毕兰
本文以河北承德为例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承德乡村特征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旅游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欠发达地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具有共同的归宿,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应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提高参与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的建设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口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大数据背景,阐述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的内涵,通过分析智慧旅游发展思路,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预测与反馈的服务平台,并提出了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管理模式 智慧旅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建涛 王洋
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旅游的建设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口号,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的建设,符合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大数据背景,阐述大数据和智慧旅游的内涵,通过分析智慧旅游发展思路,构建以大数据平台为依托的智慧旅游预测与反馈的服务平台,并提出了实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管理模式 智慧旅游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思司 彭晓晶
近几年,我国扶贫攻坚任务逐渐完成,并向着乡村振兴战略转移。乡村振兴背景之下,对农村各个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产业振兴是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要实现产业振兴,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就需要依托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数字经济时代电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将电商人才和旅游产业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拓展产业发展进程,为拓展农村经济发展途径,提升农民群众经济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并探讨了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融合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巍 王洁佳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迅速。农村旅游包括广义的农村旅游和狭义的农村旅游,发展农村旅游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农村旅游还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和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困境。为此,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定位、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做到差异化发展;适度开发,保护农村旅游环境。
关键词:
农村旅游 差异化发展 旅游环境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