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2)
2023(4419)
2022(3752)
2021(3987)
2020(3108)
2019(7414)
2018(7653)
2017(12643)
2016(8251)
2015(9405)
2014(9478)
2013(8479)
2012(7972)
2011(7241)
2010(7361)
2009(6224)
2008(5824)
2007(5108)
2006(4505)
2005(4030)
作者
(18866)
(15593)
(15533)
(14762)
(10014)
(7785)
(7413)
(6252)
(6022)
(5851)
(5430)
(5125)
(5062)
(4935)
(4860)
(4734)
(4540)
(4493)
(4488)
(4402)
(4112)
(3937)
(3867)
(3782)
(3657)
(3509)
(3427)
(3407)
(3322)
(3308)
学科
教育(19042)
(17279)
经济(17250)
管理(11640)
中国(11597)
(9746)
地方(7857)
(7808)
理论(7346)
教学(7012)
(6746)
(6283)
企业(6283)
农业(5438)
(4852)
方法(4524)
业经(4347)
发展(4062)
技术(4033)
(4027)
研究(3993)
(3939)
数学(3714)
数学方法(3594)
学法(3497)
教学法(3497)
(3405)
思想(3332)
政治(3266)
高等(3248)
机构
大学(95163)
学院(91603)
研究(36559)
教育(28740)
(26122)
师范(26032)
管理(25758)
(23732)
科学(22998)
(22961)
经济(22679)
师范大学(21596)
理学(21452)
中国(20977)
理学院(20952)
管理学(20383)
管理学院(20163)
(18367)
研究所(16830)
中心(15981)
(15712)
北京(15409)
技术(15198)
职业(14745)
(14007)
(13512)
(13143)
业大(12555)
(11943)
(11067)
基金
项目(59069)
研究(52302)
科学(46700)
基金(36629)
教育(32175)
(30980)
国家(30509)
社会(27878)
(26292)
社会科(25812)
社会科学(25804)
编号(25419)
科学基金(24759)
成果(23870)
(23686)
课题(21148)
基金项目(19586)
(18583)
规划(15236)
重点(14786)
(14648)
自然(14618)
项目编号(14575)
自然科(14188)
自然科学(14182)
(13988)
(13914)
自然科学基金(13894)
资助(13775)
(13318)
期刊
教育(48762)
研究(37707)
中国(30411)
(29056)
经济(29056)
(13171)
学报(12726)
职业(12070)
技术(11513)
科学(11203)
大学(10584)
农业(9638)
(9296)
技术教育(8227)
职业技术(8227)
职业技术教育(8227)
图书(8019)
学学(7774)
(7613)
管理(7440)
(6950)
论坛(6950)
书馆(6112)
图书馆(6112)
(6079)
(5790)
金融(5790)
高等(5580)
成人(5129)
成人教育(5129)
共检索到153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权迎  张诗亚  
符号发生教育并完成对人的影响毋庸置疑,并统一于主体之人参与的符号活动之中。主体之人参与的符号活动,包括符号的创生与传承,通过物我相和关系之外化,完成了育人理念的和谐;经由创生与传承活动的统一,实现了育人过程的完整;经历符号要素物意的融合,完成了育人内容的丰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银叶  李姗泽  
儿童教育异化的本质为人的异化。教育异化现象难以直接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回到人的本质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游戏的人》和《人论》作为“游戏”和“文化”领域两部著名的人性论著作,对儿童形塑的应然状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在“人是游戏者”的本质论视域下,游戏作为文化之母赋予儿童教育以游戏的精神基质,人的游戏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秩序,人的游戏本体指明了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透过“人是符号的动物”之人性观可知,人的符号本质定性儿童教育以文化人的本质,人的符号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世界,人的符号劳作实现儿童教育的人性完善。两种人性论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发挥儿童个体层面的游戏性与符号性;注重社会层面的共同规则与文化传承;通过对话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以最终实现儿童作为人的心灵自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湖  武永春  
消费具有符号价值,这对认识和理解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消费者不同于传统消费者,企业在识别绿色消费者过程中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传统市场细分手段失效。企业应适应新的形势,运用消费的符号属性,满足绿色消费者深层需要,有效实施绿色营销。其基本思路:一是重新认识绿色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二是进行自我形象营销;三是操纵绿色商品的符号意义,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四是创造绿色消费氛围,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云川  林苗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云南富宁壮族地区的"坡芽歌书"属于最具"活化石"特点的非遗文化种类。现实中,各种外力的驱使模糊了传承的目的和方向,本土教育积极跟进但取向迷茫。由于内生机制不健全,过分依赖外部力量,导致美好的传承意愿与实际的教育效果之间存在反差。第一,在教育目的上,未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育人之间的矛盾;第二,在教育内容设计上,学生经验与课程内容明显脱节;第三,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工具化和指标化的取向;第四,学校教育环境已然脱离了本真的族群生活。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潜在的典型冲突。借助教育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厘清非遗教育在人与文化间的角色,以及非遗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是更好地担当非遗文化教育传承责任的理性出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陈冬婕  
事件是城市更新、区域旅游推广的重要形式,同时也充当了文化符号重构的载体。本文以"西关小姐"评选活动为例,解读在区域经济诉求的驱动下,文化符号被重新阐释、重组和再生产的过程,并分析呈现其中的传统与现代、地域与非地域、文化与市场、记忆与再现等多对关系。本文表明,事件重构文化符号的过程需要相关群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本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事件策划者与本地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地方文化符号的传承与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史华威  
《拉洋车》作为早期公共雕塑的典范,完成于王府井一期整改工程。在“追忆”主题的确立、雕塑语言的组合等完成过程中,符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分解了雕塑符号的提取和创建要点,挖掘了作品成功的因素,以期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有所帮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健  江晓东  
表情符号是指营销者或消费者用以传递信息、调节气氛、实现娱乐以及满足其他需求的指代表情的非书面语言符号,如字符、颜文字、绘文字、表情包等图形或非图形符号。由于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以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品牌加入表情包的创造大军,表情符号的意义被不断解构和重构,因此,表情符号源于表情,不止于表情,表情符号的核心是符号。表情符号营销是指在品牌管理、广告以及产品设计等过程中利用表情符号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与传统的定性文献回顾法的结合来梳理和回顾表情符号相关的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回顾表情符号的类别与演变,在界定表情符号定义的同时指出未来表情符号的内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其次,系统梳理了影响个体使用表情符号的因素(包括个体、社会与动机因素)与表情符号营销的后效(包括品牌管理、口碑营销、广告营销、产品设计以及消费者情绪研究)及其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表情符号领域的研究提供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健  江晓东  
表情符号是指营销者或消费者用以传递信息、调节气氛、实现娱乐以及满足其他需求的指代表情的非书面语言符号,如字符、颜文字、绘文字、表情包等图形或非图形符号。由于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以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品牌加入表情包的创造大军,表情符号的意义被不断解构和重构,因此,表情符号源于表情,不止于表情,表情符号的核心是符号。表情符号营销是指在品牌管理、广告以及产品设计等过程中利用表情符号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法与传统的定性文献回顾法的结合来梳理和回顾表情符号相关的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回顾表情符号的类别与演变,在界定表情符号定义的同时指出未来表情符号的内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界定。其次,系统梳理了影响个体使用表情符号的因素(包括个体、社会与动机因素)与表情符号营销的后效(包括品牌管理、口碑营销、广告营销、产品设计以及消费者情绪研究)及其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表情符号领域的研究提供启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兴德  
一战期间,华法教育会曾接受法国政府委托,到云南招募华工赴欧从事战地后勤工作。据当时媒体报道,华法教育会成功招致五千名工人送往法国。但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显示,招工行动开始不久即被云南省政府查禁,实际上完全失败了。华法教育会的招工行动本为国民党要人领导,又为中法政府所支持,唐继尧当政的云南省政府查禁该行动,与其面临的复杂局势密不可分。从国内方面来讲,唐继尧为巩固地方割据,既要防范国民党势力的渗透,又要对抗段祺瑞政权的威胁;从国际方面而言,法、英长期侵略云南,而德、日为图谋分裂中国而暗中支持护国起义,唐继尧政权总体上亲近德、日,疏远法、英,故不支持为法、英阵营招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崔岐恩  张晓霞  
符号教育学是以符号学为工具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教育流派。符号教育学者在教育符号域(教育情境和教育活动)中观察和解释符号及其意义,探究教育符号行为的心理动机、意义及其各种指号关系中的认知和释义过程,并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认知教育现象和思考教育问题,从符号学视角描述、解释、预测、改进教育。符号教育学体系的纵向结构含原理层、规范层、实践层。符号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有符号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符号、符号与教育的关系。符号教育化和教育符号化是符号教育学的两大走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溢海  
本文论述了城市符号的内涵及城市符号作为符号经济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洛阳的三类城市符号和六大打造途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潘涌  
"莫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莫言圆满地实现了从"教育之不幸"到"文学之辉煌"的转换:小学生莫言的课外阅读欲从语文教师的"教育宽容"和"教学睿智"中获得井喷式的释放、其言语表现意识得到深度唤醒;辍学离校后,不期然与自然主义教育邂逅,伴随着感官的愉悦而获得身心自然的成长与满足;"后学生时期",莫言自觉守护文学创作的"才气"与言语表现的个性。"莫言"对创新中国教育文化观的启迪是:教育固然需要通过门类齐全、循序渐进的文化课程来奠定每个个体生命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所必要的文化积淀,但其最终宗旨并不在于用某种适应既往社会的文化范型来高度"同化"千差万异的鲜活个体,而是要"异化"人———使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白凯  孙天宇  谢雪梅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典型的标志化符号,它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来表达旅游目的地的特定含义。本文从游客认知角度,以陕西旅游形象为研究内容,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符号隐喻关联的假设。对该研究假设的实证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兵马俑是游客最为倾心的陕西旅游视觉符号代表;"秦皇汉武,盛世长安"是陕西旅游形象游客评价的最佳文字表述符号(旅游宣传口号)。以此为基准,对陕西旅游视觉标志符号和文字表述符号进行了隐喻内涵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语言形体存在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5),旅游形象符号的视觉形体和该视觉形体引发的符号隐喻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0),陕西旅游形象符号的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